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德國的大學。
有一種說法是,大學起源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辦的學校園。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西北郊設立了一所名為阿卡德穆斯的學校(Academus)。阿卡德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英雄,英文中“Academy這個詞是由阿卡德穆斯衍化而來的。今天用英語代表研究院、學院、學會或???。
古希臘學園遺跡「阿卡德穆斯」(Academus)
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
事實上,今天意義上的大學應該說是從歐洲的中世紀開始的。今天,在英語中,大學一詞是University,這個詞來自拉丁語,在中世紀被用來指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聯合體或社區。這種聯合體是今天大學的最初形式。
歐洲中世紀的大學是從教會辦的學校發展起來的。這類學校的組織形式模仿行業公會的師徒傳承。今天的大學導師制來自這種師徒傳統。因此,在11世紀,工業公會也可以被稱為大學。大約在13世紀,大學一詞開始被用來指學生組。
目前,博洛尼亞大學被公認為歐洲第一所現代大學,建于11世紀末108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它被稱為現代大學之母,意思是世界上所有大學的母校。威廉,1810年被稱為現代大學之父·馮·洪堡(FriedrichWilhelmChristianCarlFerdinandvonHumboldt)柏林大學成立于今天的德國柏林。
是博洛尼亞大學
由于柏林大學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建立了現代大學的辦學理念,建立了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的原則。柏林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模式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大學所接受的世界模式。如今,它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大學廣泛使用,并被公認為現代大學的基本辦學模式。
威廉·馮·洪堡(FriedrichWilhelmChristianCarlFerdinandvonHumboldt)
簡單來說,柏林大學的辦學理念就是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大學既是教育機構,也是科研機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的研究型大學。
因為在柏林大學之前,歐洲或美國的大學大多遵循修道院教育的傳統,大學主要培養教師和公職人員,不重視科學研究。當時,科學家不是一個職業,科學研究既沒有組織也沒有計劃,這是一種完全個性化的行為。自柏林大學以來,普魯士一直由國家提供支持,由大學組織安排,提供保障和統一規劃。使科學研究專業化、有組織、專業化。這不僅提高了科學研究的效率,而且吸引了科學人才,因此在短時間內產生了大量所謂的科學研究成果。
如果你仔細分析諾貝爾獎的名單,你會發現一個規則。首先,幾乎有一半的獲獎者基本上是在德國或曾經在德國的人。其次,他們的大部分獎項都集中在20世紀初的幾十年里。這實際上是19世紀德國大學教育科研一體化改革的結果。這與二戰后大多數獲獎者來自美國的原因相似。
首先,美國大學是所謂柏林大學模式的最早模仿者和推廣者。其次,戰后美國實力大幅增強,資金充裕。因此,在德國教育科研一體化的基礎上,美國加入了支持科研成果的實際轉型。這等于除了大學的保障,加上商業推廣,成為教育科研與市場的一體化?;蛘咭允袌鰹閷虻慕逃蒲?,使高等教育科研與經濟利益緊密相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學人才。
而當時的德國就像今天的美國一樣,吸引了全歐洲的人才,也不僅僅是自然科學,比如社會學,心理學這些學科,也都是大約在這一時期發端于德國的。
雖然美國大學是柏林大學模式的第一個模仿者,但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然后商業化、普及和實踐改革,改革的結果不僅是高等教育進入產業,而且一些教授進入文化明星,這與德國完全不同。
例如,心理學起源于德國。德國心理學研究最反對的是實用心理學。因為這很可能導致心理學研究偏離學術,變得粗俗。在19世紀末之前,只有在德國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人才有資格被稱為心理學家。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改變了德國心理學,強調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建立了美國實用主義心理學體系。不得不說,美國實用主義心理學顯然更具社會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但它確實導致了心理導致了心理學發展的沉淀。有些顯然不再是學術研究,而是演變成庸俗的心理雜耍。
與美國大學相比,德國大學:
首先,我們總是拒絕商業化。大學的資金完全由政府分配,既不依賴學費也不依賴捐贈。大學的受歡迎程度來自于其傳統和實力,或在某些專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學校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或特權。所有的大學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大學排名,大學也沒有宣傳和推廣。
