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畢業證樣本圖片由畢業證樣本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你有幫助。簡介:學校以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院和1940年創辦的國立中正大學為起點。1993年,江西大學和江西理工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南昌大學。南昌大學,簡稱“南大”[1],位于江西省省會南昌市,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江西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學,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共建大學。入選全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共研究生計劃、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新型工程研究與實踐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全國首批十一個大學生科技創業實踐基地,江西省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一省一品, 一?!敝形鞑康貐^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優秀大學,江西省教育部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主節點單位,江西省唯一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建設的高校,是擁有12個學科、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0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簡稱“南大”[1],位于江西省省會南昌市,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江西省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學,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共建大學。入選全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共研究生計劃、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博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新型工程研究與實踐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全國首批十一個大學生科技創業實踐基地,江西省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一省一品, 一?!敝形鞑康貐^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優秀大學,江西省教育部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主節點單位,江西省唯一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建設的高校,是擁有12個學科、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學校始于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院和國立中正大學
(其中專任教師2597人,專任教授1429人),其中“雙聘”院士4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千人計劃”創新工程5人,國家“千人計劃”青年人才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國優秀。有特聘教授“長江學者”5人,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2人,國家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6人,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員2人,國家科技部領軍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人。有全國模范教師石,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獲得者鄒德峰等名師。學校涌現出國際護理界最高榮譽獎“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鄒德峰、中國優秀共產黨員江風益等一批崇尚師德、熱愛崗位、熱愛工作的典型學生。[10]
南昌大學教學部
截至2016年6月,學校設有人文社科系、理工系和醫學部。
人文社科學部 | 南昌大學人文學院 |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 | 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南昌大學法學院 |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
南昌大學教育學院 | 南昌大學管理學院 | |||
理工學部 | 南昌大學理學院 | 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 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 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
南昌大學軟件學院 | 南昌大學太陽能光伏學院 | 南昌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南昌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
醫學部 | 南昌大學基礎醫學院 | 南昌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南昌大學藥學院 | 南昌大學護理學院 |
南昌大學口腔醫學院 | 南昌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 南昌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 | 南昌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 |
瑪麗女王學院 | 南昌大學眼視光學院 | 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 實驗動物科學中心 | |
其他 | 前湖學院 | 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 | 高等研究所 |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獨立學院 |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
附屬單位
附屬單位 | |||||
序號 | 單位名稱 | 序號 | 單位名稱 | 序號 | 單位名稱 |
01 | 南昌大學后勤服務集團 | 02 | 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 03 |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
04 | 南昌大學附屬小學 | 05 | 南昌大學上饒醫院 | 06 | 南昌大學校醫院 |
07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08 |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09 | 南昌大學口腔醫院 |
10 |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 11 | 南昌大學萍鄉、新余、上饒醫院(原南昌大學四附院分院)[11-12] | ||
資料來源于官網[13] |
非直屬附屬醫院 | |||
序號 | 醫院名稱 | 序號 | 醫院名稱 |
01 | 南昌大學附屬精神病醫院 | 02 |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03 | 南昌大學附屬傳染病醫院 | 04 | 南昌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
資料來源于官網[13] |
南昌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12個學科中的119個。
南昌大學青山湖校區[6]
現有20個本科專業,2個國家重點學科(食品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加工工程),8個學術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臨床醫學)和18個碩士學位授權,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瘜W、臨床醫學、農業科學(主要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和工程是美國esi排名前1%的專業。在第三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四[14]。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個)
材料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力學、馬克思主義理論[15]
南昌大學博碩士點一覽表 | |||
一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 二級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 | 獲授予權時間碩士/博士 | |
注:1、帶“*”的為一級學科碩士點,“”為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碩士點,“”自主設置的交叉二級學科碩士點。2、學校有45個學術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42個二級碩士點(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暫沒設二級碩士點,相對應地算了1個二級碩士點),有11個二級碩士授權點沒有一級學科點。 | |||
哲學(0101) | 馬克思主義哲學(010101) | 2006.01 | |
中國哲學(010102) | 1986.07 | ||
外國哲學(010103) | 2006.01 | ||
邏輯學(010104) | 2006.01 | ||
倫理學(010105) | 2000.12 | ||
美學(010106) | 2006.01 | ||
宗教學010107 | 2006.01 | ||
科學技術哲學(010108) | 1998.06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 2006.01 | ||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 1986.07 | ||
中國古典文獻學(050104) | 2000.12 | ||
中國古代文學(050105) | 1998.06 | ||
中國現當代文學(050106) | 1993.12 |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050107) | 2006.01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 1996.04 | ||
新聞傳播學(0503) | 新聞學(050301) | 1998.06 | |
傳播學(050302) | 2003.06 | ||
廣播電視藝術學(050407) | 2003.06 | ||
專門史(060105) | 2000.12 | ||
中國古代史(060106) | 1984.01 | ||
檔案學(120503) | 2006.01 | ||
政治經濟學(020101) | 2003.06 | ||
世界經濟(020105) | 2006.01 |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020106) | 2006.01 | ||
區域經濟學(020202) | 2003.06 | ||
產業經濟學(020205) | 1996.04 | ||
數量經濟學(020209) | 1996.04 | ||
人文地理學(070502) | 2006.01 | ||
工商管理(1202) | 會計學(120201) | 2006.01 | |
企業管理(120202) | 2000.12 | ||
旅游管理(120203) | 2003.06 | ||
