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樣圖由高中生有益網收集整理發布。樣品上有很多防偽標記畢業證。要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你有幫助。院校介紹:學校先后入選福建省重點建設院校、福建省高水平大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院校、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院校、中國政府留學人員獎學金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擁有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外國留學生千人計劃、1 2 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福建省是廈門大學之后,第二個擁有研究生院和教授、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府。有資格推薦免試研究生。它是中國首批有資格招收外國學生的單位,也是香港政府特許招收副學士學位學生的試點大學之一。是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大學之一,也是新中國最早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之一;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優秀等級,博士教師比例居福建省第二位。華僑大學是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的中央直屬高校,隸屬于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是中國第一所以“華僑”命名的高等學府,由國務院僑辦、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共建的綜合性大學。被黨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學校位于著名的僑鄉福建泉州。擁有泉州和廈門兩個校區,新加坡南洋學院,巴塞羅那華僑教育基地,曼谷、普吉島、維也納等地孔子學院,在五大洲設有77個辦事處或招生機構。截至2017年12月,學??傉嫉孛娣e255.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1.4萬平方米。擁有28個學院,57個國家級和省級教學科研平臺,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40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學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醫學院揭牌儀式。[6]
2017年5月,學校被正式批準為中國政府獎學金機構。[7]
華僑大學的辦學條件
海外華文大學教師
畢業典禮(8)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2735人,其中專任教師1667人。
學校教職工中有6名院士;擁有國家千人計劃、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物、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千萬人才工程、全國文化名人和“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等高端人才近400人。
學校還擁有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8]。
華僑大學的院系和專業
泉州校區
學院 | 專業名稱及方向 |
國際學院 | 經濟學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
經濟學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金融學專業全英文教學) | |
經濟學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全英文教學) | |
計算機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全英文教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入住廈門校區) | |
藥學(全英文教學,醫學院承辦) | |
工商管理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 | |
國際商務(全英文教學) | |
工商管理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會計學專業全英文教學) | |
工商管理類(1+2+1中美聯合培養國際班,旅游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旅游學院承辦) | |
經濟與金融學院 | 經濟學 |
金融學 | |
投資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電子商務 | |
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市場營銷 | |
會計學 | |
財務管理 | |
國際商務 | |
人力資源管理 | |
物流管理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法學院 | 法學 |
法學(涉外法律方向) |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應用語言學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日語 | |
翻譯 |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金融復合型人才培養) |
信息與計算科學(移動互聯網、數據科學方向) | |
工學院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信息工程(移動通信技術方向) | |
物聯網工程 |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藥學 |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社會保障管理方向) |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與政府治理方向) | |
土地資源管理(土地規劃與地價評估方向) | |
城市管理(城市經濟與數字化管理方向) | |
旅游學院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旅游管理 | |
酒店管理 |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繪畫 |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 | |
產品設計 |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師范類) |
廈門校區
學院 | 專業名稱及方向 |
建筑學院 | 建筑學 |
城鄉規劃 | |
風景園林 |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
工程管理 | |
機電及自動化學院 | 機械工程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工業設計 | |
車輛工程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應用化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材料化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拔尖人才試點班) | |
功能材料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應用物理學(拔尖人才試點班)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電子信息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通信工程 |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自動化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 | |
網絡工程 | |
數字媒體技術 | |
信息安全 | |
化工學院 | 生物技術 |
化學工程與工藝(含精細化工、能源化工方向) | |
制藥工程 | |
環境工程 | |
環境科學 | |
環境生態工程 | |
生物工程 | |
園藝(觀賞園藝方向) | |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 哲學 |
社會學 | |
國際關系學院 |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
統計學院 | 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廣播電視學 | |
廣告學 |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表演 |
音樂學(師范類) | |
舞蹈表演 | |
舞蹈學(師范類) | |
廈航學院 | 播音與主持藝術(航空播音方向) |
華文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入住廈門校區) |
華文教育(只招境外生,入住廈門校區) | |
漢語言(只招境外生) | |
預科班(只招境外生) |
其他學院和下屬單位
南洋學院 | 美國中文學院 | 泛華學院 |
繼續教育學院 | 創新創業學院 | 校醫院 |
附屬中學 | 建筑設計院 |
附屬醫院
華僑大學附屬德化醫院[9] | 華僑大學附屬海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0醫院)[10] |
華僑大學附屬盛興醫院[11] | 華僑大學附屬德誠醫院(福建省腫瘤醫院泉州德誠分院)[12] |
華僑大學附屬頤和醫院[13] |
海外華文大學的學科建設
