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華東師大”,位于上海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國培計劃、強基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長三角高校合作聯盟、金磚國家大學聯盟、亞太高校書院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國務院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和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1972年與上海師范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師范大學。1980年恢復華東師范大學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學院等先后并入。
截至2020年1月,學校有閔行、中山北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約207公頃;設有4個學部,30個全日制學院,4個書院,8個實體研究院,2個管理型學院,1個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54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272人,碩士研究生15940人;在校學歷留學生1341人。
本中心存有1985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畢業證樣本,歷年校長簽名檔案資料,原版做出來跟學校當年發的一樣,看不出真假!
中文名
華東師范大學
外文名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簡稱
華東師大、ECNU
創辦時間
1951年
類別
公立大學
類型
師范(綜合類)
屬性
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985工程
211工程
2011計劃
111計劃展開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校長:錢旭紅
黨委書記:梅兵
專職院士
6人
本科專業
8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70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2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后
科研流動站26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2個
二級學科10個(含培育學科5個)
院系設置
3個學部;30個全日制學院;4個書院;8個實體研究院;2個管理型學院
校訓
求實創造,為人師表
校歌
《華東師范大學校歌》
校慶日
10月16日
地址
中山北路校區: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3663號
閔行校區:閔行區東川路500號
院校代碼
10269
目錄
- ? 華東師范大學歷任院長
- ?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證樣本
- ? 華東師范大學發展歷史
- ? 華東師范大學學位證樣本
- ? 華東師范大學學籍檔案
- ? 華東師范大學報到證樣本
- ? 華東師范大學專業設置
[顯示部分][顯示全部]
華東師范大學歷任院長
現任校(院)長:
黨委書記:梅兵
校長:錢旭紅
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
黨委副書記:楊昌利
副校長:郭為祿、孫真榮、李志斌、汪榮明(未及時更新,以當年實際為準?。?br />歷任校(院)長:
孟憲承 | 1952.1-1966 |
劉佛年 | 1978.8-1984.6 |
袁運開 | 1984.7-1992.12 |
張瑞琨 | 1992.12-1997.1 |
王建磐 | 1997.1-2005.12 |
俞立中 | 2006.1-2012.7 |
陳群 | 2012.7-2018.01 |
錢旭紅 | 2018.01- |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證樣本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證樣本
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證編號規則
98年前編號編寫沒有規則前二位是年份,后幾位是序號 ,2000-2002年為17位,2002年開始有些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為18位;前5位為學校代碼。第6位為辦學類型代碼 , 辦學類型代碼: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6。第7至10位為畢業年份。第11至12位為培養層次代碼 , 培養層次代碼:博士研究生01,碩士研究生02,第二學士學位04,本科05,??疲ê呗殻?6。第13位至17或18位為學校對畢(結)業證書編排的序號,2002年開始有的學校18位編號。
華東師范大學發展歷史
前身史略
?大夏大學
1924年,廈門大學的300余名師生因為追求民主辦校脫離廈大,
來到上海,王伯群與歐元懷、王毓祥等人應失學青年要求,捐資創辦大夏大學,校名取“光大華夏”之意。近代民主革命先驅、政治家、教育家王伯群是大夏大學主要創辦人之一,在大夏大學先后擔任董事長、校長,集多年努力,使學校發展成當時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大夏大學是中國最早實施導師制和通識教育的高校之一,良好的辦學實力和聲譽,使得學校獲享“東方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大夏以“自強不息”為校訓,倡導苦教、苦干、苦學的“三苦精神”。馬君武、王伯群、歐元懷先后擔任大夏大學校長。郭沫若、田漢、李石岑、邵力子、厲麟似、程湘帆、曾昭掄、艾偉、邵家麟、吳澤霖、王蘧常、馬宗榮、夏元瑮、謝六逸、吳澤、何炳松、周昌壽、姚雪垠等著名學者曾在大夏大學任教。
大夏大學共辦學27年,先后入校就讀的學生近20000名,完成學業畢業者6000余人。劉思職、郭大力、周揚、陳子元、胡和生、李瑞麟、劉伯里、熊映楚、王元化、羅俊、江景波、雷經天、陳國柱、馬承源、姚雪垠、陳旭麓、孫亢曾、陳伯吹、任溶溶、戈寶權、陳鯉庭、吳亮平、馮白駒、杜星垣、陳賡儀、葉公琦、華聯奎、徐惟誠等知名人士曾求學大夏。
?光華大學
光華大學創辦于1925年。當時圣約翰大學及附中的572名師生,為聲援五卅運動,與校方激烈沖突,集體宣誓離校后創辦了中國人自己的大學——光華大學。教育家、文獻學家、財政經濟家張壽鏞是光華大學主要創辦人之一,在光華大學終身擔任校長和董事長期間,將學校發展成當時著名的綜合性大學。校名寓“光我中華”之意,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里的《卿云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光華以“格致誠正”為校訓,以 “培養高尚人格,激發國家觀念”為宗旨,提倡“讀書運動與愛國運動并進”。張壽鏞、朱經農、廖世承先后擔任光華大學校長,并延聘呂思勉、錢基博、胡適、錢鐘書、徐志摩、朱公謹、容啟兆、張歆海、顏任光、張東蓀、謝霖、蔣維喬、韓湘眉、潘光旦、周煦良、羅隆基、王造時、章乃器等著名學者執教。
光華大學建校26載,先后入校就讀的學生共14000余人,畢業生總計4000余人。張青蓮、鄧拓、周熙良、林華、周有光、張芝聯、楊寬、張允和、周而復、田間、穆時英、趙家璧、儲安平、喬石、姚依林、尉健行、榮毅仁、董寅初、黃辛白、汪道涵、黃鼎臣、徐僖、夏鼐、董純才、邵洛羊、楊小佛、張承宗、呂翼仁等知名人士曾求學光華。