技術經濟及管理(120204) | 2006.01 | ||
工商管理(120280) | 2004.06 |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2000.12 | |
區域與產業經濟管理(120121) | 2008.02 | ||
社會治理與法治系統工程(120122) | 2008.02 | ||
法律史(030102) | 2006.01 |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030103) | 2006.01 | ||
刑法學(030104) | 2003.06 | ||
民商法學(030105) | 2003.06 | ||
訴訟法學(030106) | 2003.06 | ||
經濟法學(030107) | 1998.06 | ||
國際法學(030109) | 2006.01 | ||
政治學(0302) | 政治學理論(030201) | 2006.01 | |
中外政治制度(030202) | 2006.01 | ||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030203) | 2000.12 | ||
中共黨史(030204) | 2006.01 | ||
國際政治(030206) | 2006.01 | ||
國際關系(030207) | 2006.01 | ||
外交學(030208) | 2006.01 | ||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 1993.12 |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030502) | 2006.01 |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030503) | 2006.01 |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030504) | 2006.01 | ||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 /2006.01 | ||
公共管理(1204) | 行政管理(120401) | 2000.12 |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120402) | 2003.06 | ||
社會保障(120404) | 2006.01 | ||
土地資源管理(120405) | 2006.01 | ||
教育經濟與管理(120403) | 2003.06 | ||
高等教育學(040106) | 2006.01 | ||
教育技術學(040110) | 2006.01 | ||
應用心理學(040203) | 2006.01 | ||
體育人文社會學(040301) | 2006.01 | ||
成人教育學(040107) | 2006.01 | ||
英語語言文學(050201) | 2000.12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211) | 2003.06 | ||
美術學(050403) | 2006.01 | ||
設計藝術學(050404) | 2000.12 | ||
數學(0701) | 基礎數學(070101) | 1984.01 | |
計算數學(070102) | 2006.01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070103) | 2006.01 | ||
應用數學(070104) | 1986.07 | ||
運籌學與控制論(070105) | 2006.01 | ||
物理學(0702) | 理論物理(070201) | 1996.04 |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070202) | 2006.01 | ||
原子與分子物理(070203) | 2006.01 | ||
等離子體物理(070204) | 2006.01 | ||
凝聚態物理(070205) | 2006.01 | ||
聲學(070206) | 2006.01 | ||
光學(070207) | 2003.06 | ||
無線電物理(070208) | 2006.01 | ||
化學(0703) | 無機化學(070301) | 1993.12 | |
分析化學(070302) | 1986.07 | ||
有機化學(070303) | 1996.04 | ||
物理化學(070304) | 1986.07 |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070305) | 2006.01 | ||
光學工程(0803) | 光學工程(0803) | 2006.01 | |
天體物理(070401) | 2006.01 | ||
應用化學(081704) | 2000.12 | ||
工業催化(081705) | /2000.12 |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2000.12 | |
生物學(0710) | 植物學(071001) | 1986.07 | |
動物學(071002) | /2006.01 | ||
水生生物學(071004) | 2003.06 | ||
微生物學(071005) | 1993.12 | ||
神經生物學(071006) | 2006.01 | ||
遺傳學(071007) | 2006.01 | ||
發育生物學(071008) | 2006.01 |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071010) | 1984.01 | ||
生物物理學(071011) | 2006.01 | ||
生態學(071012) | 2006.01 | ||
發酵工程(082203) | 2006.01 |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5) | 2006.01 | ||
水產養殖(090801) | 2006.01 | ||
食品科學與工程(0832) | 食品科學(083201) | /1996.04 | |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 /2006.01 | ||
農產品加工貯藏工程(083203) | /2006.01 | ||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083204) | 2006.01 | ||
食品質量與安全(083220) | 2007.02 | ||
食品生物技術(083221) | 2007.03 | ||
食品生物學(083222) | 2007.02 | ||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100403) | /2006.01 | ||
力學(0801) |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080101) | 2006.01 | |
固體力學(080102) | /2006.01 | ||
流體力學(080103) | 2006.01 | ||
工程力學(080104) | 1996.04 | ||
建筑設計及其理論(081302) | 1996.04 | ||
土木工程(0814) | 巖土工程(081401) | 2006.01 | |
結構工程(081402) | 1986.07 | ||
市政工程(081403) | 2006.01 |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081404) | 2013.01 | ||
水利水電工程(081504) | 1993.12 |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材料物理與化學(080501) | /1998.04 | |
材料學(080502) | /2006.01 | ||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080520) | 2007.02 | ||
微納米材料學與工程(080521) | 2007.02 | ||
先進材料及制備技術(080522) | 2008.02 | ||
材料連接與快速制造(080523) | 2008.02 | ||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 /1993.12 |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080201) | 1990.11 | ||
機械電子工程(080202) | /2003.06 | ||
機械設計及理論(080203) | /2006.1 | ||
車輛工程(080204) | 2006.01 | ||
精密儀器及機械(080401) | 2003.06 |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0807) | 工程熱物理(080701) | 1990.11 | |
熱能工程(080702) | 2006.01 | ||
動力機械及工程(080703) | 2006.01 | ||
制冷及低溫工程(080705) | 2006.01 | ||
流體機械及工程(080704) | 2006.01 | ||
化工過程機械(080706) | 1998.06 |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080402) | 2006.01 | ||
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 環境科學(083001) | 2003.06 | |
環境工程(083002) | /2003.06 |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環境與能源材料(080524) | 2008.02 | |
化學工程(081701) | 1998.06 | ||
化學工藝(081702) | 2000.12 | ||
生物化工(081703) | 2006.01 |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20120) | 2008.02 | |
電氣工程(0808) | 電機與電器(080801) | 1986.07 |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080802) | 2000.12 | ||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080803) | 2006.01 |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080804) | 1993.12 | ||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080805) | 2006.01 | ||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 1998.06 | |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 2003.06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 | 計算機系統結構(081201) | 2006.01 |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81202) | 1998.06 | ||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 1996.04 |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081101) | 1986.07 | ||
情報學(120502) | 2006.01 | ||
生物學(0710) | 生理學(071003) | 1990.11 | |
細胞生物學(071009) | 1998.06 | ||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100101) | 1984.01 | ||
免疫學(100102) | 2000.12 | ||
病原生物學(100103) | 1986.07 |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100104) | 1984.01 | ||
內科學(100201) | 心血管病 | /2006.1 | |
血液病 | |||
呼吸系病 | |||
消化系病 | |||
內分泌與代謝病 | |||
腎病 | |||
風濕病 | |||
傳染病 | |||
兒科學(100202) | 1986.07 | ||
神經病學(100204) | 2003.06 | ||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100205) | 2006.01 |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0207) | 1981.1 | ||
臨床檢驗診斷學(100208) | 2006.01 | ||
護理學(100209) | 2006.01 | ||
外科學(100210) | 普外 | 2000.12 | |
骨外 | |||
泌尿外 | |||
胸心外 | |||
神外 | |||
整形 | |||
燒傷 | 1998.04 | ||
婦產科學(100211) | 1981.1 | ||
