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經理證書樣本是什么?花6000元學習「碳中和」,換一張廢紙
從掛靠證書,年收入5萬的夢想,到追回退款四個月的噩夢。
文|鄧詠儀、張靜怡
蘇建勛編輯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理想是豐滿的。至少在哈奇刷的抖音廣告中,碳中和這個詞與國家戰略和人才差距有關,以及一個被稱為碳排放經理的新興職業。
什么是碳?什么是排放?在理解概念之前,誘人的廣告詞出現了,年薪30萬起跳!
哈奇只有24歲,在長沙做過一份養活自己,養活全家的財務工作。和很多焦慮的年輕人一樣,哈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怎么樣?什么樣的:左邊是一目了然的穩定狀態;右邊;右邊是一個新的出路,賭博。
雙碳是哈奇眼中的新出路。2020年9月,中國正式宣布雙碳戰略目標,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努力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是指碳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加,碳中和是指通過各種節能減排手段抵消產生的碳排放)
要實現雙碳,需要在各行各業減碳,碳排放經理的需求應運而生,這是2021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18個新職業之一。碳排放經理的職責是負責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統計核算、驗證、交易和咨詢。
哈奇相信了,那天她和男友交了近6000元/人的報名費。
頭腦發熱的倉促決定開啟了哈奇從冬到春的噩夢。經過進一步了解,哈奇發現天津博成的工商信息中沒有招生資格,發給她的合同也不合規;更讓哈奇心寒的是,碳排放經理根本沒有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考試也沒用。
哈奇參加的碳排放管理師培訓班頒發的證書沒有國家資格證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位從事碳培訓業務8年的人士告訴36氪,隨著雙碳的普及,許多機構會夸大宣傳。除了高年薪,他們甚至承諾評估自己的職稱,在北京獲得結算積分——這些都是瘋狂的夢想?,F在市場上的碳培訓機構頒發培訓證書,這與會計資格證書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有本質區別。
以英語為例,CET-4和CET-6屬于國家級考試證書,每個人都會認可。如果你去新東方的CET-4課程拿到證書,市場上就不會有認可。雙碳創業公司CEO對36氪說:現在的碳訓練,都屬于后者。
證書的作用很小,行業內沒有國家培訓標準。36氪查看了幾名學生提供的課程,發現各機構的培訓內容也參差不齊。
在天津博成價格6000元的碳排放經理課程中,都采用了錄音課程的形式。學生們對教師的資格和專業經驗一無所知。課堂上沒有互動,只有一個無聊的解釋PPT。哈奇還說,這些課程可以快進,她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
還有質量更好的機構。例如,一線城市碳交易所的課程將顯示教師具有碳交易、碳咨詢等行業背景。除了介紹雙碳政策、現有減碳技術、碳交易等基本知識外,還有更獨家的課程內容,包括一些政策解釋和主要行業的碳排放會計點。
而更高層次的培訓班,將采用類MBA商學院錄取方式,詳細記錄,篩選注冊學生信息,課程離線,除了普及碳圈基礎知識,更注重社區、資源交流,將組織離線訪問、高管溝通活動,學費自然上升,不到一周的課程安排,需要支付近萬元。
利用雙碳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希望憑借碳排放經理的證書進入,這使得培訓機構賺了很多錢。據36氪報道,現有培訓機構憑借在線課程和再認證年收入近1000萬元。
即使在36氪調查碳培訓混亂期間,一些培訓機構的代表也找到了36氪內容團隊,并發誓:吸引學生可以分成3000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36氪的研究過程中,許多學生仍然告訴我們,即使他們知道培訓證書沒有什么用處,他們也可以花幾千元快速進入一個行業,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經濟條件允許、學習目標明確的前提下,申請培訓課程可以節省大量收集數據的能源和時間。
哈奇的噩夢還在繼續,6000元的注冊費對她來說并不小。但為了阻止哈奇退款,天津博成的對接老師竊取了她的身份證信息,直接為她獲得了證書,拒絕退款,并強迫她發送培訓證書。
至于天津博成之前承諾的關聯證書,一個月賺5萬的承諾,這是一張空頭支票。經過仔細查閱合同,哈奇發現包附屬沒有寫入合同?,F在,只要哈奇問附屬,對方的話就變成了幫忙找,時間也變成了模棱兩可的一年或兩年。
現在,除了向市場監管局報告,哈奇還在各種社交平臺上講述了這段經歷,以避免更多的人陷入騙局。不管需要多長時間,我都會堅持維權。哈奇說。
碳排放經理培訓機構的混亂反映了普通人加入碳中和的焦慮選擇。比其他人更早地贏得一個行業意味著財富和階級的飛躍。阿里巴巴上市時創造的億萬富翁和第一波購買比特幣的用戶都有類似的故事核心。在當今互聯網行業的寒冷冬天,人們不僅要選擇如何流動,還要選擇更快的認知。
假如從金錢、政策的流向來看,雙碳無疑是一條清晰的康莊大道,可以進入局碳中和,考證顯然不是救命稻草。
許多業內人士告訴36氪,與節能減碳相關的企業在招聘時更喜歡傳統能源行業的員工;在雙碳背景下成立的新興企業在產品模式、管理認知和商業化方面相對較早。一家試圖向碳圈轉型的互聯網公司評論了36氪:今天的碳圈幾乎是2012年的互聯網。