建校初期
1951年7月1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宣布,經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準,成立華東師范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文、理、教育學科成為新?;A。8、9月間,同濟大學動物系、植物系,復旦大學教育系,滬江大學音樂系以及東亞體育??茖W校陸續并入華東師范大學。10月16日,學校舉行成立暨開學典禮,正式宣布華東師范大學成立。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孟憲承兼任校長,孫陶林、廖世承為副校長。剛建校時學校設有教育、中文、外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音樂、體育等11個系。建校之初,全校共有教職工338人,其中教師131人,學生1032人,其中各校并入學生698人,暑假招收新生334人,分36個班上課。
1952年院系調整,圣約翰大學的教育系、理學院(包括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中文系(部分)和浙江大學地理系、滬江大學教育系、大同大學教育系、震旦大學教育系并入學校,又從交通大學(數學、物理、化學3系及國文科、英文科)、同濟大學(數學、物理、化學3系)、浙江大學(化學、生物、中文3系)、滬江大學(化學、生物、社會3系)、大同大學(物理系)、復旦大學(史學系的地學人才)等校調入多名教師。之后,江蘇師范學院音樂專業、上海第二師范學院地理系分別于1953年、1958年并入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之初的華東師范大學,以圣約翰大學的師生人數為最多。
1952年,學校成立了研究部,推進科學研究。
1953年,受教育部委托舉辦多個專業的研究生班。
1955年1月,出版《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繼1952年7月創辦《華東師大》???,提高了教學及教育科研的實力。
開拓奮進
1952年起,為適應初級中學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師資的情況,學校較大規模地舉辦了一系列的專修班。
1956年起,在江蘇、浙江兩省鐵路沿線及上海市招收函授生。與此同時,學校擴招成人教育的專業與人數,成立半工半讀師院。
1957年9月,教育部同意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這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次全國18個研究室中的2個,人口地理研究室是建國以后建立的第一個人口研究機構。
1958年,學校通過科研開辟了一些新的學科分支和課程,新建了一批專業和專門化教學小組。
1958年起,學校又陸續建立了教育科學研究室和電子學、原子物理、固體物理、光學等一大批理科研究室及一些專業實驗室,廣泛深入地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1959年起,研究生的培養由舉辦二年制研究生班改為主要招收三年制研究生。
1959年3月22日,華東師范大學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十六所重點高等學校之一。
1960年,從59級起各專業學制均改為五年,并一直執行到1966年。
1960年10月23日,成立學校第一個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
1964年,教育部舉辦全國“四新”展覽會,學?!凹t外分光光度計”、“寬譜線核磁共振波譜儀”、“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譜儀”和“核四極共振波譜儀”等四項研究成果獲得三等獎,在全國師范院校中居領先地位。
1965年,還招收首批來自越南的留學生210多名,開始了留學生教育工作。至1966年,全校教職工由建校初的338人增加到1975人,在校學生4192名,有教育、政教、中文、歷史、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理等10個系,13個專業,共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共15000余人。
文革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全國高等教育遭到嚴重破壞。自1966年到1969年,華東師范大學連續4年沒有招生,1970年開始恢復招生,但規模很小。
1972年5月,學校受文革影響與上海師范學院、上海半工半讀師范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校合并,改名為“上海師范大學”。
“文革”期間,學校的科研工作遭到嚴重摧殘,但不少科技人員,出于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克服了種種困難,繼續對一些基礎問題及生產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因而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如1970年,華東師范大學“671”科研組,在國際上首先從海水中提取到30克鈾,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1971年,光學組建立在國內居領先水平的管道氣體傳輸模擬實驗室;河口海岸研究組為金山石化總廠一期工程的油碼頭選址提供了方案,等等。
改革發展
粉碎“四人幫”后,中國高等教育事業重新步入正軌。從1977年起,全國恢復了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制度,學校開始恢復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學校再次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上海師范學院、上海教育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相繼復校。
1979年9月,學校創辦夜大學。
1980年7月,經教育部批準恢復華東師范大學校名。
1980年8月8日,華東師范大學被列為聯合國援助的20所重點大學之一。
1981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華東師范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授予單位 ,12個專業有權授予博士學位,51個專業有權授予碩士學位。數學系研究生王建磐是華東師范大學培養的第一名博士,也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
1984年9月,學校成立科技開發公司(1990年發展成為科技開發總公司),開始了學??蒲谐晒纳鐣D化工作及科技產業的開發工作。
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華東師范大學成為設立研究生院(試辦)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3年初,學校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院為實體的管理體制,以學院為單位開展了專業、學科建設和改造,以后又采取多種形式,創辦了多種二級學院。
1996年,學校參與了上海市師范結構調整,構建基礎教育教師職前培養與在職培訓一體化的辦學體系。
1996年4月,學校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