眼科學(100212) | 1993.12 | ||
耳鼻咽喉科學(100213) | 1986.07 | ||
腫瘤學(100214) | 1993.12 | ||
麻醉學(100217) | 2006.01 | ||
急診醫學(100218) | 1998.06 | ||
口腔基礎醫學(100301) | 2000.12 | ||
口腔臨床醫學(100302) | 1986.07 | ||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100401) | 2003.06 | ||
中西醫結合臨床(100602) | 1996.04 | ||
藥物化學(100701) | 2000.12 | ||
藥物分析學(100704) | 2006.01 | ||
藥理學(100706) | 1984.01 |
南昌大學專業學位授權點一覽表 | |||||||
專業學位種類 | 獲批時間 | 專業領域 | 獲批時間 | 專業領域 | 獲批時間 | ||
臨床醫學博士 | 2009 | 無 | 2009 | ---------------- | --------------- | ||
工程碩士 | 1999 | 機械工程 | 1999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2004 | ||
材料工程 | 1999 | 項目管理 | 2004 | ||||
電氣工程 | 2001 | 生物工程 | 2005 | ||||
建筑與土木工程 | 2001 | 動力工程 | 2006 | ||||
食品工程 | 2001 | 工業設計工程 | 2006 | ||||
計算機技術 | 2002 | 物流工程 | 2006 | ||||
工業工程 | 2002 | 制藥工程 | 2009 | ||||
軟件工程 | 2003 | 水利工程 | 2009 | ||||
化學工程 | 2003 | 儀器儀表工程 | 2010 | ||||
環境工程 | 2004 | 控制工程 | 2010 | ||||
口腔醫學碩士 | 2000 | 無 | 2000 | ---------------- | --------------- | ||
臨床醫學碩士 | 2000 | 無 | 2000 | ---------------- | --------------- | ||
公共管理碩士 | 2003 | 無 | 2003 | ---------------- | --------------- | ||
工商管理碩士 | 2003 | 無 | 2003 | ---------------- | --------------- | ||
法律碩士 | 2007 | 無 | 2007 | ---------------- | --------------- | ||
教育碩士 | 2009 | 教育管理 | 2009 | ---------------- | --------------- | ||
教育技術 | 2009 | ---------------- | --------------- | ||||
藝術碩士 | 2009 | 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 | 2009 | 廣播電視 | 2010 | ||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平面設計) | 2010 | ---------------- | --------------- | ||||
公共衛生碩士 | 2009 | 無 | 2009 | ---------------- | --------------- |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2010 | 無 | 2010 | ---------------- | --------------- | ||
翻譯碩士 | 2010 | 無 | 2010 | ---------------- | --------------- | ||
新聞與傳播碩士 | 2010 | 無 | 2010 | ---------------- | --------------- | ||
旅游管理碩士 | 2010 | 無 | 2010 | ---------------- | --------------- | ||
工程管理碩士 | 2010 | 無 | 2010 | ---------------- | --------------- | ||
農業推廣碩士 | 2010 | 食品加工與安全 | 2010 | ---------------- | --------------- |
南昌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數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基因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力學)、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現代漢語、高等數學)、3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本“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杰出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4個。學校是教育部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在江西的主要節點單位,也是江西唯一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建設的高校[14]。2014年,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
特色專業 | ||||||||||
名稱 | 學院 | 級別 | 名稱 | 學院 | 級別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通信工程 | 信息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
醫學影像學 | 醫學院 | 國家級 | 漢語言文學 | 人文學院 | 國家級 | |||||
生物科學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信息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
工商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國家級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國家級 | |||||
軟件工程 | 軟件學院 | 國家級 | ---------------- | ---------------- | --------- | |||||
自動化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麻醉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學院 | 省級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化學 | 理學院 | 省級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省級 | 預防醫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省級 | |||||
新聞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院 | 省級 | |||||
水產養殖學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省級 | 環境工程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省級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口腔醫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學院 | 省級[16] |
品牌專業 | ||||||||||
名稱 | 學院 | 級別 | 名稱 | 學院 | 級別 | |||||
哲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通信工程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
經濟學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省級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
法學 | 法學院 | 省級 | 建筑學(五年) | 建筑工程學院 | 省級 | |||||
漢語言文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土木工程 | 建筑工程學院 | 省級 | |||||
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省級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省級 | |||||
新聞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環境工程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省級 |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省級 | |||||
歷史學 | 人文學院 | 省級 | 臨床醫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學院 | 省級 | 預防醫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應用物理學 | 理學院 | 省級 | 醫學影像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化學 | 理學院 | 省級 | 口腔醫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生物科學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省級 | 護理學 | 醫學院 | 省級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省級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工商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省級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行政管理 | 法學院 | 省級 | |||||
工業設計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省級 | 旅游管理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省級 | |||||
熱能與動力工程 | 機電工程學院 | 省級 | 自動化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 | 電子信息工程 | 信息工程學院 | 省級[17] |
獲獎學生
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連續11年獲得18項一等獎。獲得江西省大學生電子制作大賽冠軍,連續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網絡大賽第二名。2005年,學生獲得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影視類唯一的全國金獎和29個單項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表演聲樂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二等獎
南昌大學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們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近60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法國普瓦捷大學孔子學院連續三年被國家漢辦評為優秀孔子學院,并與印尼哈桑努丁大學簽署共建孔子學院實施協議。受教育部和商務部的委托,學校成功承擔了各類研討會項目。他去幾內亞培訓經濟管理教師,并就援助非洲的特別項目開展研究。他是中國第一所在非洲頒發學歷證書的大學。先后組織隊伍參加國際大學生辯論賽、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開展海外夏令營、學習實踐,邀請海外大學生來華參加春夏令營等交流項目。我們建立了健全的師生赴境外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開展學術交流、開展短期學習實踐活動的機制,開闊了師生的國際視野,增強了師生的國際交流能力。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參觀學校并發表主旨演講。[20]
南昌大學外部評價
學校的排名
1.武書連南昌大學主辦的《靈芝質量控制模式研究及黑靈芝多糖研究初探》排名第67位[21]。
