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上海被任命為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195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曾任原子核科學系主任、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院院長、副校長、校長。1949年6月,上海市軍管理委員會派李正文接管復旦大學,并擔任上海暨南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
復旦大學畢業證書樣本歷任校長
上海復旦大學歷屆校長是誰?
截至2018年,上海復旦大學歷屆校長有:
馬相伯(1840~1939)(1905~1906)
嚴復(1854~1921)(1906~1907)
夏敬觀(1875~1953)(1907~1909)
高鳳謙(1870~1936)(1909~1910
李登輝(1872~1947).7)
郭任遠(1898~1970).7~1925.3)
錢新之(1885~1958).8~1940.5)
吳南軒(1893~1980).5~1943.2)
章益(1901~1986).2~1949.7)
張志讓(1894~1978)(1949年7月至1952年9月)
陳望道(1889~1977)(1952年9月至1966年12月)
蘇步青(1902~2003)(1978年7月至1983年1月)
謝希德(1921~2000)(1983年1月至1988年11月)
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1931~2007)
楊福家(1993年至1999年)
王生洪(1998年12月至2009年1月)
楊玉良(2009年1月14日至2014年10月24日)
許寧生(2014年10月至今)
復旦大學成立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校。創始人是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第一任校長是國父孫中山。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Xi,旨在自強不息,寄托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獨立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余夏傳說日月光華,旦復旦Xi,旨在不斷自強不息,寄托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獨立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大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現任校長簡歷
每個人都是復旦的校長。
復旦大學校長(解放前)
校長的任職時間
馬相伯校長1905~1906
校長嚴復1906~1907
監督夏敬觀1907~1909
1909~19100年監督高鳳謙
馬相伯校長1910~1912
李登輝校長1913~1936.7
唐路園1918年代理校長
1924年代理郭任遠.7~1925.3
1936年代理校長錢新之.8~1940.5
校長吳南軒1940.5~1943.2
校長章益1943.2~1949.7
復旦大學校長(解放后)
張志讓(1893-1978)
號季隆,江蘇常州人又稱季龍。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畢業于1920年。1920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貒?,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參事、大理院推事、武漢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審判員。
"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發生后,他拒絕在南京政府工作,回到上海執法,積極營救黨員和革命志士。1936年救國會"
七君子"被捕后,擔任"七君子"首席辯護律師。解放后,上海被任命為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歷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法制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陳望道(1891-1977)
原名參一,筆名佛突,雪帆,浙江義烏人。早年在日本留學,畢業于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獲法學學士學位?;貒?,我們積極倡導新文化運動,任《新青年》,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第一本中文全譯。是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員。1921年7
月出席中共一大,當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一書記。從1927年開始在復旦大學任教。歷任全國人大第四屆常委、第三屆、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第三屆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系成員。他畢生從事中國運動和中國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建立了中國修辭學的科學體系,在哲學、倫理學、文學理論和美學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掇o?!分骶?,有《修辭學發凡》、《文法簡論》等。
蘇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陽人。1927年畢業于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后來進入研究所獲得理學博士學位?;貒?,被浙江大學數學系錄用。1952年,國家院系調整,到復旦大學任教,任教務長、副校長、校長等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自1983年起擔任。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系委員,學術委員會常務委員,專門從事微分幾何國內外建立了公認的微分幾何學校。專門寫了10部《射影曲線概論》和《射影曲面概論》。研究成果"船體放樣項目"、"曲面法船體線型生產程序"分別獲得國家科學大會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福建泉州人謝希德(1921-2000)。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于1946年。在美國學習后,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2
10月,他回到復旦大學任教任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副校長、校長,1988年起擔任復旦大學顧問。197
兩次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當選為中共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上海市第七屆政協主席。1980年當選中國
1981年被選為科學院數學物理系主席團成員,1988年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理論研究。專門撰寫了《半導體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群論及其在物理中的應用》等4部。
江蘇無錫人華中一(1931-)。1951年畢業于交通大學物理系。1952年底,交通大學X光管研究室來到復旦大學。歷任物理系主任、現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技術學院院長、副校長、校長等。1984年獲國家級"中青年專家貢獻突出"稱號。專業研究電真空物理,