圍繞碳培訓混亂、跨行業轉型等話題,36氪與四名前互聯網人、傳統行業從業者、培訓機構內部人士進行了交談。以下是他們的自我報告:
哈奇,24歲,公司財務
我在長沙做財務工作好幾年了。說實話,財務工資比較穩定,但是養活自己,養活不了全家。
知道碳中和是在抖音上,我經常刷碳排放經理的介紹,說這是去年國家提出的一個新職業,證書的黃金含量有多高。
我想著,現在的工作真的就像吃低保了,要是去搞這個(碳排放管理師)肯定比現在掙得多,可以為轉行做準備。
此外,我知道對方是天津的一家教育機構,叫做天津博成。招生教師一直強調證書的黃金含量和行業前景,稱考試由國家培訓網絡安排,全國統一考試,證書由他們頒發。證書考試結束后,他們也可以幫助附屬于一些單位,什么也不做,每年至少收入5萬元。
我還是有點猶豫。畢竟學費不便宜,一個人要近6000元。這時他們提到長沙是碳排放管理師的首考城市,機考只剩下兩個名額。如果錯過了,至少要有三年的相關行業經驗,筆試合格才能考。
為了消除我的疑慮,對方還發送了營業執照和工商信息,以及他們的官方網站,讓我查詢剩余的考試配額,那天我和男朋友很快報名,打了錢。
我付了錢后才恢復過來。我在相關渠道發現,目前的碳中和證書相當于培訓證書,而不是專業證書。我檢查了天津博成的營業執照和業務范圍,發現沒有入學資格。問他們,招生老師總是分開話題。
我覺得不對勁,開始讓他們退費,但已經有點晚了。負責人說課程開通了,考試報名了,不能退費。我和招生老師僵持不下。
然后另一個聲稱是老師的人來了,給了我一個新的方法。因為合同上寫著考試包,但退款,他們讓我在申請退款之前先通過考試。如果你因為個人問題拒絕參加考試,你一分錢也不會退款
結果又被他們愚弄了。
退款費從未到達,也無法聯系。最后,他們換了一個班主任和我溝通。她態度很差,在電話里罵人。當我不知道的時候,她用我的身份證參加了考試,得了97分。她告訴我,她拿到了證書,不能退款。
一直踢球到三月,天津博成打電話給我說證書出來了。我拒絕接受,他們直接寄了,快遞或付款,我真的說不出話來。
天津博成提供的證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證書也充滿了錯誤和遺漏。今年的考試,證書發放時間寫在2021年12月。他們還解釋說,第一批考生的特殊情況是證書日期錯誤。
我很生氣,要求退還證書,但他們說合同終止了,和我沒有任何業務聯系。之前說過的單位關聯也不算。后來看了電子合同,既沒有雙方認可,也沒有寫包關聯字樣,最多是口頭保證。但問題是,合同當時沒有正式簽訂。他們直接寄給我。這真的有法律效力嗎?
但無論如何,錢不退,證書無用,沒有掛靠,我的6000元學費相當于水漂。
他們還想繼續欺騙我,說他們在找一個單位,讓我糾正自己的定位?,F在我請他們幫我掛靠,他們指責我這是求人的態度嗎?
我再也不相信了。我開始在社交平臺和投訴平臺上講述我的經歷,希望揭露他們的騙局,讓后來的學生不要走我的老路。此外,我還向市場監管局報告,但尚未受理。由于疫情,暫時不可能辦理司法手續,也不可能向天津提交材料。
34歲的白云,一家軟件公司的產品負責人
我2010年大學畢業。畢業后,我去阿里做了兩年的銷售。后來,我轉行成為傳統行業的產品經理。我一直在ToC行業轉型。后來去了軟件公司,一直做產品線負責人。
在互聯網圈十來年,我覺得互聯網的思維方法是領先于中國很多行業的。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個不錯的傳統行業,能發揮這么多年的經驗。另一方面,我也想在這個年紀再突破一下自己,如果能轉型成功,也能給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
碰巧遇到了碳中和。
去年,我妻子向我提到了這件事,說它更有前途。當我檢查它時,我真的滿足了以前的期望,所以我花了幾千元報名參加了當地能源和環境交易所開設的培訓課程。
在報名上課之前,我已經知道證書沒有黃金含量。下課后,我頒發了培訓證書,而不是職業證書。但我認為這沒關系。我想花點錢,節省時間和精力重新學習。此外,在互聯網行業這么多年,幾千元并不是一大筆錢。
培訓班是一門在線課程。課程分為三天,在釘釘課。早上和下午,每個老師基本上都拿著它PPT講課,中間穿插一些案例,入門就夠了。
我心里有期待。很多人說這個培訓班是騙子割韭菜的,但我知道買課是為了節省時間。但說實話,一個群里有幾百個人,一個人3000元,只有三天的在線課程,就是幾十萬。其實收費挺黑的。我覺得他們都做了50多期。
我一直關注雙碳相關的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那里boss看上海的機會。參加培訓班前,boss直聘上的上海雙碳崗位都沒幾個。今年多了點,十幾二十個吧。
這個領域還很早,對互聯網人才的渴望也沒那么高,更想在行業內找人。我去談了很多公司,無論是傳統的碳咨詢機構還是初創公司,當我聽說我有互聯網背景時,我都不愿意和我說話。
也有人愿意和我說話。聊完之后發現很多公司還是小作坊式的,都是皮包公司??此麄冋劽麊?,上來和客戶搞感情,喝酒吃飯聊天,還沒到真正專業做這件事的階段。從業者和客戶一般都比較老,30歲以上,和互聯網差別很大。
另一家公司說它是一個雙碳解決方案,但當它真正談論工作時,情況并非如此。他們實際上很簡單IoT技術,布置在客戶現場,如酒店、辦公樓安裝傳感器等。我問他們測試后是否會進行優化。他們說不,只給客戶數據,很簡單。
我從2012年開始做產品經理,碳圈和當時
互聯網其實差不多,我覺得碳圈起碼要做個再八年十年,才能到和互聯網節奏差不多的水平。
{n}
但我對這個行業還是很有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合同管理師證書樣本(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14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