2.武書連2013是中國百強大學之一,南昌大學排名第61位[22]。
3.在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評價》中,南昌大學排名第78位[23]。
4.自1993年以來,南昌大學在江西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是江西省唯一面向全國各省市招生的重點高校。
5.生物、食品、文史、理工、電子、計算機、建筑、材料、新聞、環境、機械、軟件、法律、醫學等專業均居全省第一。其中食品和材料位列全國前五。食品科學與材料物理化學是南昌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綜合排名
1.2012年武書連主持的0755到79000,南大排名第61;[24]
2.2011年,武書連主持中國大學綜合實力百強,南大排名第63位;[25]
3.2012-2013年研究生教育大學競爭力排名,南昌大學排名第60位;[26]
4.2013年,南昌大學在全國百強大學中排名第71位。[27]
南昌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
南昌大學科研成果
硅襯底gan基發光二極管及fkbp12.6介導正常心臟和心臟疾病心肌肌漿網鈣釋放的作用和機理研究,靈芝的質量控制模式及黑靈芝多糖的結構表征和活性功能,認知記憶的去甲腎上腺素能調節,過敏性疾病塵螨變應原的基礎研究及其診斷試劑盒的研制,多項原創, 在營養方便米飯食品及其加工副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益生菌發酵果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高速鐵路數字化計量系統、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利用、綠色分離等領域取得標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間,南昌大學科研經費達9.076億元,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419項,專利217項,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343%、217%和578%,呈快速增長趨勢。sci發表論文1030篇,ei發表論文706篇,istp發表論文443篇,cssci發表論文1045篇??萍汲晒D移轉化帶動政府和社會投入37.2億元。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取得突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8]
2012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3項(重點項目1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59位,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0項(重點項目2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19位。已獲得300多項專利,在三次國際檢索中收集了964篇論文。作為主持單位,承擔“863計劃”項目2項。學校建立了82個科研單位,包括光伏技術研究所、轉化醫學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所、空間科學技術研究所、高級研究所和軍事研究所。2015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項(在全國申報單位中排名第30位);國家社科基金21項(全國高校排名第36位),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舞臺劇及作品)1項。
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南昌大學創建,2001年經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批準。成為江西省重要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產學研示范基地和高新技術發展輻射基地。[29]學校大力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先后與省內外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簽訂了一大批綜合性合作協議。國家大學科技園、京能光電、中興軟件(南昌)公司、鳳城低碳生態科技示范園、宜春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一批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1]
南昌大學科研設施
南昌大學科研平臺(自然科學部分)(截至2014年3月) | ||||||||
機構名稱 | 成立時間 | 依托院系(學科) | 級別 | |||||
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2007.10.26 | 江南大學、南昌大學 | 國家級平臺 | |||||
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1.1.7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國家級平臺 | |||||
食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2002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部級平臺 | |||||
鄱陽湖環境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2007.11.1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部級平臺 | |||||
發光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1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部級平臺 | |||||
生物質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6.27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部級平臺 | |||||
江西省食品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2002 | 中德聯合研究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發光材料重點實驗室 | 200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 | 2001.11 | 第二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機器人與焊接自動化重點實驗室 | 2002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鄱陽湖綜合治理與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 | 2003 | 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省山江湖辦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 | 2005.3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消化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 2005.3 | 第一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 | 2010.9.27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地球空間信息重點實驗室 | 2010.9.27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植物資源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廬山植物園 | 2010.9.27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醫學生物高技術重點實驗室 | 2001 | 江西省醫學科學研究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2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生物質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4.1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汽車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7.12.21 | 南昌大學、江鈴汽車集團公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心臟血管疾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9.12 | 第二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嵌入式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9.11 | 南昌大學、中興長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半導體發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轉化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0.9.27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新能源化學重點實驗室 | 2011.9.3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高性能精確凝固成形重點實驗室 | 2011.9.3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 2011.9.3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心血管系統重點實驗室 | 2011.9.30 | 第二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1.9.30 | 第一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呼吸病重點實驗室 | 2011.11.23 | 第一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微尺度交叉科學重點實驗室 | 2012.8.2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基礎藥理學重點實驗室 | 2012.8.2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 2012.8.20 | 南昌大學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創面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2.8.20 | 第一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肝膽疾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2.8.20 | 第二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研究所 | 2012 | 附屬眼科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血液學重點實驗室 | 2013 | 第二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人工關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13 | 第一附屬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眼科學重點實驗室 | 2013 | 附屬眼科醫院 | 省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校高分子及應用催化重點實驗室 | 20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廳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F代機械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5 | 機電工程學院 | 廳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校微納米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2008.8.7 | 高等研究院 | 廳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校太陽能光伏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2008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廳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校功能雜化高分子重點實驗室 | 2009.9.1 | 理學院 | 廳級平臺 | |||||