校門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擁有4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工程、材料科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不含一級學科),專業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fir博士學位點8個
截至2013年6月,學校建立了1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生在國內外各種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華僑大學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全球建筑畢業設計大賽、模擬聯合國大會、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國內外學科競賽中多次獲獎。男籃在第15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中9次奪冠。
此外,“華僑大學留學生社會實踐文化教育體系”和“華僑大學15年培育24節令鼓校園文化品牌”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8]。
特色專業與精品課程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建筑學、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中國語言文學類、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材料科學與工程 |
省級特色專業 | 建筑學、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法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材料科學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類 |
福建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 建筑學、土木工程、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電子商務、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19] |
福建省精品課程 | 國際貿易、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化學、信息論與編碼技術、土木工程概論、工程材料、大學語文、國際金融學、管理學、生物分離工程、大學英語、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現代漢語、結構力學、土木工程施工、經濟計量學、中國古代文學、酶工程學、無機化學、數據結構、籃球等 |
教學基地與教學團隊 | |
國家級教學基地 |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國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點學校 |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旅游實驗教學中心 |
福建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 |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 |
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 | |
力學與工程結構實驗中心 | |
旅游學院旅游實驗中心 | |
計算機綜合實驗中心 | |
新聞影像實驗中心 | |
測控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 |
建筑學實驗教學中心 | |
材料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運動科學與健康實驗教學中心 | |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福建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福建省土木工程學科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生物醫藥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機械工程與測控技術領域研究生創新教育基地 | |
福建省數量經濟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法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福建省政治學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 |
省級教學團隊 | 軟件工程教學團隊 |
市場營銷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
籃球教學團隊 | |
福建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公共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土建類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
管理類人才創新能力系統培養實驗區 | |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
國僑辦教育基地 | 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14][20-28] |
合作與交流
華僑大學交流(34)
學校擁有《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雙學位項目,英國名校mpp項目,本科、碩士、博士國際交流項目,如“3 1”、“1 3”、“4 1”、“4 2”、“1 1 1”、“2 1”、“2 1 1”,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同時,學校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的全英文國際課程體系,開設了經濟管理國際課程、分子藥學國際課程、中國文化通識課程等全英文國際課程,全面形成了多層次、多學科、雙向的本科、碩士、博士中外聯合人才培養模式[8]。
人員培訓
“拔尖人才試點班”培養模式
2011年,考生被直接錄取或選拔進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及應用物理學院組織的“拔尖人才試點班”,加強英語、數學和專業課的教學。學校成績合格的學生,以后可以選擇學院的任何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考生將根據入學英語考試成績進入“拔尖人才試點班”,加強英語和專業教學。
直接雙學位培養模式
為培養復合型人才,2011年直接招收數學與應用數學、法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園藝、城市規劃、公共管理等專業(門類)的第二學歷學生。修法律、金融、行政管理、藝術設計(建筑與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雙學位4年;考財務管理雙學位4-5年;修城市規劃與建筑雙學位5年。實行學分制管理。雙學位的管理和收費辦法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1 2 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
該校于2010年12月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計劃。從2011級開始,學校招收了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部分新生。作為“1 2 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候選人進行專項培訓。2013年,美國共有20所州立大學愿意接受本科生申請攻讀雙學位。其中有10家愿意接受研究生申請留學雙學位【29-30】。
華僑大學政府支持
1983年,中共中央頒布《關于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號文件,將華僑大學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大學”[31]。
2011年2月25日,國務院僑辦與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簽署第四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未來5年,國務院僑辦每年撥款8000萬元,福建每年統籌4000萬元,支持華僑大學的建設和發展[32]。
2011年1月22日,國務院僑辦與廈門市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華僑大學。根據
2010年7月1日,國務院僑辦與泉州市政府簽署了第四輪華僑大學共建協議。國僑辦將繼續按照中央直屬重點大學的標準向華僑大學注入資金,并且逐年大幅增加。未來五年,泉州每年將安排1200萬元支持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并采取更多新舉措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校地合作[34]。
龔建華僑大學
2016年3月11日,國務院僑辦與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廈門市政府簽署新一輪共建華僑大學協議。2016年至2020年,福建省和國務院僑辦將每年按1: 2的投入比例追加專項資金撥付給華僑大學。共建范圍主要包括支持學校進一步推動重點學科、重點人才、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成果和獎項的重大突破,進一步提高“三僑一臺”學生(歸僑、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省籍青年)和海外留學生的教育水平[35
海外華人大學的學術研究
海外華人大學的科研成果
四人宿舍(12張)
2006-2010年,學校承擔國家杰出青年基金、973、863等國家科研項目51項;省級科研項目329項,其中重大項目6項,重點項目60項。申請專利84項;獲得省科技獎12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
