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歷屆畢業證、樣本由畢業證樣本網搜集整理發布,如需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0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jiangxi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隸屬江西省國資委,為江西省國資委直屬事業單位[1]。位于江西省省會南昌市,是195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江西省首批獨立設置的公辦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是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創辦于1954年,先后經歷了調整、升格、合并、更名等發展階段,至今已有60余年的辦學歷史,在江西省乃至全國高職教育整體布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
創辦時間
1954年
所屬地區
江西省南昌市
學校類型
公辦、全日制、綜合性
屬性
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
主管部門
江西省國資委
類別
理工類
知名校友
李冰、亞芝
學校代碼
8601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師資力量強大,隊伍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學院現有教職工總數582人,專任教師412人中,教授31名,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教師33.7%;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25.6%;專業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占45%。學院現擁有2支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紡織專業、機電專業),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4名省級教學名師和13名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近3年,學院承擔了5項國家級課題,完成了40余項省級課題,建有5門省級精品課程和30門院級網絡課程。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系設置
學院設有機電工程學院、輕紡服裝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筑與藝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辦公室、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中專部)。
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近萬人,設置專業約40個,其中染整技術、服裝設計、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等5個專業為江西省高職高專示范性專業;染整技術和現代紡織技術2個專業為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機電一體化、軟件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服裝設計等4個專業為省級高職示范重點建設專業,數控技術、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紡織品檢驗與貿易、裝潢藝術設計等12個專業為院級教學改革專業。近幾年,我院先后有10多個專業與長珠閩地區大型企業開設了校企合作特色班,采取定向培養模式,共同培養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實用性技能人才。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規模較大、師資力量雄厚、實訓設備先進?,F開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各專業以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突出專業自身特色,多年來培養了大批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機電工程學院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實踐技能強、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教師隊伍。擁有機電一體化優秀教學團隊1支,省級高校教學名師2人,省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3人,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3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22人,實驗實訓指導老師13人,雙師型素質教師占79.2%。同時聘請企業老總和技術專家作為客座教授,參與專業教學和專業建設工作。
機電工程學院不斷深化和探索新形勢下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完成了1項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數控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3項省級教改科研課題,主編理論及實訓教材15部。
機電工程學院建有設備先進、體系完備的實踐教學基地。目前學院擁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1個省級數控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與上海博世汽修學校合作共建的汽車專業實訓中心,校內專業實踐教學基地26個,占地面積8000多平米,設備總價值達2500多萬元,緊密型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12個,有效保障了學生實踐技能的訓練。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進行校企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的人才的有效方式,也是促進專業建設和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機電工程學院根據職業教育發展的思路,不斷更新辦學理念,調整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設置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結合更緊密,畢業生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的人才特色更加明顯,達到了對校內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補充,強化了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提升了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了畢業生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軌。近幾年,機電分院先后與富士康鴻準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德昌電機有限公司、深圳比亞迪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天然氣總公司、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業簽署了校外實訓基地合作協議。
機電工程學院近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方式以學院推薦為主,就業方向以長珠閩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就業單位以世界500強以及國內知名大型企業為主,就業崗位以專業技術或相關工作為主。長期合作的企業有富士康鴻準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德昌電機有限公司、深圳比亞迪有限公司、深圳市華亞數控機床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泰永模具有限公司、上海滬工電焊機有限公司、上海三普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牧野機床(中國)有限公司、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天然氣總公司、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公司、綠點科技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常州瑞聲聲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遠輕鋁業(昆山)有限公司等。分院畢業生專業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深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有的走上了部門經理、部門主管等關鍵崗位,成為單位的骨干力量。[4]