江西省高等學?;A醫學重點實驗室 | 醫學部 | 廳級平臺 | ||||||
中德聯合研究院 | 1988 | 南昌大學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 | 1994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稀土與微納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 1995 | 理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 | 1994 | 理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近代物理研究所 | 1996 | 理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中德食品工程中心 | 2001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機械電子研究所 | 1993 | 機電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計算機技術工程研究所 | 1994 | 信息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鄱陽湖研究中心 | 2003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設計研究院 | 1963 | 建筑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納米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2005.9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軍工研究院 | 2006.8.9 | 機電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高等研究院 | 2007.1.13 | 南昌大學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ldk太陽能研究中心 | 2007.2.14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芯片設計研究中心 | 2007.9.12 | 理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物聯網與智能計算研究中心 | 2007.9.12 | 信息工程學院、軟件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鐵道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 2009.3.21 | 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工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 | 2010.2.8 | 醫學部、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 | 2010.2.8 |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醫學部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 2010.2.8 | 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鋰電及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 2011.5.8 | 機電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 2012.11.20 | 信息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綠色建筑技術研究院 | 2012.12.18 | 建筑工程學院 | 校級獨立機構 | |||||
南昌大學免疫與生物治療研究所 | 2013.3.16 | 江西省醫學科學研究院 | 校級獨立機構[30] |
南昌大學科研平臺(社會科學部分)(截至2014年3月) | ||||
類型 | 機構名稱 |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 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
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 | 江西省區域經濟研究院 |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 | 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南昌大學客贛方言與語言應用研究中心、南昌大學立法研究中心(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南昌大學旅游規劃與研究中心、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南昌大學廉政研究中心(江西省黨風廉政建設研究中心) | |||
江西省高校德育重點研究基地(1個) | 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
校級獨立建制研究機構(16個) | 道德與宗教研究所、影視藝術研究中心、胡辛工作室、、胡平工作室、遙遠藝術研究中心、贛劇文化藝術中心、書畫研究院、國學研究院、江西省翻譯產業基地(南昌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四方藝術研究院、井岡山研究中心、江西產業經濟研究所、茶文化研究所、工業設計研究院、電子音樂研創中心、創新創業研究中心、文化資源與產業研究院 | |||
校級非獨立建制研究機構(17個) | 當代文學研究所、贛文化與古籍研究所、哲學研究所、、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法學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歐洲研究所、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猶太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中心、繼續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統一戰線歷史研究中心、語言類型學研究所、外國語言研究所、岳飛研究中心、金融證券研究所、巴洛克音樂研究中心[31] |
南昌大學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055-79000(原《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它成立于1963年。1966年停產。從1993年到1975年,以《2012中國大學評價》的標題出版了六期。1977年再版。1993年,江西大學和江西理工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江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南昌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它是雙月刊,每月出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發表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新聞學、藝術學、語言文字學、圖書情報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科研成果。常設欄目有馬克思主義研究、道德與生活、政治與社會、哲學與時代、經濟與管理、法律與法治、新聞與傳播、歷史與文化、詩學、文藝思想與創作批評、當代社會保障研究、語言與寫作、教育與科學、爭鳴的學術流派等?!兜赖屡c生活》欄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欄目”?!对妼W視界》欄目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特色欄目”。分別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擴展版)、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期刊廣場雙效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歷屆全國社科百強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優秀社科期刊。
055-79000是南昌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成立于1963年,原名《新江大》,1993年更加出名。它發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食品科學、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研究報告、簡報、信件和其他學術論文。是中文核心期刊(綜合科技)和中文科技論文統計的來源之一。
055-79000是南昌大學主辦的工程技術綜合性學術期刊和季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成立于1964年,原名《江西大學學報》。1985年改為《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在…里
055-79000(原《江西醫學院學報》)是由南昌大學主管主辦的綜合性醫藥衛生學術期刊。創刊于1956年11月,每月月底出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綜合報道與綜述四個固定欄目,專題研究、方法與技術、調查研究、病例報告、科研信息、讀者、作者、編輯六個移動欄目。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期刊雙效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第三、四屆優秀期刊。
055-79000,由吳階平題寫,是由科技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臨床醫學期刊。它由南昌大學校長主辦,于2000年12月開始出版。這是月刊。是江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期刊(光盤版);獲第四屆江西省優秀期刊專欄獎[32]。
圖書資源
據官網介紹,該館藏書380多萬冊,文獻資料豐富;年中和年外訂閱期
南昌大學圖書館
出版1912種;引進ei、sci、istp、springer、elsevier、pqdd等56個數據庫;自建“重點學科導航數據庫”、“南昌大學博士、碩士論文數據庫”等6類特色數據庫;超過110萬本電子書?;拘纬闪艘灾攸c學科文獻建設為重點,理、工、醫、農、文、史、哲、經、管、法、教等學科文獻并存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成了綜合網絡環境下的文獻資源云存儲平臺、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電子文獻閱覽室和電子文獻檢索室。[33]
南昌大學校園文化
編輯
南昌大學的文化象征
校訓:對事物要有創造性,對人要慷慨[34]。
?;?/p>
校訓碑[35]
新logo主色調為藍色,藍色袖邊類似藍色青花瓷盤,富有江西特色。圓環中間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樟樹,標志著南昌大學是一所集文理與理工科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學。也象征著昌大蓬勃的生命力和“百年育人”的教學風格。香樟是江西省的省樹。南昌大學的校名由趙樸初題寫。[34]
?;疹愃朴谒固垢4髮W和京都大學的?;?,都是以樹木為主。[36]
學校名稱
“南昌大學”校名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11]
校歌
歌詞:王毅
由周明改編
作曲家:遠方
贛江西麓,迎著晨光生機勃勃,氣勢磅礴,氣勢磅礴,弦歌不止,主張火的延續。
楊毅、張四維;勵志節,停止打野。重視科學,忠于新的一天;自強不息,提升氛圍。
追求知識是有希望的時期,崇尚美德依然可以繁榮中國。繼往開來,勇往直前!
