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理財,月收入6000還是財務自由不花一分錢教你財富增值現金就是負債……近年來,微博、短視頻等平臺頻頻出現類似的視頻或宣傳內容。
放大財富焦慮,圍獵新手
穿著筆挺、妝容精致、散發商務氣息的帥哥美女,輸出金融邏輯、金融自由等看似專業的詞匯,推廣金融課程……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這樣的畫面并不少見。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國家金融商業教育白皮書》(2022年版)(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金融商業教育產業呈爆炸式增長。從2012年到2019年,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從260多家增加到1800多家,增長了6倍以上。截至目前,商業信息服務平臺企業調查顯示的財商教育相關企業已超過6000家。
25歲的南京市民周慧剛生完孩子,家庭收入僅靠丈夫月薪1萬多元。上有老,下有小,錢不夠花。周輝說,她參加了小白金融課程,由一家金融和商業教育機構收費12元。在后半段,培訓師開始展示過去學生的收入案例,并推薦付費課程??吹竭@么多學生通過學習實現資產增值,我很興奮。最后,她分期付款購買了價格近萬元的理財課程。
掙錢不容易,存錢更難。江蘇一位26歲的新農民表示,近年來,果園收成不錯,但市場波動較大,生產資料價格迅速上漲。年收入超過10萬元,但到年底,手里總是沒有錢。只想買個財商課,以小博大?!?/p>
此外,會員費和用戶轉化帶來的收入也是一些金融和商業教育機構的利潤來源。前者是機構根據會員支付的費用提供不同的課程服務和實踐指導;后者追求客戶后端金融服務的利潤,包括金融產品銷售傭金、開戶傭金等。
行業魚龍混雜,涉嫌違法經營
看似繁榮的金融商業教育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不久前,一所金融商業教育學院上演了一個翻車場景:一名培訓教師將積極基金解釋為他人積極推薦的基金,實際意義是尋求超越市場表現的基金,教師的表現讓學生笑又哭。
有網友在貼吧吐槽:所謂的高級理財課程根本學不到知識,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感覺交了一波‘智商稅’。一位曾在一家金融和商業教育機構工作的人士承認:大多數付費課程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而且是免費的。而且教學的‘班主任’大多是從學完課程的學生直接轉化而來的,其實也是銷售人員?!?/p>
部分財商教育人員在教學或溝通中存在違法行為。一些學生說,一些沒有金融許可證的金融和商業教育機構在教學中推薦金融產品,收取投資費,甚至偽裝成客戶財務管理,涉嫌違反相關法律。
一些財商教育機構設置的陷阱是交錢容易退費難。許多金融和商業教育機構都有嚴格的退款條件,如必須完成課程并通過考試。有員工坦言:考試難度掌握在我們手中,想讓你不過,有些辦法?!?/p>
《白皮書》指出,金融商業教育行業缺乏相關政策和制度的明確規范,呈現出教育和金融的雙重屬性,運營模式具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特點。教育培訓目標兼顧個人和公益性質,導致金融商業教育行業監管屬性模糊,主體不明。
建立行業準入門檻,確保金融安全
目前,強烈的社會財務需求與缺乏財務知識的矛盾突出。金融商業教育在提高居民的財務素養、促進經濟和金融健康有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但缺乏行業標準和監管薄弱的問題值得關注。業內人士認為,有關部門應逐步建立協同監督框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和機構合規守法經營。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冬偉表示,金融商業知識互動行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有必要處理規范與發展的關系。對于發展迅速、具有互聯網屬性的行業,要善于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范行業準入門檻等市場監管政策組合工具。
《白皮書》指出,金融商業教育行業最有可能采用的監管結構是功能監管理念下的多部門協調監管,不同部門根據業務和職能進行分類,在協調結構下進行監管。同時,政府要支持和幫助行業自律組織建設,引導行業和機構合規合法經營。
許多專家認為,為了加強行業制度、政策和規章制度的建設,有關部門可以共同發布規范金融商業教育健康發展的管理制度,實施金融教育、金融商業教育等機構的預備案或審計,并對金融商業教育從業人員提出明確的資格要求。
一些專家呼吁加強金融和商業教育行業的非法營銷管理,以確保金融安全。中國政法大學法治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車寧認為,金融商業教育應避免互聯網風險放大效應,嚴格區分教育和營銷的界限,保持合法競爭和合規管理的紅線,從廣告層面檢查,消除信息安全問題。同時,要引導行業自律發展,從銷售、培訓、宣傳等方面加強管理,履行社會責任。
金融專業剛畢業的男性客戶到銀行辦理業務、播財富或收獲韭菜——透視金融商業教育混亂的主要內容已經完成!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某金融專業剛畢業的男性客戶到銀行辦理業務(“播撒”財富還是收割“韭菜”——透視財商教育亂象)》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65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