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 2001年 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面向省內外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國家任務生,是一所具有學歷證書頒發權的全日制綜合性省屬普通高等院校。
學院地處天河區東部廣州科學城內,西靠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廣州天河軟件園,南鄰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世界大觀、航天奇觀景區,地理位置優越,校園環境優美?,F有東、南、博雅教育學院三大校區,總面積 696畝,校舍建筑面積 22萬平方米,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12000余人,五屆畢業生 10000余人。
學院辦學條件良好,教學設施完備。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4800萬元,多媒體教室 88間,實驗、實習場所 123個。圖書館總面積 1.82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 61萬冊、電子圖書 38萬種。學院信息化建設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學院體育運動設施齊全,建有國家級標準教學體育館、體能拓展訓練基地和 400米標準跑道的田徑場等運動場所。
學院設有商學院畢業證樣本、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證樣本、現代制造學院畢業證樣本、藝術與傳媒學院畢業證樣本、外語外貿學院畢業證樣本、醫藥健康學院畢業證樣本、博雅教育學院畢業證樣本、數字教育學院畢業證樣本、成人教育學院畢業證樣本等 10個二級學院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開設專業 33個。
學院辦學特色鮮明,堅持以人為本,構建以“專業技能 +博雅教育 +外語應用能力”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用嶺南的方式詮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內涵,培養“博學而雅正,業專而精技”的現代人才。
學院推行“ 2+1”教學模式,堅持“ 5個相結合”辦學模式,進行“ 7大”校企合作創新,實行“區位融合、校企融合、工學結合”即辦學與產業融合、行業融合、區域融合。學院創建了嶺南科技園,目前已有今明科技公司、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等十幾家企業入住,全力打造嶺南產學研基地、就業創業基地。學院先后與 100多家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與珠江三角洲地區 10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的人才供求關系。
學院近年來辦學取得顯著成績。 2006年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學院成功舉辦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與民辦職業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學院先后被授予“廣東省民辦院校競爭力前三強”、“廣東省民辦高校就業競爭力十強”、“全國就業先進院?!?、“中國民辦教育名牌學院”等榮譽稱號。學院畢業證樣本 2007屆、 2008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高達 99.66%、 99.36%,位居廣東同類高校前列。
學院同時設有繼續教育與培訓學院畢業證樣本,并成立了蘿崗社區學院畢業證樣本。先后與吉林大學和天津大學分別合作舉辦了遠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本科教育;與印度著名的國家信息技術學院畢業證樣本(簡稱 NIIT)、德國著名的職業培訓機構 F+U集團進行國際合作辦學。
學院熱衷于愛心助學,為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協助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并從 2003年開始,啟動“嶺南百萬勵志工程”,每年拔出百萬??罘鲋彝ヘ毨?、品學兼優、立志服務山區教育事業的學生。
秉承“明德、篤學、礪能、自強”的校訓精神,學院將以校企合作為途徑,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成才為中心,為打造一流高職院校的宏偉目標而繼續奮斗。
辦學模式
辦學模式有創新,學生就業有保障。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根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創新性地實行校企共同辦學、“產、學、研”三結合的教育模式,建立了穩定的教學實踐和就業基地;同時,與企業和研究所聯合辦學,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培養社會急需的專門人才。學院推行“1+3”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生在校必須熟練掌握一門專業技能還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外語和駕駛三項基本功,以適應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學院于1995年經廣州市人事局批準成立了“廣州市嶺南人才就業中心”,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已建成完善的就業網絡,與廣州、深圳、珠江三角洲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人才供求關系,使畢業生就業率超過80%。
學院緊緊把握發展機遇,充分利用資源,采用靈活機制,規范管理,不斷擴大教育領域,逐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合作以及管理特色。2003年學院與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合作,共同創立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二級學院——現代制造學院畢業證樣本?,F代制造學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三瞄準”的辦學方向,即瞄準社會需要,瞄準培養目標,瞄準就業崗位;“三全新”的辦學模式,即全新的辦學途徑,全新的管理體制,全新的定向培養。通過三年來的合作辦學,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為了探索民辦教育的發展之路,把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更好地結合起來,使民辦教育具有更強的活力,為社會培養數量更多、質量更好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本著向管理求效率、求質量的理念,學院的前身“廣州嶺南工商專修學院”大膽地引進了現代企業界成功的管理模式—ISO質量管理體系。1999年開始進行調研,2000年進行動員教育與學習,2001年進行引入和改進,即利用企業界ISO管理體系的框架結構,貫以高教系統的內容,把兩者融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教育特色和“嶺南”特色。經2002年上半年的試運行之后,于2002年6月得到正式認證,運行4年來,取得了積極成果,標志著學院向現代化管理邁出了可喜步伐。2002年成功引進ISO質量管理體系,2005年被國家方圓認證中心授予教育管理創新獎。