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128篇。學校在《scie》和《ei》發表的科技論文數量一度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90位和第55位。2012年,scie、ei和cpcis(istp)發表了511篇論文,包括《scie》 203、《ei》 197和《cpcis》 (istp)109 [36]。從2000年到2013年,授予了343項專利[37]。
華僑大學科研項目及成果[38] | ||
科研項目 | 理工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973前期研究專項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國家計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計委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教育部博士學科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科技平臺建設、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優選資助課題、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前期研究 |
文科類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務院僑辦僑務政策研究課題、國家漢辦對外漢語教學科研項目、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研究課題、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福建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福建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福建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福建省社科規劃青年項目、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福建省社科規劃合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福建省社科調研課題、共青團中央規劃研究課題、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國務院僑辦課題 | |
科研成果 | 教育部高等學??茖W技術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福建省科技獎、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福建省青年科技獎、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 |
海外華人大學的科研狀況
共建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湖南大學牽頭,華僑大學等單位參與共建)[39] |
聯合實驗室 | 光學成像與測量聯合實驗室(與日本新潟大學聯合建設)[40] |
共建研究中心 |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共建)[41] |
國家級研究基地 | 中國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
國務院僑辦僑務理論研究基地 |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外華人宗教與閩臺宗教研究基地 | |
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 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 |
石材產業加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
教育部工程中心 | “脆性材料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環境友好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分子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工業智能化技術與系統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2] |
福建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福建省隧道與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福建省重點實驗室 | 福建省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
福建省光傳輸與變換重點實驗室 | |
福建省結構工程與防災重點實驗室 | |
福建省生物化工技術重點實驗室 | |
福建省特種能場制造重點實驗室 | |
福建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43] | |
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石材加工研究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功能材料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高效精密加工及快速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 |
工業生物技術福建省高等學重點實驗室 | |
東南沿海生態人居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44] | |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東方企業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數量經濟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
地方法治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5] | |
中國海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
旅游安全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
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華僑大學生活哲學研究中心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福建省商務研究基地 | 福建省商務管理研究中心[46] |
研究機構 | 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詩琳通中泰關系研究中心、數量經濟研究院、應用化學研究所、信息工程技術研究所、比較文化研究所、元順ic設計研發中心、新型結構體系研究所、材料物理化學研究所、酒店管理國際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華商研究中心、工業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物流系統工程研究所、制藥工程研究所、生態建筑技術及設計研究所、營銷競爭力咨詢研究中心、光學與光子學研究所、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分子藥物學研究所、管理軟件研究所、聚合物與納米新材料研究所、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綠色合成化學研究所、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華僑華人資料中心、臺灣經濟研究所、風工程研究所、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中心、哲學研究所、旅游科學研究所、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中心、閩澳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石材研究室、機電產品設計研究所、數控技術研究所、泛友數字化設計制造研發中心、模具技術研究中心、華文教育研究所、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檢測中心、房地產研究所、巖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結構診斷與防災研究所、鋼結構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建筑歷史研究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建筑設計研究所、地域建筑研究所、海外華人文學暨臺港文學研究所、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語言文字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比較法研究所、中美國際法研究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華僑華人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應用技術研究院、超硬工具研究所、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所等研究機構。[14] |
海外華文大學的學術資源
雜志
055-79000(自然科學版)是由華僑大學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0年,原刊為年刊,1982年改為半月刊,1985年改為季刊,2009年改為a4格式雙月刊。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CN/N;國際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5013;國內郵政編碼:34-41;外國代碼:ntz1050[47]。
華僑大學學報
