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國語大學(簡稱“天津外大”、“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語門類齊全,文、經、管、法、教、藝、工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求知海內外,德業奮進”的校訓精神,努力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歷史的發展
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前身之一是天津工商大學,創建于1921年。主要前身是秦皇島外國語學院,創建于1964年,后更名為河北外國語學院和天津外國語學院。1974年,學?;謴筒⒏麨樘旖蛲鈬Z大學。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英語和日語專業的研究生。198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天津外國語大學。
校園情況
學校有五大道和濱海兩個校區,總面積464218.7平方米。五大道校區的三個院落分布在天津歷史建筑文化旅游區(馬場路、睦南路、鄭州路)。濱海校區位于濱海新區大港高教生態園,風景秀麗,湖光山色。
學科專業
學校有57個本科專業。其中,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34個(外語類32個),文學類其他專業23個,經濟類、管理類、法律類、教育類、藝術類、工程類。國家專業和全國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天津市一流本科專業項目11個。
學校設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培養項目,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涵蓋20個授權方向)。天津市有5個重點學科和4個特色學科,其中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為天津市一流建設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為天津市一流培育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有資格接受國內高校青年骨干訪問學者和一般訪問學者。
人員培訓
學?,F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0000余人,生源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學校堅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推進專業教學與外語教學深度融合,大力推行輔修、雙學位、項目班、“外語”、“專業”等多種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大型國際會議的翻譯和外事接待服務,選派優秀學生出國留學,不斷拓寬學生接受多元文化的渠道,突出具有地外特色的語言培訓和復合型專業教育。
學校獲批天津市教育體制改革項目培養復合型人才2名,其中求索榮譽學院被授予天津市教育體制改革示范項目;與天津市委宣傳部共建新聞學院,共同培養國際記者。
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較高水平。近5萬名優秀校友活躍在外交、外貿、新聞、財經、法務、教育等各條戰線,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和歡迎。與今日頭條、一汽豐田、AECOM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67個實習基地,包括美國鳳凰衛視等海外實習基地。學生在全國各種專業比賽中多次獲獎。
教師
經過幾十年的辦學,學校涌現出了一批在中國外語界享有盛譽的語言學家和翻譯家,如鐘作友、金娣、朱、修剛等。他們的學術成就代代相傳。學?,F有教職工近千人,其中專任教師(含外聘教師)700余人。專任教師60%以上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部分專業達到100%。教師中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人,天津市教學團隊10人,天津市勞模創新工作室1人。8名教師入選教育部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70多人被授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講座)等省部級榮譽或稱號。天津市“13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一級6人,二級14人,三級57人。學校是天津市外事翻譯人才儲備基地。
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所、國家與地區研究所、一帶一路戰略研究所等高端智庫。下轄1個部級研究基地、中央編譯局3354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教育部6個國家和地區研究中心、3354朝鮮半島研究中心(東北亞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烏克蘭研究中心、葡萄牙研究中心、法國研究中心,以及1個天津市級協同創新中心、3354中央文獻翻譯與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天津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3354外國語言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和語言符號應用傳播研究中心2個,校級研究機構3354比較文學研究所和歐美文化哲學研究所2個,入選中國智庫指數(CTTI)源頭智庫3354“一帶一路”天津戰略研究院和東北亞研究中心,5個創新團隊入選天津市高校創新團隊培養計劃。同時,依托孔子學院這一海外智庫,3354中國學研究中心,基本建成了服務國家、天津、學校發展需求的國際化科研平臺體系。
每年舉辦或承辦10場以上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術會議,組織開展近300場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和我校骨干教師主講的高端學術論壇、青年學者論壇、境外名人講堂等活動。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產生了一批高水平的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逐步形成了以中央文件翻譯為主導、區域和國別問題研究為主導的科研特色。主辦《外國語言文學研究》重要學術期刊《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為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綜合性文化期刊《世界文化》,為傳播世界各民族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學術期刊《中譯外研究》,《翻譯中國》,《語言與符號》,《社會符號學》等。有鮮明的特色和巨大的影響。
國際合作
學校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30多個國家的200多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是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孔子學院獎學金和天津市外國留學生政府獎學金的院校。還設有天津外國語大學新生獎學金,每年接收來自50多個國家的千余名留學生進行本科、碩士、博士或短期學習。依托與國外高校的良好合作關系,“2 2”、“3 1”、“4 1”等合作辦學項目,以及碩士、博士項目聯合培養,漢辦學生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為學生提供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學校積極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先后與韓國、葡萄牙、俄羅斯、哥倫比亞、烏克蘭、日本、加蓬等國高校合作設立9所孔子學院,其中韓國順天鄉大學孔子學院、葡萄牙里斯本孔子學院、烏克蘭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多次被國家漢辦授予“先進孔子學院”榮譽稱號。學校具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孔子學院獎學金招生資格。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確定的首批孔子學院專任教師儲備學校,被評為全球孔子學院漢語合作先進單位。此外,學校還承擔了德國歌德語言中心等教育培訓項目。
操柞件
學校擁有9個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天津市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項目)、3套國際標準同聲傳譯報告廳、11套7種語言的國際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和覆蓋兩個校區的校園計算機網絡。學校學習資源豐富。兩個校區圖書館占地23000多,藏書738萬冊(含多語種電子書),中外文報刊雜志1600多種,中外文數據庫88個。在19世紀至20世紀中葉出版的近2萬冊中外文獻中,有520余種西文善本、名人題寫的書籍、清末線裝書和漢學相關文獻,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學術資料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學校體育設施完善,有標準運動場、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設施,一萬多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游泳池、擊劍館等現代化運動場地。
社會福利工作
翻譯理論研究和實踐一直是該校的傳統優勢和重點學術領域。多年來,學校一直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服務社會,承擔了天津市大部分高端會議和大型國際會議的交、同聲傳譯任務,與40余家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天津乃至全國大型外事、外貿活動以及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力量。作為第29屆北京奧組委指定翻譯服務單位,完成了北京奧運會重要文件的多語種翻譯,獲得“中國翻譯事業杰出貢獻獎”。依托天津外事翻譯人才儲備基地,建立了翻譯中心,與中國外文局共建了國家翻譯職業資格(水平)考試合作基地。
曾負責夏季達沃斯論壇、世界智力大會、外交部天津全球推介會等大型國際會議和活動的翻譯工作。學生們完成了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天津外國語大學自考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5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