第二,德國大學拒絕實踐教育,也拒絕考慮學生的就業和薪酬。德國將高等教育分為專業學院和綜合性大學。專業學院強調實用性,但綜合性大學只注重學術性。例如,德國的綜合性大學通常沒有營銷、會計和金融專業。這類專業通常設在專業學院。綜合性大學的經濟專業一般只有「國民經濟學」和「企業經濟學」這個比較理論化的專業。
第三,德國大學拒絕普及。長期以來,德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到50%,即使現在也只有60%左右,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是因為德國更注重職業教育。大學培養學術人才,進行學術研究。只有對此感興趣的人才需要進入大學。
以威廉為基礎的德國大學的這些基本特征·馮·洪堡的高等教育理念。洪堡認為大學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探索學術,另一個是個性和道德培養。他說,學術是指純粹的學術,而不是實用的技能知識,培養是人們作為社會人應該具備的素質。簡單地說,這是一個健全的思想,他認為現代大學應該是知識的總和。大學完全以知識和學術為最終目標。大學既不培養實踐人才,也不獲得經濟效益。因此,大學的基本組織原則,簡而言之,孤獨和自由孤獨意味著既不受政治利益的影響,也不受經濟利益的影響。自由就是科學研究的自由,學術的自由,洪堡認為沒有孤獨就沒有自由。如果你不能忍受獨立的孤獨,你就不可能獲得學術自由。
應該說洪堡說的「獨立與自由」它主要是指學術研究應忠于科學和理性,既不能成為政治工具,也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這并不意味著大學可以獨立于教授的自由烏托邦。事實上,洪堡對德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正是國家權力干預教育的典范,也是普魯士崛起的重要驅動力。當然,它為德國綜合性大學奠定了獨特的組織形式。因此,直到1999年,德國綜合性大學才沒有所謂的本科生。所有綜合性大學的學生都是碩士學位,畢業后是碩士學位。
德國大學的課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階段,通常是6個學期,即3年,主要是基礎課程?;A課程完成后,通過中期考試的人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的專業階段。根據不同的專業,專業階段一般為4到8學期或更長,即2到4年。這個階段是學習專業課程來做畢業設計和寫論文。最后,通過畢業考試,完成論文,你可以獲得學位證書。
德國大學畢業一般需要6到8年左右。博士畢業至少需要8到10年。從時間上看,它類似于中國的大學制度,但這種制度安排最大的特點是自由。學生在選課、換專業、換學校方面都非常自由。教授也有很高的自主權。每個學生需要在學校學習多因人而異。例如,馬丁·海德格爾(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MartinHeidegger,公元1889-1976)19091913年進入弗萊堡大學完成博士論文,1914年博士畢業。本碩士和博士只用了四年時間。
比如漢娜·阿倫特(HannahArendt,1906-1975),1924他在馬爾堡大學學習,是海德格爾的學生。但1928年是在海德堡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只用了四年時間?!ぐ愄夭┦繉?,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KarlTheodorJaspers,1883—1969,1901年,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神學家和精神病學家進入海德堡大學,然后在慕尼黑大學學習法律,在柏林大學學習醫學。最后,他于1908年回到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另一點是,德國的大學沒有相當于中國的學士學位。因此,中國的本科畢業生既不能直接申請博士學位,也不能申請碩士學位。因此,如果中國的本科畢業生在2000年之前在德國學習,他們只能從零開始重新在德國學習。德國不承認中國的高中畢業學位,也就是說,中國的高中畢業生不能直接申請德國大學。它還需要通過所謂的預科階段。只有通過預科考試的人才能進入大學。
應該說,德國大學的獨特體系不僅是德國大學的特點,也是德國大學的精髓,也是德國大學的獨立體系,不同于其他大學。但大約從2000年開始,德國就開始了學校制度的改革。由于1999年歐洲29個國家,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簽署了博洛尼亞宣言,以確保歐洲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相互聯系。簡單地說,歐洲國家的高等教育應該是統一的標準。到2015年,已有48個歐洲國家加入了這一制度。簡而言之,改革后的德國大學制度已成為與中國基本相同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制度。也就是說,德國現在已經放棄了傳統的德國大學教育體系,接受了所謂的國際化,接近英國的教育體系。
與舊學制相比,改革后新學制最大的特點是對學生自由權和教授自主權的極大限制?!ゑT·洪堡倡導的孤獨和自由的大學精神現在已經成為從實用性和效率出發的戰略選擇。正如洪堡所說:沒有自由,因為我不想忍受孤獨。
最近,許多用戶正在尋找柏林自由大學文憑圖片的答案,并找到03622523張柏林自由大學文憑圖片設計圖片。今天,我將總結幾個答案給你解釋! 97%的新讀者認為(孤獨和自由:德國大學)值得一讀!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柏林自由大學文憑圖片:孤獨與自由:德國大學》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22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