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畢業證。樣本及介紹收集發布畢業證樣本網。如需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你有幫助。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福建藝術學院。1960年升格為福建藝術學院(本科)。1961年起,先后改組為福建藝術學校、福建戲曲學校、福建工農兵藝術學校。文革期間停辦,1974年福建藝術學校復辦。2005年5月,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成立。[2]。
0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也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訓學院。[1]
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福建藝術學院。1960年升格為福建藝術學院(本科)。1961年起,先后改組為福建藝術學校、福建戲曲學校、福建工農兵藝術學校。文革期間停辦,1974年福建藝術學校復辦。2005年5月,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成立。[2]
截至2017年6月,學院校園占地約200畝,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設有7個系,16個高職(???專業,專任教師164人,全日制學生3292人。[1]
開始時間
1958
負責這項工作的部門
福建省
種類
公立大學
著名校友
陳芬武、陳玉鳳、李偉明
學校官網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1]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音樂系 | 音樂表演 |
舞蹈系 | 舞蹈表演 |
美術系 | 舞臺藝術設計與制作、包裝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漆藝方向)
陶瓷設計與工藝、美術(書法與漢字藝術設計方向)、室內藝術設計 |
社會文化系 | 茶藝與茶葉營銷、文物修復與保護、播音與主持、表演藝術(古琴藝術方向)
藝術教育(學前方向)、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藝術培訓與管理方向)、影視編導 |
服裝設計系 |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服裝版型設計方向) |
資料來源:[3] |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教師
截至2017年6月,學院共有專任教師164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學歷。
學校環境
39人,其中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人,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協會副秘書長1人,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紡織服裝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級教學團隊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時裝版技藝大師1人,省音協副主席1人,省舞蹈協會副主席1人。從各行業、各企業聘請了40多名能工巧匠。
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李玉和郭進鎖。
省級教學團隊:藝術設計教學團隊[4]
省級教師:張金華[4]
省級服裝紙樣技藝大師:謝亮[5]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6月,學院擁有全國職業院校首批100個民族文化。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
創新示范專業點1個,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提高專業服務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省教育廳、財政廳支持的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還有1個省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項目、4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2個省級“雙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1個福建省中長期教育改革試點項目、7門省級精品課程、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主辦的7本國家藝術職業教育系列教材主編資格。[1]
全國職業院校首批100個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舞蹈表演[1]
教育部和財政部支持的提高專業服務業發展能力的項目:音樂表演和舞蹈表演[1]
省教育廳、財政廳支持的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表演藝術實訓基地[1]
省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試點項目:舞蹈[1]
美術系
省級示范專業:音樂表演、藝術設計、舞蹈表演、茶文化[1]
省級精品專業:音樂表演與舞蹈表演[1]
贊成
省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美術(陶瓷藝術設計)、茶藝、茶葉營銷[1]
省級精品課程:《色彩》,《視唱練耳》,《福建民間舞》,《舞蹈藝術實踐》,《木管》,《聲樂表演》 [6]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6月,學院獲得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1]
學院部分教學成果獎 | |||
序號 | 成果名稱 | 負責人 | 獲獎等級 |
1 | 建縣域媒體聯盟,促產學創新發展——高職播音與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靳相林、寧波、彭曙光
李唐、翁燕 |
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
2 | 陶瓷文創產品設計與研發人才培養的實踐與創新 | 李清、黃勝、楊蘇
陽劉浩、劉榕冰、林陽 |
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資料來源:[7] |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藝術研究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科研平臺
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共有校級科研機構3個。[8]
校級科研機構:高等教育學院、古琴藝術研究中心、福建民間舞蹈藝術研究中心[8]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的創作成果
2015-2016學年,學院組織了5次論文研討會;組織18場學術講座,開展論文。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4
評價活動,收集論文26篇;組織教師申報省教育廳A類項目,獲得教育廳A類項目10項。[9]
2017年12月,學院在福建大劇院舉辦“——民族文化傳承與辦學創新”展覽;穿過《中國古典舞》,《喜娘》,《望鄉人》,《?;ā?,《水梨園》,《公子游》,《刀花靚影》,《春采》,《巖骨花香》和0755。在福建大劇院的大廳里,還展出了100多件由師生創作的傳統手工藝術品,包括脫胎漆器、建窯燈籠、壽山石雕、德化瓷器和古琴等。[10]
學院部分科研項目 |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時間 | 項目類別 |
馬克思與阿瑪蒂亞森正義思想的耦合與分野——兼評阿瑪蒂亞森正義思想的局限性 | 鄭元凱 | 2019年 | 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優秀論文二等獎 |
校園分層視域下高校特殊學生群體增權模式 | 2016年 | 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 |
資料來源:[11-12] |
學院部分科研經費(單位:萬元) | ||
指標 | 2016年 | 2017年 |
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 | 5.5 | 1.5 |
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 | 10.65 | 4.89 |
資料來源:[9] |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的藝術資源
圖書館資源
截至2018年9月,圖書館藏書20多萬冊,電子書13萬多冊,中文期刊200多種,報紙30多種。有中瑞數字圖書館、萬方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數字化資源,3000多套教學視頻;在圖書館文獻建設方面,重點收藏美術、音樂、舞蹈、室內設計、藝術設計、播音、節目主持、茶文化等專業書籍,以及人文社科等多學科文獻資源。[13]
學術期刊
055-79000成立于2005年,由福建藝術職業學院主辦,面向
校門
在中國境內外出版的綜合性藝術出版物;雜志為雙月刊,主要包括藝術理論、影視畫廊、欣賞與評價、文化視野、非物質文化遺產、臺灣省藝術研究、紙博物館、海外藝術鞋、藝術教育研究等欄目。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的期刊,《唆啰嗹》全文網上期刊,《藝苑》全文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期刊。[14]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的合作與交流
截至2017年6月,學院已在國內開展海內外藝術交流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來校講學、藝術團來校演出;2005年,文化部派團出訪北非六國;2007年,組織代表團赴美交流演出;2010年,派出教師赴毛里求斯教授中國傳統音樂;2011年,派出教師赴印尼教授中國傳統舞蹈;2012年、2013年派出師生赴臺灣省交流學習;并于2015年1月赴聯合國參加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型舞蹈。還與加拿大多倫多音樂學院、德國法國音樂學院、毛里求斯甘地學院、臺灣省中國藝術大學、臺灣省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戲劇學院、臺灣省和春職業技術學院、臺灣建國科技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系。[1]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的文化傳統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形象標識
?;?/p>
釋義:學院的?;辗秸?、穩重、簡潔。
?;?/p>
古璽結構搭配中國紅,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間圖形巧妙簡化,融合福建首字母gj和甲骨文“一”字,凸顯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悠久的校史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3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