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盲聾啞學校是我國創辦的歷史最悠久的四所特殊教育名校之一。其歷史溯源于1908年德國傳教士顧蒙恩女士創辦的長沙瞽女院和1916年盲人劉先驥先生創辦的長沙市導盲學校。歷史傳承演變,1952年10月院校合并,成立了長沙市盲聾啞學校,1954年學校正式由長沙市教育局接辦。 伴隨著中國特殊教育發展而逐步成長的長沙市盲聾啞學校,以“精誠、親愛”為精神,默默傳承湖湘文明,以“育殘成才”為己任,促進特殊教育事業的騰飛。百年風雨長河,長沙市盲聾啞學校彰顯了她獨特魅力,學校先后培養了被譽為“活著的瞎子阿丙”的著名二胡演奏家唐鏡前;全國盲協主席、吉林藝術學院教授甘伯林;被譽為“東方不屈旗幟”的國家級運動員周學元;在殘奧會上屢次奪金的世界游泳冠軍董啟明;代表我國隨殘疾人藝術團出訪歐洲的國標舞冠軍林莉;著名醫師、中醫按摩專家、湖南省盲協主席祝剛等杰出人物。 千帆踏浪,百舸爭流,敢為人先的湖湘人在特教全面發展的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1995年,一座總投資達三千余萬元,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多平方米的高標準現代化特殊教育學校,在長沙市河西望城坡高新開發區拔地而起。新校座落在鐘靈毓秀的岳麓山畔,溫婉秀麗的湘江之濱,北鄰長常高速、107國道,西臨二環高速,交通十分便捷。校園內香樟疊障、杜鵑競媚,一派鳥語花香,而錯落于其間的白色現代建筑群,則更顯簡約和典雅。集室內籃球場、健身房、律動室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標準藝體綜合樓,成為了學校標志性建筑。學校配置了先進的教學設施,建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按摩直觀室、美術室、手工室、家政室、校園閉路電視網、程控網等,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邁入新世紀的長沙市盲聾啞學校,已發展成集盲、聾、弱智三類殘疾人教育,含聾兒語言康復訓練、九年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學?,F有教學班32個,學生406人。 在爭創全國示范性特殊教育學校的進程中,學校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向教師要質量,向教改要活力的“三要”目標,堅持觀念更新、科研革新、管理創新、特色增新的“四新”發展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學校通過外引內培的形式實施 “師訓工程”、“名師工程”,優化教師隊伍。全?,F有教職工94名,大專以上學歷占教師總人數85%,中、高級職稱占教師總人數63%,其中國家、省市級骨干教師9名。這樣一支師德高尚、敬業愛生、銳意改革、充滿活力的年輕教師隊伍,成為了學校提速發展的中堅力量。學校先后承擔了省、市級課題7個,國家教育部“十五”重點規劃課題《自我教育與素質協同全面發展》的實驗基地,以及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會落戶學校,標志著我校教學科研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聾生的舞蹈、美術,盲生的中醫按摩、西洋樂隊,培智的實用教學等已經形成了我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國家教育部、省、市領導和特殊教育專家多次蒞臨我校,并對此做出了充分的肯定。由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電視臺等十一家媒體共同組成的“素質教育三湘行”采訪團,曾對我校的辦學給予了全方位報道。學校還先后接待了美國、德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全國16個省40多個教育團來訪。 近三年來學校先后被評授予“長沙市文明單位”、 “湖南九五康復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殘疾人藝術匯演突出貢獻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特教精神,薪火相傳,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教育騰飛時代,長沙特教人將以嶄新的姿態、高昂的熱情、嚴謹的態度、求實創新的精神,朝著爭創“全國一流特殊教育學?!钡哪繕苏癯釆^飛。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湖南省長沙市盲聾啞學校畢業證實物圖》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0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