學院遵循高職教育發展規律,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學生成才為中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適應社會需要和未來發展趨勢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各類應用性人才。
院系設置
現代制造學院畢業證樣本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制造學院畢業證樣本是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省機械研究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于2003年創建的一個獨具特色的二級學院畢業證樣本?,F代制造學院目前設有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玩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6個專業,在校生共1979人。
現代制造學院自創建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三瞄準”的辦學方向,即瞄準社會需要,瞄準培養目標,瞄準就業崗位;“三全新”的辦學模式,即全新的辦學途徑,全新的管理體制,全新的定向培養。通過幾年的合作辦學,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舉辦了“首屆現代制造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 (2004年10月),并推薦優秀作品參加“2005年廣東省第二屆大學生金工創新設計大賽”,獲得兩項一等獎;參加“粵港六省大學生金工創新設計大賽”(2005年),獲得一等獎;該作品還申請國家專利權,獲得了自主知識產權。2005年學生代表隊參加由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首屆大學生/CAM軟件應用競賽”,獲團體第一名,兩名學生獲一等獎、五名學生獲二等獎。教師代表隊參加由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2006年廣東省高校數控技能大賽”,獲教師組(數控銑床)一等獎和三等獎、大賽團體三等獎;在“第九屆廣東省金工研究會和第三屆廣東省大學生創新設計與制造競賽” (2007年9月)中學生金工作品獲得一等獎,參加 “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區大學生創新設計與制造競賽” (2007年11月)獲二等獎。這種“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及由此取得的成績在2006年12月國家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評估中得到了評估專家的高度認可,認為辦學模式有所創新。
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證樣本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證樣本是于2004年月由計算機系和電子系合并重新組建而成。分院現有軟件技術、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專業等八個專業和一個與著名培訓機構——NIIT(印度)合作的嵌入式教學點。另外,新成立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將于2007年暑假開始招生。分院有專職教師67人,兼職教師38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33人,中級職稱39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的25人。
在“明德、篤學、礪能 、自強”院訓的指引下,信息工程學院以人為本,以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實踐教育為重點,倡導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的和諧統一,著力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從領導到員工都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放在首位,重視專業教學,強化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外語外貿學院畢業證樣本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始建于1993年,2004年正式稱為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畢業證樣本,學院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學理念,構建了模塊化課程體系,同時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學生在校三年內能熟悉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程序,能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發展。外語外貿學院分設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文秘(英語)和旅游英語(酒店管理)四個專業。目前現有19個班級,900多名在校學生,學院確立了“以語言為基礎,以實踐為目標”的教學指導思想,朝著鮮明的特色高職高專方向發展。
學院師資隊伍朝氣蓬勃,現有專兼職教師8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有16人,中級職稱教師有9人,初級職稱教師有34人,外籍教師6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教師總數39%。
博雅教育學院畢業證樣本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博雅教育學院現有教職工37人,兼職教師23人,專兼職教師最多時高達67人。院長由學院副院長 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峻(副教授)兼任,副院長石麗媛(講師),辦公室主任張江南;博雅教育學院下轄五個教研室:政法教研室主任賈中華副教授;數學教研室副主任鐘學軍副教授;語文教研室主任張奕蘭副教授,體育教研室主任駱剛高級教練(副高職稱),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劉瓊芳(講師)。博雅教育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老、中、青相結合,高、中、初級職稱教師搭配,是一個團結、敬業、和諧、開拓的集體。