從1952年到1956年,我們參與了中國首個國產醫用x光管和高壓鎮流管的,
獲得成功。專門撰寫了10多部電影,如《高真空技術與設備》、《真空技術基礎》、《真空技術30年集》。
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系,曾任原子核科學系主任、現代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院院長、副校長、校長。1984年獲國家級
"貢獻突出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領導、組織、建成"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實驗室",完成了一批國際重視的研究成果。專注于《原子物理學》、《應用核物理學》等。
復旦大學歷屆黨委書記
山東濰縣人。東北大學和清華大學輟學。193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他被黨組織任命到蘇聯學習?;貒?,他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先后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大夏大學等學校任教。
1949年6月,上海市軍管理委員會派李正文接管復旦大學,并擔任上海暨南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副校長1951年,
1952年1月擔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10月擔任副校長。1954
多年來,他曾任高等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司長、北京教授講學團主任、中國老教授協會名譽會長。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撰寫了《黨史課是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等論文,包括(蘇)拉比杜斯的《政治經濟學教程》和羅森塔爾的《唯物辯證法》。
安徽蕪湖人楊西光(1915~1989)。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派往東北軍從事地下工作"西安事變"。1939年,離東北軍,先后擔任華中野戰軍、華東軍區敵軍工作部俘虜管理處處長、教育總團教育長、副政委等職務。1949年8月在福建省工作,
曾任福建省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主席、福建省委員。復旦大學黨委書記1954年擔任副校長。在此期間,他是中共上海市第二、三屆委員會委員。1959
年任上海市委教育衛生部部長。1965年,中共上海市委候補書記。1978年擔任《光明日報》總裁,主持修改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特約評論員文章,
從而引發全國真理標準的討論。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團主席。
安徽潛山人王零(1918~)。1937年參加革命
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江北游擊18中隊指導員、鹽阜地委、射陽縣委委員、常委、五區書記、無錫縣委副書記、宣傳部長、渤海地區委員、沾化縣委書記。1952年至復旦大學,先后擔任黨委第一副書記、副書記、政治咨詢辦公室主任、原子能科學系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副校長。復旦大學代理書記于1965年10月被任命,"文革"結束后,主持復旦大學體育辦公室,負責任務。1978年被任命為復旦大學黨委第二書記兼副校長。同濟大學黨委書記調任1981年。
夏征農(1904~)原名正和,字美,筆名征農,
江西新建人。復旦大學金陵大學輟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擔任新建縣黨部負責人,1928年擔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被捕入獄。1933年加入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秘書"左聯",是"左聯"后期領導人之一是《讀書生活》、《太白》雜志、《新認識》雜志主編。曾任新四軍政治部統戰部長、民運部長、蘇中軍政委秘書長、山東省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1978年擔任復旦大學黨委第一書記,1979年擔任上海市委常委、書記,上海社會聯合會主席、上海文化聯合會主席、《辭?!分骶?、中國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有《征農文藝散論》、《征農文藝創作論》、《征農政論選》等。
江蘇儀征人盛華(1913~1997)。他在開封大學和北平大學農學院學習,1935年在日本仙臺帝國大學學習。192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他參加了新四軍。曾任新四軍服務團社會調查組副組長、蘇中三區敵工科長、三地敵工部長、城工部長、一地黨校黨委書記、華中野戰俘虜軍官管理處處長、蘇中區黨委聯絡部副部長、華中工委黨校教育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擔任蘇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華東人事部教育部長、華東紡織學院黨委書記、校長、浙江省委員、宣傳部副部長、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教育部書記、主任、浙江省黨委書記、主任等。復旦工作于1957年和1979年兩次,歷任黨委常委、副校長、黨委第二書記、書記、副校長。
原名袁溥,江蘇如皋人。1940年從南通中學到新四軍抗日軍政學校,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軍部軍法部執法隊政治指導員,南通地下黨特派員,通如工委副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擔任南通市委宣傳部長、南通市委副書記、南通市長、南京醫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南京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書記,1984年擔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學校委員會副主任。離任后,擔任上海地方志編輯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主編《通往理想之路》(中國社會百思集)等。
江蘇無錫人錢冬生(1932~)。
1950年進入大連理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1952年被調任中國革命史助教,1955年至195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分班。此后,他在大連工學院長期從事中國共產黨歷史和馬列主義基礎理論教學。自1982年以來,他一直從事西方組織行為學的介紹和教學。同時,他還從事黨務工作。他曾擔任大連工學院總支部
書記、宣傳部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等職。1990{n}年8月調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著有《成功之路》等譯著。
{n}上海人。1970年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畢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復旦大學畢業證樣本歷任校長(查哪里)》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59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