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江西中醫藥大學畢業證樣本的最新動態,查看江西中醫藥大學畢業證樣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請適合您的職位,該畢業證樣本及介紹由求職必備網搜集整理發布,如需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院校簡介:江西中醫藥大學(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對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國醫藥院校中唯一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醫學類碩士研究生(預科)基礎培訓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收藏。創辦時間
1959年5月
屬性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江西省共建高校
|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主管部門
江西省。類別
公立大學
知名校友
鐘虹光、朱潮權、易敏之、管飛等。。江西中醫??茖W校
1953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批準創辦江西中醫進修學校,校址設在南昌市應天寺,這是江西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開辦的中醫學校,使江西中醫教育正式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1958年7月,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更名為江西中醫??茖W校,校址設在章江路45號。
江西中醫學院
1959年5月19日,經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江西中醫學院正式宣告成立,招收中醫本、??粕?,學制為五年、三年。
此后,中醫學院在重點發展本科教育的同時,根據社會的需要,先后舉辦過中醫??瓢?、中醫進修班、師資培訓班、西中班、中醫函授和夜大,并開展科學研究。
1960年3月,學院中醫進修函授部改為中醫函授大學。
江西醫科大學
1969年5月,根據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政治部的要求,江西中醫學院與江西醫學院合并為江西醫科大學,江西中醫學院教職工和全部資產一并劃入江西醫科大學,校址在原江西醫學院內。
1970年2月,江西醫科大學搬遷至江西吉安地區青原山辦學。
1972年2月,遷回南昌市,在江西醫學院原校址繼續辦學。
江西中醫學院
197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江西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在江西藥科學?;A上恢復江西中醫學院,屬江西省人民政府領導,校址設在南昌市陽明路校區?;謴秃?,在改善辦學條件的同時,開設了中醫、藥學和中草藥三個專業,面向全省招收三年制學員,還不定期的舉辦了一些培訓班、進修班和短訓班。
1974年7月,正式恢復函授教育。
1978年2月,江西中醫學院恢復招生,開設了中醫、中藥和藥學三個專業。
1983年4月,經衛生部科教司批準該校具有授予學士學位權。
1986年12月,學院增設中醫骨傷專業和針灸專業,與此同時,不斷發展多層次教育,提高函授辦學水平,承擔了基層醫藥單位培訓各種人才的教學任務。
江西中醫藥大學(17張)
1983年,學院獲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
1984年9月,中藥專業招收首屆碩士學位研究生。
1986年,獲準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1993年,獲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
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
2009年3月,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01年8月,省發改委、省教育廳同意學院成立“三獨立”二級學院“撫生學院”。
2002年6月,更名為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招收本科學生,校址設地南昌市撫生路。
2003年4月,經省政府同意,將“江西中醫藥高級技術學?!辈⑷虢髦嗅t學院。同時,學校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教學、科研、產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江西中醫學院制藥廠就是該校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基地。在此基礎上組建的江西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列全國中藥企業銷售收入50強,擁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西中醫藥大學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復函江西省人民政府(教發函[2013]60號),同意江西中醫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贛府字[2013]50號),同意江西中醫學院更名為“江西中醫藥大學”。2013年8月8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批準,江西中醫藥大學被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
2014年,江西中醫藥大學獲批第3個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
2016年5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共建江西中醫藥大學協議,列入江西省重點支持高校,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將江西中醫藥大學列為重點支持高校。[4-5]
2017年12月,江西中醫藥大學中藥學、中醫學2個學科入選江西省一流學科。[6]
校園風景
江西中醫藥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
江西中醫藥大學師資隊伍
截至2017年底,學校專任教師889人。教師隊伍中,有全國名中醫3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7人次、第十屆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9人。[1]
國醫大師:洪廣祥
全國優秀教師(名單不全):龔千鋒、羅永明、蔣小敏、陳奇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藥炮制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龔千鋒)[7]
江西中醫藥大學院系概況
截至2017年底,學校有二級教學院(部)15個,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設有本科專業26個,涵蓋醫、理、工、文、經、管、藝等學科門類。[1]
院系專業 | |||
學院 | 專業 | 層次 | 學制 |
江西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 藥學 | 本科 | 4 |
中藥學 | 本科 | 4 | |
中藥資源與開發 | 本科 | 4 | |
制藥工程 | 本科 | 4 | |
中藥制藥 | 本科 | 4 | |
藥物制劑 | 本科 | 4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4 | |
環境科學 | 本科 | 4 |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本科 | 4 | |
中藥學(中外合作) | 本科 | 4 | |
藥物制劑技術 | 高職???/td> | 3 | |
藥學 | 高職???/td> | 3 | |
中藥 | 高職???/td> | 3[8] | |
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 中醫學 | 本科 | 5 |
中醫學(骨傷) | 本科 | 5 | |
中醫學(文科班) | 本科 | 5 | |
中西醫臨床醫學 | 本科 | 5 | |
江西中醫藥大學灸學院 | 針灸推拿學 | 本科 | 5 |
針灸推拿學(康復) | 本科 | 5 | |
針灸推拿 | 高職???/td> | 3 | |
江西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工程(生物制藥) | 本科 | 4 |
江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本科 | 4 |
護理 | 高職???/td> | 3 | |
醫療美容技術 | 高職???/td> | 3 | |
江西中醫藥大學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藥軟件工程) | 本科 | 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醫藥信息系統) | 本科 | 4 | |
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技術) | 本科 | 4 | |
生物醫學工程(醫療電子儀器) | 本科 | 4 | |
江西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保險學(健康保險) | 本科 | 4 |
藥學(醫藥營銷) | 本科 | 4 | |
公共事業管理(衛生管理) | 本科 | 4 | |
公共事業管理(衛生法學) | 本科 | 4 | |
市場營銷 | 本科 | 4 | |
市場營銷(中外合作) | 本科 | 4 | |
醫藥營銷 | 高職???/td> | 3 | |
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 | 英語(醫藥) | 本科 | 4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4 | |
音樂學(音樂治療) | 本科 | 4 |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7年底,學校擁有博士后工作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4個,省級示范性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江西省一級學科高水平學科與“十二五”重點學科5個。[1]
博士后工作站:江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中醫學、中藥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示范性碩士點:中醫學、中藥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臨床醫學、中藥學