博雅教育學院教師承擔著全院28個專業,37個專業方向近萬名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授課任務。數學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優良,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并投身精品課程建設;政法教研室的“兩課”教學采用全國統編教材,全面實行多媒體教學,開辟學生校外學習基地,并開始組織模擬法庭、社會調查等教學活動;語文教學生動活潑,重在應用,側重素質教育;體育教學在保證大學生體育達標與教學、訓練的基礎上,正在向“興趣體育”發展,推動“全民健康”活動;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研室致力于全院大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的研究與發展。
經濟管理學院畢業證樣本
經濟管理學院畢業證樣本是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最大的二級學院畢業證樣本。經濟管理學院現設有工商企業管理、國際商務、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金融保險、市場營銷、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出版與發行九個專業。目前,經濟管理學院全日制學生4342人。經濟管理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梯隊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F有專任教師48人,其中高級以上職稱 6 人,中級職稱 21 人。有一支責任心強、蓬勃向上、具有團隊凝聚力的輔導員隊伍。
藥學院畢業證樣本
藥學院成立于2002年,原為藥學系,2004年9月設置為學校畢業證的二級學院畢業證樣本。學院以培養我國醫藥行業生產、營銷、管理等高等技術應用型急需的專門人才目標,面向省內外招收高等學歷教育國家任務生。
學院現設有藥學專業,分為應用藥學、生物醫藥、現代中藥、醫藥經營管理四個方向?,F有專兼職教師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人11、高級工程師 3 人,講師 13人,工程師3人,助教 15人。副高以上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42.3% ,其中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50%,雙師型教師占43.4% 。
博雅教育
博雅素質教育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博雅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在上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系列報告中早有體現。自上世紀 80年代以來,在國外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越來越受到重視。
學院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把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 (Whole Person Education)等先進教育理念引入,力求發展出既符合國際潮流和時代需求,又能兼顧中國傳統和現實情況的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方法,培養既具國際視野、又有中國本土根基的創造性人才,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創新博雅教育,包括通識教育 (General Education)、專業教育和全人教育幾個主要部分。全人教育是創新博雅教育的核心,旨在培養具廣博的知識、能獨立思考、能解決實際問題、具社會責任感、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的完整、健康的人。下面我們分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國際視野和本土根基四個方面來簡單介紹在過去兩年內全人教育方面的探索和試驗。
教育必須超越學科與專業的分割,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教育不應僅僅是知識傳授和技能習得,而要使人在身體、知識、智力、道德、批判性思維、創造性、精神、價值操守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教育不僅要關注個體各項素質指標的量化進步,也要關注個體人格養成的動態發展過程。教育不應只是為獲得文憑,更要為終身學習 (Life Long Learning)打下基礎。
基于上述認識,為全體學生提供了八大全人教育板塊。在嶺南三年學習生活期間,學生將依次在以下八個方面得到訓練:語言文化、體驗拓展、體育文化、義工服務、藝術體驗、環境意識、情緒健康和逆境求存。這八個課程為所有學生必修課程。
博雅教育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3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1人、中級職稱教師13人、外籍教師1人,碩士學位以上(含在讀博士)占教師總數32%。師資結構合理,力量雄厚,是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下設體育與健康教研室、數學教研室、語文教研室、公共藝術教研室、博雅素質教育部和拓展培訓部。
我院把 “博雅教育” 的課程和理念貫穿并輻射到三年的職業人才培養中,基礎課程改革,符合職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展現大學三年素質教育?!境R幗虒W】與【第二課堂活動】并重為本院教學與工作的內容。承擔著全院36個專業,66個專業方向12000余名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在校園運動會、嶺南藝術節、體育館經營、拓展培訓、學院教師“職教能力”培訓、教職工禮儀培訓、“嶺南大講堂”、“美麗沙龍”、學院素質教育項目策劃、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廣東省大學生各項體育比賽、嶺南學院學生各協會社團活動、演講與口才競賽等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博雅教育學院擔負著重要的組織策劃與培訓工作。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歷任校長,學校專業,本信息來自【畢業證樣本網 】本網站專業查詢:畢業證補辦、畢業證電子版、畢業證編號規則、學位證編號規則、自考畢業證編號規則、學校代碼查詢、英語成績單樣本、畢業證編號代碼、學位證編號、英語四六級編號、報到證編號、專業介紹、學校歷任校長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歷任校長,學校專業》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5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