南昌大學前的湖風
南昌大學“風在湖前”周末論壇是學校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學術氛圍,使師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養創新拔尖人才而設立的。
作為南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湖之風”周末論壇堅持“兩個行動”的方向和“百家爭鳴”的方針
學校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福州五個校區,占地面積
前湖校區平面圖[35]
面積8098畝(約539.9萬平方米),校舍面積213萬平方米。
湖原主校區: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是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培養基地。前湖校區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南昌站的第一站。第十一屆全運會圣火“如意”南昌站全程也于2009年9月9日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舉行。
青山湖校區北區:是食品科學研究生、軟件本科生、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小學以及在職人員和同等學力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培養基地。
南區:是科技學院的辦學基地。
前湖校區(30)
東湖校區:是醫學科學研究、醫學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學生)高級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基地。
鄱陽湖校區:是共青團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基地。
福州校區:是第二批本科、??茖哟蔚尼t學教學和醫學高職教育基地。[37]
(圖集來源)
南昌大學校園景觀
校門:南昌大學主校門長323米,仿原國立中正大學風格,在網上被稱為“亞洲第一門”。
校園景觀(6張照片)
它是前湖校區的標志性建筑。主校門的半圓與大門附近遼闊美麗的千湖、龍騰湖遙相呼應,猶如一艘紅船在浩瀚的碧波中揚起白帆。[38]
和平女神:矗立在和平廣場中央的和平雕像,由遠方的老師創作。該樣機是中國“和平女神基金會”在諾曼底登陸60周年之際,以人民的名義,中國的名義贈送給法國人民的。南昌大學和平廣場的這座雕像就是她的復制品。[38]
蓮花噴泉:校園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泉。因為它看起來像一朵蓮花,它的花瓣是貝殼的形狀,它被命名為蓮花噴泉。蓮花噴泉上有用各種字體書寫的名言警句,成為昌達的一處文化景觀。
室內體育館:2007年11月18日晚,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八強(女隊)主客場比賽在室內體育館進行。室內體育館開館后,我校首屆全國比賽開門紅。
游泳館:2009年5月2日,南昌大學洪倩游泳俱樂部正式揭牌。這是
校門側面圖[39]
游泳第一次被引入中國大學。南昌大學游泳館占地19000平方米,有50米 25米的標準池和跳水池,還有健身房和茶室。游泳館配備了奧運冠軍洪倩提議的奧運標準場館。
正奇廣場:為圓形下沉廣場,半徑92米,面積30000平方米,深度6米。廣場緊鄰龍騰湖。在湖和廣場的交界處,有一條中國直立的龍。這條龍代表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希望和中國人民對正義的追求。它的原型在北京西部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下的千禧年揭幕。校園里的這座雕塑完成于2005年5月7日,建校65周年。
和平女神[39]
主教學樓:主教學樓是前湖校區最早的建筑之一。全校大部分學生都要被安排在這里上課,所以這里也被稱為“綜合樓”。綜合樓前五層和后四層配有微機語音室、普通教室、若干考研教室。大樓的零層是停車場,是學校的基礎課程教育中心。整個教學主樓可同時容納15700人。
主體育場:站在潤溪湖上,石橋俯瞰體育場,主席臺頂部膜結構清晰可見。體育場里有高高的聚光燈,晚上可以在那里看足球比賽。每個spo
、王曉東、孫剛、丁、胡嫻、王、周亞夫、鐘立貴、張勇、曾慶紅、王平、劉宗華、楊憲平、吳道文、陳東有、徐毅、肖光明、劉德毅、張玉音、李克榮。
教育科研界。附屬單位
序列號
組織名稱
序列號
組織名稱
序列號
組織名稱
01
南昌大學后勤服務集團
02
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03
南昌大學附屬中學
04
南昌大學附屬小學
05
南昌大學上饒醫院
06
南昌大學醫院
07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08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09
南昌大學口腔醫院
10
南昌大學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
11
南昌大學萍鄉、新余、上饒醫院(原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11-12]
數據采集自官網非附屬醫院[13]。
序列號
醫院名稱
序列號
醫院名稱
01
南昌大學附屬精神病醫院
02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03
南昌大學附屬傳染病醫院
04
南昌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來源:官網[13]
南昌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12個學科中的119個。
南昌大學青山湖校區[6]
現有20個本科專業,2個國家重點學科(食品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加工工程),8個學術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臨床醫學)和18個碩士學位授權,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瘜W、臨床醫學、農業科學(主要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和工程是美國esi排名前1%的專業。在第三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四[14]。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個)
材料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力學、馬克思主義理論[15]
ken3@166.com
ken4@166.com
南昌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數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基因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力學)、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現代漢語、高等數學)、3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本“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杰出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4個。學校是教育部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在江西的主要節點單位,也是江西唯一參與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建設的高校[14]。2014年,學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
ken5@166.com
ken6@166.com
獲獎學生
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連續11年獲得18項一等獎。獲得江西省大學生電子制作大賽冠軍,連續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網絡大賽第二名。2005年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設計大賽影視類唯一全國金獎和29個單項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大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表演聲樂專業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歌曲大賽二等獎,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最佳語言獎”,十運會女子四人雙槳金獎。在國家前
南昌大學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們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近60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法國普瓦捷大學孔子學院連續三年被國家漢辦評為優秀孔子學院,并與印尼哈桑努丁大學簽署共建孔子學院實施協議。受教育部和商務部的委托,學校成功承擔了各類研討會項目。他去幾內亞培訓經濟管理教師,并就援助非洲的特別項目開展研究。他是中國第一所在非洲頒發學歷證書的大學。先后組織隊伍參加國際大學生辯論賽、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開展海外夏令營、學習實踐,邀請海外大學生來華參加春夏令營等交流項目。我們建立了健全的師生赴境外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開展學術交流、開展短期學習實踐活動的機制,開闊了師生的國際視野,增強了師生的國際交流能力。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參觀學校并發表主旨演講。[20]
南昌大學外部評價
學校的排名
1.武書連南昌大學主辦的《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排名第67位[21]。
2.武書連2013是中國百強大學之一,南昌大學排名第61位[22]。
