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畢業證樣本及學校簡介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教育部共建。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前身是1946年4月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出來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干部學校。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干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同志的指示,華北職工干部學校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李同志任第一任校長。經中共中央批準,并經劉少奇同志親自審定,1954年8月,學校由天津遷至北京。1984年9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正式轉制為中國工運學院,開始了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的成人教育。2003年5月,中國勞動運輸學院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聯合發布《中華全國總工會 教育部關于共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意見》,學校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學校自建校以來,一直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國、孫春蘭、李建國、王東明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來校指導工作或會見學校代表。2018年五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我校勞模本科班回信,極大地鼓舞了我校繼續做好勞模本科教育工作的信心,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員工“發揚特色,爭創一流”的決心。
根據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教育部的指導意見和要求,學校多年來堅持弘揚工運、工會、工運特色,堅定不移地走“做優做尖”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以培養工會干部為己任,穩步發展研究生教育,加強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格局。成為工會和勞動關系領域比較完整、齊全的大學。學校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工會學院、勞動關系與人力資源學院、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安全工程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工匠學院)、體育系、外語系、工會干部培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勞模學院、培訓中心)等15個學院(系)。設有社會工作、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財務管理、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安全工程、職業衛生工程、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戲劇、影視文學、酒店管理等17個普通本科專業。涵蓋法學、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藝學6個專業,2013年學校開始招收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目前有四大方向:勞動關系、工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管理。
學校老師也在不斷進步。通過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力度,截至2018年底,學校專任教師約3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占43.59%,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77.71%,研究生學歷占97.64%,博士學歷占54.06%。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4人,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3人,北京市名師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5人,北津人選18人
學校擁有教育部法律與勞動關系兩個特色專業,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文化傳播創新人才培養教育團隊兩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兩個,北方凌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學校有北京海淀區和河北涿州兩個校區,占地630畝。學校建有三個圖書館,總面積12800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圖書館紙質圖書超過88萬冊。有知網、萬方、維普、獨秀、EBSCO、Emerald、JSTOR等過刊數據庫,有民國數據庫、鼎秀古籍等特色數據庫。自建數據庫有:學??蒲谐晒麛祿?、畢業論文數據庫、中國工運圖書館數據庫。我館積極參與CALIS、BALIS等文獻保障體系,與國家圖書館、清華、人大、北師大等國內多所高校圖書館實現了館際互借和原文傳遞。
學校教育體系日益優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統籌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優化培養方案,加強實踐教學,重視學生能力素質培養,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加強學生發展分類指導,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課堂上不斷優化和豐富基礎課、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鼓勵和支持學生在課堂外參與科學研究、創新創業、國際交流學習等項目,旨在為學生成長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創造條件。
學校是中國工會干部的最高教育機構。堅持工會干部培訓在學校整體辦學中的使命地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相對穩定的工會干部培訓專職師資隊伍。積極參與全聯培訓教材的編寫和修訂,以創新開放的理念引進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推動學校教育培訓資源開放共享。學校每年培養工會干部6000多人。
同時,學校舉辦高水平的繼續教育。至今堅持27年的勞模本科教育,為一大批共和國勞模和“大國工匠”提供了深造的機會和成長的空間。
學校擁有全國工會研究會、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中國工會勞動關系論壇等學術研究平臺,全國工匠學會、勞動模范學會等18個研究機構。其在工人階級與工會理論、勞動關系、勞動法、勞動經濟、職業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055-79000致力于工會理論和勞動關系理論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該領域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鮮明的期刊特色和較高的學術質量。
學校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組建勞動關系與工會研究所,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略,通過編輯動態簡報、撰寫咨詢報告、出版藍皮書等方式,發布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中央和總局相關決策提供智力服務。
學校十分重視加強與國內外教學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和聯系。先后與16個國家的大學、科研機構和國際勞工組織開展了合作和學術交流
目前,全校師生正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工會干部培養的最高學府、勞動關系與工會領域研究的高端智庫,為2029年把學校建設成為勞動關系與工會領域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學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目前所在地:家鄉大學畢業證樣本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畢業證樣本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0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