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魯迅,魯迅生活在當下的中國,魯迅自己也說過,我正在談論魯迅的研究方法。
本文闡述了徐州電大畢業證圖片的答案,畢業證樣本網為大家總結了幾個問題給大家分析!希望讀者認為對徐州電大畢業證圖片的詳解知識和(徐州電大畢業證圖片樣本)探討值得一讀!
問題一.守住魯迅最終是我的學術和生命之根
錢理群先生近照
2021年是魯迅誕生140周年。北京大學資深魯迅研究專家錢理群先生完成了《錢理群新編魯迅當代讀本》和《錢理群講魯迅》兩部新書。錢先生幾十年來魯迅研究的顯著特點和根本追求,以魯迅為思想資源,回應時代課題,致力于促進魯迅與幾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對話。正是2020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疫情和變化,促使錢先生再次遇見魯迅。他把重讀魯迅的經歷濃縮成這兩部新電影,愿與時代前進的人,尤其是廣大青年朋友分享。
在《錢理群新編魯迅當代讀本》和《錢理群講魯迅》由活字文化策劃,當代世界出版社即將推出時,這個版本為讀者發布了兩本書的介紹和后記。
魯迅是最好的談話者
《錢理群新編魯迅當代讀本》介紹
◎錢理群
2020年病毒肆虐時,我關在養老院,想編這樣一本《魯迅當代讀本》;現在是2021年初,恰逢今年魯迅140周年誕辰,正好借此機會出版書籍。
在我看來,2020年是世界上所有人都陷入極度困惑和焦慮的一年。我也不例外,相信大部分讀者朋友都是一樣的。這是我的兩個困惑和焦慮。
首先是難以形容的孤獨:不僅因為被關在房子里與世隔絕,即使在網上也無法溝通,因為彼此(即使是家人、同學、朋友)突然失去了共識,爭吵,爭吵你死我活傷和諧。在這個時候,我渴望有一個真正的朋友,他可以放心地說出自己的心,坦誠地交換意見,自由地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所以我去書中找到它。
這時,我想到了魯迅,想把他推薦給讀者。魯迅自己也說過,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可以隨便談談(華蓋集·導師》)。隨便說話也有自己的原因:他是一個真實的人,他不僅敢公開說別人不敢說,不想說,不能說一切真實,從不隱瞞別人(包括他的讀者)內心的矛盾、痛苦、困惑、缺陷、缺陷和錯誤,他敢于面對自己的局限性,更無情地解剖自己。他從不化身為真理,拒絕當導師。
與許多人(不僅僅是知識分子)不同,魯迅在讀者(尤其是年輕人)面前展示了同樣困惑、有缺陷的自我,并與我們討論和尋找方法。我們可以和他談論一切,討論,爭論一切,批評他,甚至拒絕他:這樣的真正的朋友在中國和世界上是如此罕見。
我更大的困惑是,2020年中國和世界變得太快了,我真的不知所措,不知所措。應該說,2020年的全球自然和人為災難和危機,把人們習慣了,很少深思熟慮,但都是根本問題,都推給了大家,迫使我們正視和反思。比如——
面對大變化、大動蕩的時代,我們該怎么看?——不僅是具體的觀點,還有什么樣的眼光和方法來看。
面對如此復雜的中國和世界,我們應該怎么想?——思考的方式很重要。
在這個網絡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其實每天都在寫網文,我們該怎么寫?——不僅是寫的內容,也是寫的形式。
當人們在家里有更多的時間閱讀時,我們應該如何閱讀?——讀什么?讀書的態度、心情、方法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禁區和誘惑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做人?——背后還有一個大問題,我們為什么活著,人生的理想和目標是什么。
在全球危機和機遇的時代,我們怎么做?——能做什么,能做什么精神。
等等。
在我看來,這些都可以和魯迅隨便談。魯迅是談論這類話題的最佳談話者。