1997年5月20日,國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共建華東師范大學。
1997年8月,上海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并入華東師大,上海市南林師范學校劃歸華東師大管理,9月與教育系學前教育專業、心理系特殊教育專業合并組建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
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學院,上海第二教育學院并入華東師大,以后又重新組建了繼續教育學院(2013年改為開放教育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6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喬登江到華東師大物理系工作,成為學校第一位院士。
1999年12月,河口海岸研究所陳吉余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學校第一位當選院士的教師。
2000年,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確立為首批22個國家級華文教育基地之一。
2001年,學校成為中國24所首批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試點高校;首批獲準試辦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2002年,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的戰略部署,學校啟動閔行校區規劃建設。
2006年,學校主體搬遷到閔行校區,形成了“一校兩區、聯動發展”的辦學格局;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6年9月,教育部和上海市決定重點共建華東師大,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7年,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實驗室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萍紙@升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2008年,成為首批獲得開設MBA教育的師范院校;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在學校成立國內第一個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
2011年3月,由學校攜手紐約大學建設的上海紐約大學在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奠基。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2011-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4年,學校首設教學貢獻獎;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2015年3月,學校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6月,學校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作共建的“亞歐商學院”正式成立
2016年4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分別簽署合作協議,聯合舉辦物理學、化學和微電子專業菁英班。5月,學校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0月,作為國家海洋局與教育部聯合共建的涉海高校,華東師大成立海洋科學學院。
2017年9月,華東師范大學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共建的“莊長恭研究所”成立;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2018年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7月,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研究基地、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青年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華東師范大學成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學校與長寧區人民政府舉行區校合作共建推進會暨附屬醫院簽約儀式。7月,學校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8月,被教育部評為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020年1月,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5月,華東師范大學醫學與健康研究院成立,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華東師范大學直屬附屬醫院。
華東師范大學學位證樣本
此處顯示的為新版學位證書樣本,查看其它年份的樣本請與我們在線客服聯系!
華東師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樣本
華東師范大學學位證書編號規則
A : 1998年-2006年的學位證書采取全國統一編號,證書編號為12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單位的級別,后四位為各校按授予人員排序的順序號碼。
B : 2006年后學位證書編號為16位。1 : 普通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證書編號調整為16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學位的級別,博士為2,碩士為3,學士為4;第七至第十位為授予學位的年份。 2 : 普通學士學位中的“雙學位”和“第二學位”證書,分別在第十一位用一個漢語拼音字母“S”和“E”加以區別,其余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編號方式相同??偽粩禐?6位。 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所獲學位證書,在起始位置加“C”,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加以區分,其后續編號為16位數 , 成人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為 9,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數字,但不得使用數字9,證書其他位的編制規則相同 。 4 : 自考生所獲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用漢語拼音字母“Z”標明,其余與成人學士學位相同??偽粩禐?7位。5 : 專業學位證書編號位置印有漢語拼音縮寫的“Z”字樣,其后續編號改為16位數。
華東師范大學學籍檔案
學籍檔案內有登記表,成績單,體檢表,通知書,自我鑒定,學年評定表等 。另外還有單獨的報道證書如下圖!