055-79000(哲學社會科學版)是華僑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刊于1983年,為季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在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發表論文。該刊在第一、二、三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選活動中榮獲“全國社科百強期刊”稱號,1999年入選《華僑大學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年12月入選《華僑大學學報》源全文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源期刊。2001年12月,在《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高管評價活動中獲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高管優秀獎,2003年8月被確認為《中國學術期刊 (光盤版) 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48]。
圖書館資源
圖書館(11)
圖書館總藏書460多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60多萬冊,期刊16萬種,報刊6000種(其中外文期刊258種),電子圖書189萬冊,數字資源庫81個,音像信息資源13.8萬小時。正在逐步形成支撐華僑大學理工、人文、社科、管理等多學科結構的綜合性文獻保障體系。
圖書館現由泉州校區總館(含數字分館、期刊分館)、廈門校區分館和各學院設立的分館(資料室)組成,總面積50余間。
華大講堂是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和華僑大學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引領社會文化潮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過程中,共同創辦的公益性高端學術文化論壇。2009年3月23日,“華大講堂”啟動儀式在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館舉行。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華僑大學名譽教授蔡芳,中共泉州市委書記徐鋼,華僑大學校長邱進共同以壓球式啟動“華大講堂”。蔡芳研究員作了“華大講堂”的第一個報告[50]。
集美講堂
李培林被任命為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繼“華大講堂”之后,華僑大學開啟了又一場公益高端學術文化論壇:2013年3月14日下午,在廈門市集美區行政中心,由華僑大學、中共集美區委、區人民政府共建的“集美講堂”正式啟動?!凹来笾v堂”旨在充分發揮高校文化資源優勢,緊密結合集美區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實際,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授課,為廣大干部群眾、社會各界人士和高校師生提供最新理論和權威信息,為推動區域學??茖W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計劃大講堂每年舉辦五至六場講座,參加人員為集美區委中心組成員、中層領導干部、華僑大學及區內其他高校師生[51]。
海外華人大學的文化傳統
華僑大學?;?/p>
?;?/p>
華僑大學新?;諡榧t色圓形?;?,以“為世界培養優秀人才,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為宗旨,彰顯全球化時代,華僑大學將秉承“服務海外華人”的辦學宗旨和“連接中外,培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全心全意培養周華后裔和世界各國人才,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到全世界,責無旁貸。
標志中心圖案以中國傳統形象“華”為背景,形成球形經緯線,并解讀為旋轉的地球,象征華僑大學“面向海外、港澳臺,面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方針和在變化的世界中求發展的信念;優雅的中國紅是吉祥和活力的象征。作為?;盏闹魃{,象征著華僑大學將以無比的信心和熱情,培育學生心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將其傳播到各大洲各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心的設計、中英文校名、建校年份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赵O計,構圖簡潔。
整個標志既包含了中國傳統藝術中虛實相生的特點,又具有當代文化簡潔的審美氛圍的優點。設計清新,含義明確,親和力強,辨識度好[52]。
校訓
校訓
“溝通中外”:強調某種研究方法,主張學習要有國際視野,要能融合中外文化;
“立德樹人”:重在明確辦學方針,即育人必須以德才兼備為原則。[53]
校歌
名師寄語
《caj-cd規范》
喬宇詞《谷建芬曲》
創造沃土,播種希望,引領清泉,灌溉理想。
昨天,五洲四海遙遙相望,今天,弦與
藝術比賽,2000年,舉辦華僑大學學生創業計劃首屆“挑戰杯”比賽。我校團委組織的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主要有: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挑戰杯大賽、大學生創業計劃挑戰杯大賽等。挑戰杯比賽詳情請登陸我校團委網站。學校每年都會舉辦代表學校最高水平的“挑戰杯”。舉辦華僑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信息學院和土木工程學院舉辦計算機競賽、商務談判競賽、結構設計競賽等專業技能競賽。
青年志愿者活動
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01年,隸屬于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在共青團華僑大學委員會的領導下,成立了學雷鋒三月活動、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助學服務的中國大學生青年科技服務中心、向校外嘉賓介紹校園情況的“青年使者”志愿導學隊、畢業生服務西部宣傳組織。
華大青年報
055-79000創刊于1993年4月15日,出版周期為一個月。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同志2005年6月18日考察華僑大學,熱情為本報題詞:“青年在華大,服務青年”。
主題團日活動比賽
校長賈益民和世界冠軍丹琳
主題團日活動是指團支部本著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原則,圍繞一個特定主題獨立開展各種活動。團支部作為最基層的團組織,其職能的發揮直接關系到團組織先進性和先鋒性的體現,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是增強團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學校團委每年都會對一些策劃較好的主題團日活動在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活動組織實施三個方面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55]。
古巴
古巴錦標賽(6)
籃球是華僑大學的傳統體育項目。建校之初,以留學生為主體的男籃在福建省乃至東南亞享有很高的聲譽。自1978年復學以來,華大更加注重高水平男籃的建設,多次代表福建大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籃球比賽。華大男籃獲得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第二、五、七、八、九、十、十三、十五屆冠軍和第四、十四屆亞軍,實現“四連冠”,成績斐然。2008年7月,在菲律賓,學校男籃還獲得了亞洲大學生籃球錦標賽的冠軍,極大地鼓舞了當地華人華僑。2013年6月13日,第十五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決賽在北京大學和華僑大學之間進行。經過一場激戰,華僑大學在加時賽中以79-74擊敗北京大學,獲得古巴第8次冠軍[56]。
華僑大學校領導
華僑大學董事會
自然風光(12)
第一屆理事會由45位熱心海外華文高等教育的海內外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和社會賢達組成。主席是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莊錫泉。1983年,華僑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召開,董事會成員增至65人。
第二屆董事會任期為1986年7月至1992年10月。1986年7月至1988年10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胡平擔任主席,1988年10月至1992年10月,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黃長喜接任主席。
第三項條款
第六屆理事會成立于2010年11月,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何厚鏵擔任名譽主席。
第七屆理事會成立于2014年11月,由原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一屆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王剛擔任主席[57]。
華僑大學黨政領導
現任領導。開始時間
1960年11月1日
屬性
國家重點建設大學(1983年入選)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年入選)
|福建高水平大學(2016年入選)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大學(2017年入選)
中央政府管理的大學
負責這項工作的部門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華僑大學1996年(原版樣本)絕對好用sx》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4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