這涉及到對魯迅的理解。許多人都認為,魯迅的寫作有著自覺的現實介入意識,有具體的針對性,時代批判性;因而隨著時間距離越來越遠,讀者對他的時代越來越陌生,魯迅就越來越成為歷史的存在,令人崇敬卻難以親近。但這只是魯迅的一個方面;魯迅也可能更重要:作為少數作家和思想家之一,魯迅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和超越性思維。他的雜文不僅是社會批評,也是文明批評。他審視了中國傳統文明和西方文明。魯迅對社會現象的探索總能深入人性,包括對中國民性的分析。
正是這兩個方面的深度:歷史文化的深度和人性的深度使魯迅的寫作和思考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從自己生活的現實出發,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超越時空,延伸到今天和現在,具有當代性。
魯迅的寫作和思考,更有意識的主體投入和主觀滲透。作為個體的人,他關心現實。他對社會、歷史、人性(民族性)和自己人性的追問融為一體。魯迅,一個人,也是直通當下的:和我們一樣,他在努力思考如何看待、思考、說話、寫作和閱讀,做人和做事……這種生活和人性的基本問題;今天,當我們回顧魯迅寫的思想時,我們實際上把魯迅當作和我們一樣的人來尋找生活的共同點。在我們看來,魯迅生活在當下的中國:他是一位進步的作家和思想家。
然后,讓我們和魯迅隨便談談,魯迅誕生于140年前,就在他身邊。
2021年1月26日
魯迅從年輕到年老五十年了
《錢理群講魯迅》后記
學生們問我退休后要去哪里。
2002年6月27日,我在北大完成最后一課,正式退出大學執教崗位。學生們問我退休后要去哪里。我回答說,要回到家庭,回到第二故鄉貴州,還要去中學談魯迅,永遠守住魯迅。
經過近兩年的準備,2004年和2005年,我在南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開設了魯迅作品選修課。同時,從2002年12月到2005年,我應汕頭大學、復旦大學古代文化研究中心、廣東韶關教育學院、貴州師范大學、開封大學文學院、西北民族大學、杭州十四中學、南京師范大學等校系的邀請,在全國各地進行講座,到達江蘇南京、徐州、浙江杭州、山東聊城、煙臺、福建廈門、廣東汕頭、韶關,河南鄭州、開封、甘肅蘭州、陜西西安、寶雞、遼寧沈陽、湖南長沙、懷化、貴州貴陽、安順、都勻、遵義、凱里、上海、天津、北京等地。魯迅是講座的中心話題。魯迅是講座的中心話題。
2006年是魯迅去世70周年。我不想參加任何紀念活動,但年輕人——中學生、大學生、電大自學者、青年志愿者和中學青年教師邀請我談論魯迅。我說過,只要有年輕人愿意聽,我就忍不住說,這是我為自己制定的‘規則’,也是我的‘使命’。因此,今年,在北京、南昌、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學校,在電視大學、志愿者論壇、三聯書店舉辦的暑期閱讀會上,我們講了魯迅,最后匯成了《魯迅九講》一書。
2007年南下與中小學教師討論理想中小學教育期間,他在東莞中學、福州一中、蘇州十中告訴中學生魯迅是誰。
休息一年后,2009年下半年,他申請擔任臺灣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講座教授,并清華大學中文系為本科生開設了魯迅作品選修課:這是魯迅第一次進入臺灣大學。還在臺灣省多個學術論壇和學術會議上講魯迅左翼傳統。
我可以為年輕人提供
只有魯迅是朋友
2010年是我閉門的一年,但應上海寶山鋼鐵公司的邀請,我也向他們的部門領導和骨干發表了《魯迅關于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轉型的研究指導報告》:這是為中國當代企業文化建設提供魯迅思想資源的嘗試。
2012年,談魯迅推向世界論壇:在印度舉行的魯迅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魯迅在當代中國的命運》的主旨演講。
2013年,寫作是我的最后一年,即《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魯迅作品分析》和《志愿者文化系列》中的《魯迅卷》兩本書:這是我對中小學語文教育和青年志愿者運動的最后服務。
