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山東師范大學學生技能大賽省級決賽在青島大學舉行。全省47所高校共763名師范生參加了省總決賽。我校28名師范生參加了本次決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獲得一等獎5名、二等獎7名、三等獎7名,4名教師被評為省級優秀導師。所有參賽學生的出色表現充分展示了我校師范生的風采。學校高度重視本次比賽,認真研究相關文件,積極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比賽各項準備工作。比賽中,我校參賽選手課堂教學思路清晰,表達流暢,時間節點把握準確,體現了我校師范生的課堂教學能力。學校在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始終堅持師范教育特色,即“以德修師魂,以勤強師能”,堅持師范生技能“四年不斷訓”的培養機制,錘煉學生基本功和專業技能,突出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師生重視師范教育,提高基本素質和教學能力,達到以賽促練、以賽促教的目的。學校持續改進,全面提高師范生培養質量。在向應用型轉變的過程中,地方本科院校面臨著體制機制、政策環境、辦學利益相關者等外部因素的制約。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自身需要積極應對和尋求突破的困惑和問題。第一個難點在于觀念的偏差,固有思維,舊觀念的改變。主要表現在:原有的落后過時的觀念與已經轉變為應用型的辦學理念之間的強烈沖突;堅持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精英情結和精英思維;對以應用為核心的新型大學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存在混亂;傳統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和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還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如何有效應對?首先要做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地方高校要牢固樹立應用型辦學定位,充分認識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既不是大學的退化,也不是大學理念的異化,用先進的辦學理念來管理。其次,要把握轉型發展的核心要義和根本方向,確立“應用導向”始終是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內在特征。應用與區域和行業特點密切相關,轉型發展的根本方向是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最后,要正確認識和接受職業教育,注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職業需求導向,積極吸收現代職業教育中有利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要素和因素,使應用型教育成為專業發展、專業成長的高等教育。第二個難點在于缺乏領導核心驅動能力和中層團隊管理能力。面對轉型發展的大規劃,部分高校領導缺乏學校發展的整體規劃,缺乏對新建本科院校向新型大學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缺乏高等教育理論學習和學院發展研究的自覺性。中層管理團隊對轉型發展重視不夠,存在主動性、創造性不強等問題。向應用型轉變,對地方高校的領導核心和中層管理團隊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校級團隊為核心的領導團隊是學校轉型發展的引領者。它
怎么解決問題?第一,要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引導教師樹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學習、學習成果”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注重學術理論、貼近行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由面向學科的知識邏輯體系向面向專業的技術應用邏輯體系轉變。同時,要通過教學評價、職務(職稱)評聘等制度設計,促進教師轉型。二是促進教師知識和能力結構的轉變。地方高校要推動專業教師到企業參與科研實踐活動,建設一批集學生實習就業、教師企業實踐、產學研一體的校企合作基地,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積極引進和聘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技術或管理人才。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德州學院畢業證樣本圖片》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4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