輕紡服裝學院
輕紡服裝學院是學校重點建設的特色院部,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經過數十年的辛勤耕耘,為我國的輕紡服裝行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輕紡服裝行業的棟梁。
輕紡服裝學院設有現代紡織技術、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紡織品檢驗與貿易、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染整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生物技術、制漿造紙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服裝設計、服裝生產管理、染織藝術設計等專業,其中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染整技術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和示范專業,服裝設計、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和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紡織品檢驗與貿易專業為院級重點建設專業。
輕紡服裝學院師資力量雄厚,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高達82%,紡織專業教學團隊榮獲省級高校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F有省級學科帶頭人一名,省級高校教學名師兩名,省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六名,并長期聘用了一大批企業的能工巧匠參與教學與科研。
目前,輕紡服裝學院建有省財政支持的現代紡織染技術中心、現代服裝技能實訓中心和染整技術專業創新實驗區,設有校內實訓場所二十二個,校外實訓基地二十個。擁有先進的實訓教學儀器設備,其中織物cad設計與快速出樣系統、電腦測色配色系統、服裝cad設計與打樣系統和成衣工藝實訓車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先進齊全的教學設施為打造高技能的專業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
輕紡服裝學院始終把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放在首位,按照社會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教學中采用精講多練、現場教學、教學做一體等多種教學模式,使教學質量全面提高。近三年來,輕紡服裝分院師生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摘金奪銀,獲獎50余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的辦學條件,使畢業生表現出良好的綜合素質,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畢業生在廣東、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和深圳等地區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前列。
“立足輕紡,依托行業,就業導向,服務社會,達到同類院校領先水平”是輕紡服裝學院執著的追求。
目前國務院已將輕紡服裝行業列入十大振興產業,我們相信:輕紡服裝學院的學生將會有更美好的前景、更廣闊的舞臺![5]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下轄計算機教研室、電子教研室,目前設有6個專業、8個專業方向,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省級高職示范專業、院級重點建設專業,軟件技術專業為省級示范建設專業、院級教改專業,并與中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設了中興軟件3g特色班。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理論與實踐兼備的優秀教師隊伍:二十余位專職教師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占44.5%,講師、工程師占96%,碩士研究生占70.8%,具備高級程序員、軟件設計師、網絡工程師、電子商務師、網絡認證講師等資格認證的雙師型教師占45.8%。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建有中興3g實訓中心、軟件研發中心、軟件測試部、網絡工程實訓室、網絡應用實訓室、物聯網與嵌入式實訓室、微機組裝實訓室、傳感器實驗室、制冷設備實驗室、電工實驗室、電子實驗室、音視頻技術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創業孵化中心、情景教學實驗室、“教學做”一體化機房等19個校內實訓場所。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強調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的“零對接”,與sony、中興軟件、戴爾、昊威天承、珠海鼎立、珠海貝孚、北京邦訊、tcl、上海金陵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模式進行深度合作。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秉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理念,每年組織師生參加省內外各級各項技能競賽,取得了優異成績。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與電子信息產業企、事業單位通力合作,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保障,近幾年來學生一次就業率均在85%以上,而且就業環境佳、薪資待遇高。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全體教職工將秉承嚴教學、重實踐的教學理念,為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開創輝煌未來助一臂之力。[6]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下設商務英語、商務貿易、商務管理三個教研室,已開設商務英語、旅游管理、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專業,其中商務英語是江西省首批高職高專示范性專業,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是校級重點建設專業。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142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42.85%,中級職稱教師占40.48%,已獲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在讀的教師占45.24%,雙師型教師占82%以上,已經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知識結構合理、專業結構完善的教師隊伍。我院始終秉承“經緯有序、德技雙馨”的校訓,積極鼓勵教師完善知識結構,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師生的技能水平,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工作與學習氛圍。
經濟管理學院的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其余的學生都在準備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的考試或自己創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以北京、深圳、廣東、上海、江浙、江蘇、福建等經濟發達地區為主。與分院長期合作的企業有中國移動浙江公司、杭州廣慈醫療科技公司、中國太平洋公司、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新邦物流有限公司、福建貝爾公司、上海魏都物流有限公司、浙江電銷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港灣大酒店有限公司、浙江邁利達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九立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森創利貿有限公司、杭州三翔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蘇州源泓環??萍加邢薰?、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溫州德馬康公司、北京陽光保險公司、中域電訊連鎖公司、上海博昱公司、廈門意飛旋酒店管理公司、同慶樓集團、中國平安上海公司、杭州全策信息科技公司、深圳市恒路物流公司、順豐速運集團上海速運公司、北京昊悅天翔酒店管理公司、上海仁友管理咨詢公司等。分院畢業生文化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深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7]