江西省一流學科:中藥學、中醫學[6]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學科:中醫學、中藥學[9]
江西省重點學科:藥學、中西醫結合、公共管理[9]
江西中醫藥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雙語示范課程1門,兩項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分別于2001年、2009年獲得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學校劉紅寧教授牽頭主持的“新時期高等中醫藥院?!A素質’教育理論創新與‘雙惟模式’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實現該獎項零的突破。[1]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產學研結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中藥人才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
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學類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中藥產業鏈關鍵環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江西中醫藥大學—九江市中醫醫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11]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藥學[12]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中藥學、藥學、針灸推拿學[13]
國家精品課程:中藥炮制學、中醫診斷學[14]
國家雙語示范課程:中醫診斷學示范課程[14]
江西中醫藥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底,學校創建并發展了品牌價值76.49億元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中(制藥)集團;累計為全國企業提供技術服務200余項,研發中藥及相關產品70余個,先后有16個產品實現了單品種年銷售額超億元。與此同時,學校依靠校辦企業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設了新校園?!笆晃濉币詠?,學校相繼與匯仁、濟民可信、天齊堂、貴州益佰等大型中藥生產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1]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
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究平臺
學校校門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其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個;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31個省部級科研平臺。[1]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單不全):中藥固體制劑制造技術國際工程研究中心[15]
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16]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中藥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5]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現代中藥制劑及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中醫病因生物學重點實驗室[15]
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醫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
江西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制藥設備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民族傳統藥現代科技與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灸療研究與臨床轉化協同創新中心[1]
江西中醫藥大學建設成果
科研概況
截至2015年底,學校近5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463項,年均科研經費6004.92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有28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1]
中醫藥傳承
20世紀80年代,該校針灸學家魏稼教授首創“各家針灸學說”和“無創痛穴療學”。1993年,陳奇教授主編出版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反映中藥藥理實驗研究方法的專著《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獲得國家圖書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該校中藥藥劑學科先后形成了中藥復方釋藥、中藥固體制劑等12項核心技術,其中《中藥大片、異形片為核心的中藥片劑現代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研究突破了中藥生產的系列關鍵技術,自主研制的高速壓片機每年生產200億片,是中國片劑最大生產規模,獲得專利14項,被同仁堂等100多家制藥企業采用,2011年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陳日新教授帶領的醫療科研團隊歷經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腧穴敏化”新理念,創立了熱敏灸新技術,開創了內源性熱敏調控治療疾病的新途徑。2008年,該成果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創立了全球首家熱敏灸醫院;研究成果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中醫院行業建設標準,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重點推廣的傳統醫療技術。[17]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6年1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紙本圖書達120余萬冊,購置和自建電子資源數據庫40余個。師生讀者通過網絡可隨時查閱館藏信息,遠程在線使用各類數據庫資源。[18]
學術期刊
《江西中醫藥》創刊于1951 年,由江西省中醫藥學會、江西中醫學院主辦,是第一批進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國醫藥類核心期刊;并被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國醫學文摘》、《中國藥學文摘》等多家檢索刊物及萬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等數據庫收錄,有部分文章被美國《sci》收錄。
《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優秀學報、江西省優秀期刊。設有名家論叢、百家爭鳴、中醫文化研究、道教醫學研究、醫史文獻研究、中藥現代化、中藥資源、新生代論壇等欄目。[19]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編輯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其中學校直屬附屬醫院——江西省中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截至2015年底,該院擁有編制床位1600多張,有衛生部臨床重點??浦嗅t項目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3個、重點??平ㄔO項目12個,主持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灸療熱敏規律及科學基礎研究”,實現了江西省醫療界國家973課題立項零的突破。先后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1]
江西中醫藥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
江西中醫藥大學形象標識
校名
校名
?;?/p>
江西中醫藥大學?;?/p>
學校標志由基本造型、中文標準字體、英文標準字體三部分組合而成。
標志由江西開頭字母“j”的趨勢線進行變化組合、藝術化處理中醫的頭字母“z”,指明江西中醫藥大學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專業的特征;“j”字逐漸衍變成展翅飛翔的大雁。
翻卷的書構成大雁的翅膀,指明中醫藥大學的教育行業特征;飛翔的大雁體現中醫藥大學志向高遠、開拓進取、求強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江中行舟,乘風破浪”,標志似揚帆遠航的帆船,書海泛舟,索源蓄力,象征江中人一定能乘勁風、高揚帆,達到理想的彼岸。
標志上下部分陰陽交互,陰陽太極、生生不息,象征中國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寓意知識的無窮無盡和學校的美好前景。
標志色彩采用綠黑兩色,綠展示了成熟與活力,代表自然和希望;黑色有著磐石般的穩重,兩種顏色相互襯托,相映成輝,體現出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學校中文校名標準字體為中國元代著名書畫大家趙孟頫書法“江西中醫藥大學”,英文校名標準字體為baskervilleoldface字體的“jiangxi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英文校名的規范簡寫為“jxutcm”。[20]
江西中醫藥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江西中醫藥大學畢業證2017年(原版樣板)絕對好用di》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4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