需要辦理的朋友,請告知客服你需要辦理的是哪所學校,哪一年畢業,哪個層次(本科,???研究生等)!
辦理以上樣本需提供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入學日期,畢業日期,所學專業,校長名字(沒有的本機構按資料庫里的檔案制作),畢業證書編號(沒有的本機構根據學院的編號規則制作一個),相片!公司價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個別偏遠地區最慢一個星期可以拿到!
華東師范大學報到證樣本
報到證樣本
辦報到證準備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入學畢業日期,學校名稱,專業名稱,學歷層次,報到地址,報到單位,報到期限
華東師范大學專業設置
學部/院系 | 本科專業 | |
地球科學學部 | 地理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地理科學(公費師范)、 地理信息科學 |
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 環境生態工程 |
|
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 | ||
崇明生態研究院 | ||
教育學部 | 教育學系 | |
課程與教學系 | ||
教育信息技術學系 | 教育技術學 | |
教育管理系 | 公共事業管理 | |
學前教育學系 |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公費師范) | |
特殊教育學系 |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心理)、 特殊教育(公費師范) |
|
教育康復學系 | 教育康復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 |
教育心理學系 | ||
藝術教育部 | 藝術教育 | |
高職部 | ||
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 |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 ||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 | ||
教育經濟研究所 | ||
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 | ||
開放教育學院 | ||
上海教師發展學院 | ||
教師教育學院 | ||
上海終身教育研究院 | ||
教育高等研究院 | ||
考試與評價研究院 | ||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 | ||
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 ||
言語聽覺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經濟與管理學部 | 經濟學院 | 金融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
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
公共管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 | |
統計學院 | 統計學、金融工程、保險學 | |
亞歐商學院 |
工商管理(中法創新實驗班) 注:學校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合辦,專業課程為全英文授課,須學法語;后兩年可申請去法國,另按法方規定繳納學費 |
|
國際航運物流研究院 | ||
中國金融研究院 | ||
信息學部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學院 | 軟件工程 | |
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智能+”研究院 |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公費師范) |
歷史學系 | 歷史學、歷史學(公費師范) | |
哲學系 | 哲學 | |
政治學系 | 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關系學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公費師范)、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 |
法學院 | 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 | 法學、法學(高水平運動隊招生專業) |
社會法治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
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研究院 | ||
企業合規研究中心 | ||
上海海峽兩岸法學研究中心 | ||
立法與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 ||
社會發展學院 | 社會學系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系 | 社會工作 | |
人口研究所 | ||
民俗學研究所 | ||
人類學研究所 | ||
外語學院 | 英語系 | 英語、英語(公費師范) |
日語系 | 日語 | |
法語系 | 法語 | |
德語系 | 德語 | |
俄語系 | 俄語 | |
翻譯系 | 翻譯 | |
西班牙語教研室 | 西班牙語 | |
大學英語教學部 | ||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 | 漢語言系 | 漢語言(僅招收留學生) |
漢語國際教育系 | 漢語國際教育 | |
漢語基礎教學中心 | ||
漢語教師培訓中心 | ||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 心理學系 | 心理學 |
應用心理學系 | 應用心理學 | |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 | ||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 ||
體育與健康學院 | 運動學系 | 運動訓練 |
體育教育系 | 體育教育、體育教育(公費師范) | |
社會體育系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
大學體育教學部 |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新聞學 |
廣告學系 | 廣告學 | |
廣播電視學系 | 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 | |
出版與文化系 | 編輯出版學 |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音樂教育)、音樂表演(聲樂)、音樂表演(鋼琴)、音樂表演(管弦樂) |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美術教育)、繪畫、雕塑 | |
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公共藝術 |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公費師范)、信息與計算科學 |
|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 物理學系 | 物理學、物理學(公費師范)、 |
材料科學系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電子科學系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
極化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化學系 | 化學、化學(公費師范) |
上海市綠色化學與化工過程綠色化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分子治療與新藥創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學系 |
生物科學、生物科學(公費師范)、 生物技術 |
生命醫學系 | ||
生命醫學研究所 | ||
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 | ||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 ||
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 | ||
城市發展研究院 | ||
轉化科學與技術聯合研究院 | ||
孟憲承書院 | ||
經管書院 | ||
大夏書院 |
截至2020年3月,學校設有4個學部(地球科學學部、教育學部、經濟與管理學部、信息學部),30個全日制學院,4個書院,8個實體研究院,2個管理型學院(開放教育學院/上海教師發展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另有設在學校的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開辦84個本科專業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證_學籍檔案_報到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1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