建筑與藝術學院
建筑與藝術學院建1958年,是學院辦學歷史最長、最具特色的院部之一,設有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管理、電腦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七大專業,涉及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建筑裝飾、室內設計、景觀規劃與設計、家具設計與制作、人物形象設計、數字傳媒技術、影視動畫設計與制作、影視后期制作、廣告傳媒設計與制作、企業形象藝術設計等十六個專業方向。
建筑與藝術學院現有專職教師36名,省級骨干教師2人,高級職稱18人,碩士學位21人,“雙師型”教師高達90.8%,同時聘請具有企業、行業一線經歷的專家、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形成了一支知識結構優化、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建筑與藝術學院擁有建筑工藝實訓中心、建筑材料展示中心、立體裁剪實訓室、制板中心、數碼工作室、設計工作室、手繪大教室、cad機房等校內實習實訓場所,建立了安徽黃山、湘西鳳凰、四川九寨溝風景寫生實習教學基地,與北京完美動力動畫中心、廣州藝幫裝飾集團、廣州余工特訓中心、飄(香港)國際有限公司、文豐(香港)裝飾有限公司、深圳源通世紀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三和策劃營銷有限公司等五十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滿足了學生的學習實訓、頂崗實習的需要。
多年來,建筑與藝術學院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的辦學條件,堅持傳統與現代結合、藝術與技術結合、動腦與動手結合、學校與企業結合、學習與工作結合的辦學理念,秉承“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思想,圍繞 “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實施“技能+項目”的教學模式,在專業建設和工學結合方面積累了可貴的經驗,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具有高素質、有創意、能設計、會制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涌現出一大批像享譽國際的“世界名模、亞洲美皇后”——李冰,2006年中國風采小姐——范月婷,美特斯邦威(香港)櫥窗設計總監陳浩,深圳源通世紀廣告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楊東,江西電視臺主持人亞芝等優秀畢業生。
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出臺,以及全球范圍建筑業的大發展,必將給建筑與藝術分院的畢業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前景。[8]
基礎教學部
基礎教學部為學校公共基礎課教學部門,主要負責全校的“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品質修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世界經濟政治”、“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經濟數學”、“概率與數理統計”、“大學英語”、“大學英語聽說”、“體育與健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等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下設思政部(德育教研室)、大學英語教研室、數學教研室、體育教研室、心理健康教研室、就業指導教研室六個教研室。
本部現有教師76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1人,省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32人,碩士學位26人,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師占本部教師的73.2%。
我部以服務專業教學為前提,對各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教學中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采用現代教學技術,并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注重學生道德品質及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積極進行教改科研活動,形成了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近年來,我部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碩果累累,目前《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聽說》已建成了院級網絡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三門課程已立項建設。教師主持省級以上課題30余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20余項。
我部設有英語調頻廣播臺,將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起來,致力于提高學生上的英語聽說能力;我部體育教研室還有專門的體育健身房、乒乓球室及戶外健身設施,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強身健體,并充分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術研究
各類在校生近萬人,設置專業約40個,其中染整技術、服裝設計、紡織品裝飾藝術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等5個專業為江西省高職高專示范性專業;染整技術和現代紡織技術2個專業為江西省高校特色專業;機電一體化、軟件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服裝設計等4個專業為省級高職示范重點建設專業,數控技術、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紡織品檢驗與貿易、裝潢藝術設計等12個專業為院級教學改革專業。近幾年,我院先后有10多個專業與長珠閩地區大型企業開設了校企合作特色班,采取定向培養模式,共同培養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實用性技能人才。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獎情況
近年來,學院堅持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方向,辦學水平逐年攀升,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取得了優異成績。先后被授予“江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先進單位”、“南昌市精神文明單位”等30多項省、市、廳級榮譽稱號。涌現出世界名模、亞洲皇后李冰、江西衛視都市頻道主持人亞芝等許多優秀畢業生,許多在校學生在省內外各級各類競賽活動中獲得優異成績,充分展現出我院學子的職業技能風采,彰顯出學院的辦學特色,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力。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校長:姚小英[9]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周金業
黨委委員、副校長:胡 浩
黨委委員、副校長:壽 兵
黨委委員、副校長:支衛兵
黨委委員、副校長:盧曉霖
學院領導(6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訓校范
校訓:經緯有序,德技雙馨。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證|圖片》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0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