2014年,一些年輕朋友告訴我,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有年輕人自發組織的閱讀俱樂部。參與者包括大學生和研究生,以及已經工作并仍然渴望學習的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他們有理想主義的感情,對現狀不滿意。如果他們想尋求新的、更廣泛的精神資源,他們應該一起組織、閱讀和思考,形成一定的共識,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同時為社會服務。我立刻感到,這是中國年輕一代思想文化的新趨勢,具有重要和長期的意義。作為一個關心中國未來發展的知識分子,我也必須參與其中,與他們一起閱讀和討論。我立刻感到,這是中國年輕一代思想文化的新趨勢,具有重要和長期的意義。作為一個關心中國未來發展的知識分子,我也必須參與其中,與他們一起閱讀和討論。我只能為年輕朋友提供魯迅。因此,與讀書會的朋友們有了一起讀雜草和一起讀魯迅雜文的新嘗試。我還記得,在那個小房間里滿了聽到這個消息的年輕人。他們一動不動地站了三四個小時,最后的熱烈討論持續了很長時間。
去年(2020年)去貴州,遇到了一個參加講座和討論的年輕人?;貞浧甬斈甑那榫?,我還是眼神閃閃,激動不已,這也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此次討論最后編成《和錢理群一起閱讀魯迅》一書,算是對我的“講魯迅”的一個總結。因為正是在今年年底(2014年),我在錢理群作品精編出版座談會上發言,宣布:我的時代已經結束,我要做的就是完成和提升自己,把祝福送給年輕朋友。
魯迅本體可以不斷
它不會完全耗盡
2015年,我搬進養老院,進入為自己和未來自由寫作的新境地,不再參加學術活動和社會活動。即便如此,我還是做了三次關于魯迅的公開演講:《魯迅的當代意義與超越性價值》(2016年5月)、《我為什么,如何研究魯迅》(2016年5月)、《我們今天為什么需要魯迅》(2017年7月8日)。
2019年底,我回到貴州安順。近50年前,我在安順衛校教書時,學生們為我舉行了幾十人的聚會。我像當年那樣,又給他們講了一次魯迅。就這樣,我談了50年的魯迅,從年輕到年老:這不僅是使命,也是我自己生活的需要。
這是一個有意識的選擇:不斷談論魯迅,從大學到中學;從學校到社會,到工廠,到私人組織,到閱讀俱樂部;從大陸到臺灣;從國內到國外……樂此而不疲,越說越起勁,越自覺。綜上所述,背后有三個概念作為支撐。
首先,魯迅的思考不僅針對他的時代問題,也針對中國歷史文化、民族性和人性的永恒。他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的作家和思想家,魯迅活在當下的中國。有可能與當代讀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其次,研究人員不僅有責任解釋魯迅等經典作家,還有發現、發揮和重建的廣闊世界和權利。在學術史上,經典和經典作家被研究和解釋的過程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經典史上的儒家不再是孔丘的個人創造,而是歷代儒家的集體創造。每一位創造性的研究人員都對經典文本有自己獨特的理解、發揮和添加。在我看來,方興未艾的魯學也是如此:研究魯迅不僅僅是說魯迅,更是繼續說下去,甚至是繼續做下去,在這個過程中,構建個人即XXX魯迅”。這樣一個個人品牌的魯迅不僅對魯迅本體有獨特的發現,而且也有遮蔽。它已成為后人研究、借鑒和質疑的對象:它將豐富而深刻
化人們對魯迅本體的認識,魯迅本體是可以不斷接近而不會完全被窮盡,這也是魯迅的魅力所在。
{n}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徐州電大畢業證書圖片、徐州電大畢業證書圖片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42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