南華大學歷史沿革
南華大學是由原隸屬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的衡陽醫學院在2000年合并組建而成。學校歷史前沿:1958年,國家批準建立衡陽醫學院;1958年,國家批準建立衡陽醫學院;1965年,復辦改為衡陽醫學??茖W校;1977年,恢復衡陽醫學院建制。1959年,組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被譽為中國鈾礦冶第一學院;1969年,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停辦;1983年,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復辦,更名為衡陽工學院;1993年,更名為中南工學院;1983年,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復辦,更名為衡陽工學院;1993年,更名為中南工學院。1962年,組建“南昌礦業研究所”,簡稱南昌所,隸屬第二機械工業部十二局(后為核工業部)。199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呈送《關于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衡陽大學或湖南科技大學的函》。
2000年3月27日,教育部下文同意原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南華大學。
2001年9月,學校在組建成立一周年之際,啟用新校名字體、校訓、?;?。
2002年2月,原國家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長沙簽署共建南華大學協議。10月11日,在南華大學大會堂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變更核工業第六研究所、核工業四一五醫院隸屬關系協議簽字儀式,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南華大學、核工業四一五醫院劃轉為南華大學直屬型附屬醫院。
2003年,學校獲批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4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南華大學共同培養軍隊干部協議簽訂,學校成為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
2009年,國家國防科工局遴選學校為全國首批軍工文化教育基地。
2010年5月,南華大學獲得湖南省國防教育基地的稱號。
2011年9月,經教育部批準,入選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
2012年11月,經教育部、衛生部批準,入選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2013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簽署共建南華大學合作協議。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6年6月,繼續被列入“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 12月,入選原國家環境保護部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基地。
2018年2月,湖南省首家核領域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落戶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歷任校長
孫德倫:1983.3-1990.12任中南工學院院長;汪興華:1990.12-1993.11任中南工學院院長;凌球:1993.6-2000.7任中南工學院院長;
趙建華:1980.8~1983.10任衡陽醫學院院長楊永宗:1983.11~2000.8任衡陽醫學院院長;凌球:2000.8-2005.8南華大學校長;文格波:2005.8-2016.05.18任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2016.05.18-2020.02.04任南華大學校長。許金生:(衡陽師范學院院長)。
南華大學簡介
截至2020年2月4日,學校官網顯,現有教職工2337人,其中專任教師1874人;直屬型附屬醫院臨床教師2960人。共有教授、主任醫師等正高職稱人員943人,副高職稱人員1258人;有國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部省級創新團隊、省高??萍紕撔聢F隊、省級教學團隊14個;有“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優秀中青年專家等260余名。
截至2020年2月4日,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形成了以工學、醫學為主,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直屬學院27個,直屬型附屬醫院6所(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南華醫院、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和附屬公共衛生醫院),協作型附屬醫院17所,研究生協作培養單位25個。設有本科專業6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種;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
截至2020年2月4日,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圖書館紙質藏書278余萬冊,中外文期刊2400余種,數字資源352TB,其中電子圖書198萬冊。學校主辦《中國動脈硬化雜志》、《中南醫學科學雜志》、《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
上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畢業證畢業證檔案樣本圖片;下篇:湖南農業大學畢業證畢業證檔案樣本圖片;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南華大學畢業證畢業證檔案樣本圖片》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101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