3.在中國校友會網《江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南昌大學排名第78位[23]。
4.自1993年以來,南昌大學在江西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是江西省唯一面向全國各省市招生的重點高校。
5.生物、食品、文史、理工、電子、計算機、建筑、材料、新聞、環境、機械、軟件、法律、醫學等專業均居全省第一。其中食品和材料位列全國前五。食品科學與材料物理化學是南昌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綜合排名
1.2012年武書連主持的0755到79000,南大排名第61;[24]
2.2011年,武書連主持中國大學綜合實力百強,南大排名第63位;[25]
3.2012-2013年研究生教育大學競爭力排名,南昌大學排名第60位;[26]
4.2013年,南昌大學在全國百強大學中排名第71位。[27]
南昌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
南昌大學科研成果
硅襯底gan基發光二極管及fkbp12.6介導正常心臟和心臟疾病心肌肌漿網鈣釋放的作用和機理研究,靈芝的質量控制模式及黑靈芝多糖的結構表征和活性功能,認知記憶的去甲腎上腺素能調節,過敏性疾病塵螨變應原的基礎研究及其診斷試劑盒的研制,多項原創, 在營養方便米飯食品及其加工副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益生菌發酵果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高速鐵路數字化計量系統、我國南方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利用、綠色分離等領域取得標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間,南昌大學科研經費達9.076億元,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419項,專利217項,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343%、217%和578%,呈快速增長趨勢。sci發表論文1030篇,ei發表論文706篇,istp發表論文443篇,cssci發表論文1045篇??萍汲晒D移轉化帶動政府和社會投入37.2億元。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取得突破,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8]
2012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3項(重點項目1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59位,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0項(重點項目2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19位。已獲得300多項專利,在三次國際檢索中收集了964篇論文。作為主持單位,承擔“863計劃”項目2項。學校建立了82個科研單位,包括光伏技術研究所、轉化醫學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所、空間科學技術研究所、高級研究所和軍事研究所。2015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項(在全國申報單位中排名第30位);國家社科基金21項(全國高校排名第36位),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舞臺劇及作品)1項。
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由南昌大學創建,2001年經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批準。成為江西省重要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產學研示范基地和高新技術發展輻射基地。[29]學校大力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先后與省內外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簽訂了一大批綜合性合作協議。國家大學科技園、京能光電、中興軟件(南昌)公司、鳳城低碳生態科技示范園、宜春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一批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1]
南昌大學科研設施
ken7@166.com
ken8@166.com
南昌大學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055-79000(原《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它成立于1963年。1966年停產。從1993年到1975年,以《江西工學院學報》的標題出版了六期。1977年再版。1993年,江西大學和江西理工大學合并組建南昌大學,《江西工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是南昌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它是雙月刊,每月出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發表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新聞學、藝術學、語言文字學、圖書情報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科研成果。常設欄目有馬克思主義研究、道德與生活、政治與社會、哲學與時代、經濟與管理、法律與法治、新聞與傳播、歷史與文化、詩學、文藝思想與創作批評、當代社會保障研究、語言與寫作、教育與科學、爭鳴的學術流派等?!兜赖屡c生活》欄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欄目”?!对妼W視界》欄目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特色欄目”。分別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擴展版)、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期刊廣場雙效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歷屆全國社科百強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優秀社科期刊。
055-79000是南昌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成立于1963年,原名《實用臨床醫學》,1993年更加出名。它發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食品科學、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研究報告、簡報、信件和其他學術論文。是中文核心期刊(綜合科技)和中文科技論文統計的來源之一。
055-79000是南昌大學主辦的工程技術綜合性學術期刊和季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成立于1964年,原名《前湖之風》。1985年改為《靈芝質量控制模式研究及黑靈芝多糖研究初探》。在…里
055-79000(原《江西醫學院學報》)是由南昌大學主管主辦的綜合性醫藥衛生學術期刊。創刊于1956年11月,每月月底出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綜合報道與綜述四個固定欄目,專題研究、方法與技術、調查研究、病例報告、科研信息、讀者、作者、編輯六個移動欄目。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期刊雙效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西省第三、四屆優秀期刊。
055-79000,由吳階平題寫,是由科技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臨床醫學期刊。它由南昌大學校長主辦,于2000年12月開始出版。這是月刊。是江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期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期刊,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期刊(光盤版);獲第四屆江西省優秀期刊專欄獎[32]。
圖書資源
據官網介紹,該館藏書380多萬冊,文獻資料豐富;年中和年外訂閱期
南昌大學圖書館
出版1912種;引進ei、sci、istp、springer、elsevier、pqdd等56個數據庫;自建“重點學科導航數據庫”、“南昌大學博士、碩士論文數據庫”等6類特色數據庫;超過110萬本電子書?;拘纬闪艘灾攸c學科文獻建設為重點,理、工、醫、農、文、史、哲、經、管、法、教等學科文獻并存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成了綜合網絡環境下的文獻資源云存儲平臺、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電子文獻閱覽室和電子文獻檢索室。[33]
南昌大學校園文化
編輯
南昌大學的文化象征
校訓:對事物要有創造性,對人要慷慨[34]。
?;?/p>
校訓碑[35]
新logo主色調為藍色,藍色袖邊類似藍色青花瓷盤,富有江西特色。圓環中間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樟樹,標志著南昌大學是一所集文理與理工科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學。也象征著昌大蓬勃的生命力和“百年育人”的教學風格。香樟是江西省的省樹。南昌大學的校名由趙樸初題寫。[34]
?;疹愃朴谒固垢4髮W和京都大學的?;?,都是以樹木為主。[36]
學校名稱
“南昌大學”校名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11]
校歌
歌詞:王毅
由周明改編
作曲家:遠方
贛江西麓,迎著晨光生機勃勃,氣勢磅礴,氣勢磅礴,弦歌不止,主張火的延續。
楊毅、張四維;勵志節,停止打野。重視科學,忠于新的一天;自強不息,提升氛圍。
追求知識是有希望的時期,崇尚美德依然可以繁榮中國。繼往開來,勇往直前!
