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業大學(shen gong da)坐落于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光華街30號,是一所以工科為主,融合工、理、經、管、文、法、哲等七大學科門類,覆蓋機械、電子、電氣、化工、建筑、信息等多個行業領域的綜合性大學。該校成立于1949年,最初名為東北機械管理局技工學校。1958年8月,學校升格為工科大學,更名為沈陽機電學院。1985年6月10日,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由遼寧省人民政府和機械工業部聯合辦學。1988年2月,學校設立成人教育學院。2006年,沈陽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正式成立。2010年,學校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2011年底,成為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成員。2012年7月24日,學校獲得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資格。2014年12月,沈陽工業大學停止招生三本(獨立學院)。2016年5月18日,沈陽工業大學鐵嶺研究院成立,標志著學校與鐵嶺市政府的全面戰略合作。2017年5月8日,沈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成立。2019年6月,學校18個專業被批準為遼寧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專業,數量位居省屬工科高校之首。2020年7月1日,沈陽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和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正式揭牌。
截至2023年12月03日,學校官網顯示,沈陽工業大學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F有專任教師1454人,其中正高職稱304人、副高職稱482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29人。學校聘請校內外博士生導師232人、碩士生導師910人。師資隊伍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省級人才稱號獲得者143人。學校還擁有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省級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4個。
沈陽工業大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學分制改革,推動教考分離,提升育人質量,畢業生廣受社會好評,被譽為“卓越工程師的搖籃”。學校優化教育資源,獲得國家級一流課程15門,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運行慕課21門,上線學堂在線國際平臺課程4門,入選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課程2門;獲得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精品教材2部;建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獲批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6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58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本科教學成果獎139項,省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22項。學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被評為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9所)、全國首批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并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金獎。
沈陽工業大學設有21個學院、1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F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交叉學科博士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1個本科專業和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電機與電器學科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獲批20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學校開設有研究生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MBA中心)、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文法學院、外語學院、新能源工程學院、軟件學院、基礎教育學院、國防生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二級學院。
沈陽工業大學歷任領導包括:任耀先任沈陽機電學院院長(1982年——1984年);呂其崗任沈陽機電學院院長(1984年——1989年);王爾智任沈陽工業大學校長(1989年——1997年);王成元(1997年——2002年);李榮德:2002-2015.10;張鐵巖:2015.10-2018.05;郭連軍:2018.10.23-2022.09.16;張珂:2022.09.16-2024.05.20任沈陽工業大學校長。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沈陽工業大學成績單、畢業證、學位證樣本一覽》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101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