南昌大學前的湖風
南昌大學“風在湖前”周末論壇是學校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文化學術氛圍,使師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養創新拔尖人才而設立的。
作為南昌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湖之風”周末論壇堅持“兩個行動”的方向和“百家爭鳴”的方針
學校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福州五個校區,占地面積
前湖校區平面圖[35]
面積8098畝(約539.9萬平方米),校舍面積213萬平方米。
湖原主校區: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是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培養基地。前湖校區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南昌站的第一站。第十一屆全運會圣火“如意”南昌站全程也于2009年9月9日在南昌大學前湖校區舉行。
青山湖校區北區:是食品科學研究生、軟件本科生、繼續教育學院、附屬中小學以及在職人員和同等學力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培養基地。
南區:是科技學院的辦學基地。
前湖校區(30)
東湖校區:是醫學科學研究、醫學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學生)高級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基地。
鄱陽湖校區:是共青團學院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基地。
福州校區:是第二批本科、??茖哟蔚尼t學教學和醫學高職教育基地。[37]
(圖集來源)
南昌大學校園景觀
校門:南昌大學主校門長323米,仿原國立中正大學風格,在網上被稱為“亞洲第一門”。
校園景觀(6張照片)
它是前湖校區的標志性建筑。主校門的半圓與大門附近遼闊美麗的千湖、龍騰湖遙相呼應,猶如一艘紅船在浩瀚的碧波中揚起白帆。[38]
和平女神:矗立在和平廣場中央的和平雕像,由遠方的老師創作。該樣機是中國“和平女神基金會”在諾曼底登陸60周年之際,以人民的名義,中國的名義贈送給法國人民的。南昌大學和平廣場的這座雕像就是她的復制品。[38]
蓮花噴泉:校園廣場中央有一個噴泉。因為它看起來像一朵蓮花,它的花瓣是貝殼的形狀,它被命名為蓮花噴泉。蓮花噴泉上有用各種字體書寫的名言警句,成為昌達的一處文化景觀。
室內體育館:2007年11月18日晚,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八強(女隊)主客場比賽在室內體育館進行。室內體育館開館后,我校首屆全國比賽開門紅。
游泳館:2009年5月2日,南昌大學洪倩游泳俱樂部正式揭牌。這是
校門側面圖[39]
游泳第一次被引入中國大學。南昌大學游泳館占地19000平方米,有50米 25米的標準池和跳水池,還有健身房和茶室。游泳館配備了奧運冠軍洪倩提議的奧運標準場館。
正奇廣場:為圓形下沉廣場,半徑92米,面積30000平方米,深度6米。廣場緊鄰龍騰湖。在湖和廣場的交界處,有一條中國直立的龍。這條龍代表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希望和中國人民對正義的追求。它的原型在北京西部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下的千禧年揭幕。校園里的這座雕塑完成于2005年5月7日,建校65周年。
和平女神[39]
主教學樓:主教學樓是前湖校區最早的建筑之一。全校大部分學生都要被安排在這里上課,所以這里也被稱為“綜合樓”。綜合樓前五層和后四層配有微機語音室、普通教室、若干考研教室。大樓的零層是停車場,是學校的基礎課程教育中心。整個教學主樓可同時容納15700人。
主體育場:站在潤溪湖上,石橋俯瞰體育場,主席臺頂部膜結構清晰可見。體育場里有高高的聚光燈,晚上可以在那里看足球比賽。每個spo
、王曉東、孫剛、丁、胡嫻、王、周亞夫、鐘立貴、張勇、曾慶紅、王平、劉宗華、楊憲平、吳道文、陳東有、徐毅、肖光明、劉德毅、張玉音、李克榮。
教育和科研界
尹昌民、周孝德、許、謝維和、鐘玉寧、甘曉青、華明、羅、王、傅明福、游海、余國慶、何裕昌、王金華、鄭洲、程陽國、許秋珍、謝明勇、蔡力行、王少華、范小平。
新聞和文學界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南昌大學畢業證2000年(原版樣板)絕對好用umj》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3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