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物價和房價貴得離譜,發展機會卻越來越少,生活的重壓之下,“躺平”已經成為了眾多年輕人逼不得已的選擇。
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個遍地機遇的時期,人大高材生伍繼紅同樣選擇了“躺平”,或許更確切地說,她徹底放棄了自己的人生。
1998年,伍繼紅大學畢業之后輾轉于北京、廣東等地,將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不僅事業沒有著落,還被丈夫出軌拋棄。
其后二十年里,她二婚嫁給鄉下光棍,兩段婚姻共生下6個孩子,靠著政府的低保補助過活,天之驕女最終淪為貧苦農婦。
她到底經歷了什么?又為什么會落到這一地步呢?
寒門才女
1974年,伍繼紅出生于江西省贛州的一個小山村里,此處山地、丘陵連綿不斷,由于交通不方便,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伍家的經濟條件也不好。
伍繼紅兄弟姐妹四個,她排行老二,雖然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是在父母和姐弟的關愛下,她一直都沒有吃過什么苦頭。
上學之后,伍繼紅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聰明勁兒,那時候的農村人都知道“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所以全家人都希望她能夠憑借知識走出大山。
而且她的父親是村支書,眼界相對更廣,在看到女兒有成才的希望之后就一心一意地支持她專研學業,家里人也從不讓她插手雜務。
就這樣,在家人的悉心保護之下,伍繼紅從小到大每天除了學習就是看書,漸漸地養成了內向的性格,不太愿意與他人交流。
1994年,伍繼紅20歲,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她的戶口跟隨叔父遷到了廣東河源,并且在那里參加了高考。
考試結束之后伍家人數著日子等待著好消息,而一向名列前茅的伍繼紅也確實沒有讓家里人失望。
成績公布之后,她驚艷眾人,考到了712分這樣的逆天成績,并且順利被我國一流學府——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左鄰右舍的人聽說伍繼紅考上了大學都羨慕得不行,因為那個年代大學生畢業之后是由國家直接安排工作,輕輕松松就能夠端上“鐵飯碗”。
伍家人也是這么認為的,在他們看來,只要考上了大學,就算是苦盡甘來,以后就吃喝不愁了,所以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多上心。
當然,在這種環境下伍繼紅自己也沒有想過要認真了解各類專業的前景,她隨意地挑了一個“檔案管理”專業就提交了志愿。
同年九月,伍繼紅揣著全家人東拼西湊的學費,坐著綠皮火車一路向北,來到了首都北京求學,與她同一屆的還有未來京東的老總——劉強東。
剛剛進入陌生的大學之后,伍繼紅有過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但是在濃郁的學習氛圍下她深受感染,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學業上。
大學四年,伍繼紅憑借優異的成績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還考取了諸多專業對口的實用性證書,在同學們的眼中她是出了名的學霸,老師們也很看重她。
同時,學校里熱鬧的社交活動也慢慢地改變了伍繼紅的性格,一向內向的她開始慢慢打開自己的內心,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而且她除了每天在教室、食堂和宿舍之間徘徊以外,還愛上了跳健美操、寫作和練習書法,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練習,交流心得體會。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原本伍繼紅的大學生活會這樣簡單而愉快地度過,但是很無奈她生不逢時,恰好趕上了國家制度改革。
1996年,國家出臺了《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開始逐步廢除大學生包分配的就業模式。
于是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成了泡影,這對伍繼紅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從小到大,家里的人給她灌輸的都是考大學、等分配、吃公糧的人生規劃,突然的變故令她措手不及。
迫于現實的壓力,伍繼紅不得不重新開始審視自己就讀的專業,而這一看前途好像更加渺茫了。
“檔案管理”一直都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只有機關單位、國有企業或者大型私企才需要這方面的人才,而且需求量也不大。
這樣一來,伍繼紅想要找到如意的工作勢必需要與眾多同樣優秀的畢業生一起競爭上崗,這令她非??鄲?。
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伍繼紅放棄了大四一年寶貴的鍛煉機會,選擇待在學校里學習理論知識,準備考公事宜。
然而公務員考試是眾人爭過獨木橋,難度可想而知,所以伍繼紅考試的過程并不順利,這次失敗也為她將來一步步的墮落埋下了伏筆。
變故頻發
1998年,伍繼紅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中拿到了畢業證書,隨后正式踏入了危機四伏的社會洪流,而她要面對的的第一項挑戰就是北京公務員考試。
從小到大伍繼紅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別人眼中的優秀代表,所以她的心里難免有一些心高氣傲。
雖然國家不再包分配,但是她仍然想要通過考試進入政府部門工作,維持住自己在家人眼里的“體面”。
而且她理論知識扎實,又有豐富的考試經驗,應對筆試自然不在話下,輕輕松松地就通過了。
可是到了面試,伍繼紅犯了難,她從小內向又慢熱,不善于跟人交流,大學時交往的對象也僅限于熟悉的同學,見到陌生人就忍不住緊張的毛病并未改變。
果不其然,面試的時候她由于太過緊張回答得非常糟糕,分數一下子被后面的人反超,最終失去了吃公糧的機會。
這次失敗給伍繼紅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陰影,讓她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而在這之后,一連串的變故倏忽而至,更是令她猝不及防。
北京的工作沒有了著落,伍繼紅只能將目光放在其他地方,之后她又趕到了天津,但是很無奈,同樣由于面試能力不足而被拒之門外。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令伍繼紅心灰意冷,外面的世界給了她太多打擊,于是她決定暫時回到溫暖的家里調整一下心態,誰知一個噩耗正等著她。
伍繼紅的父親為了養家糊口,供女兒上大學,每天起早貪黑地在外干活,身體早已出現了問題。
但是他不想影響女兒的學業,所以讓全家人都瞞著伍繼紅,直到他去世,伍繼紅都不知道。而當伍繼紅回到家里的時候,面對的只有父親冰冷的墓碑。
事業遭遇打擊,父親又突然離世,伍繼紅的內心充滿了對現實的恐懼,她脆弱的精神變得搖搖欲墜。
家里人并不知道伍繼紅有多痛苦,他們以為她只是回家探個很快就要回到光鮮亮麗的城市生活,所以經常會問伍繼紅一些工作的情況。
家里人引以為榮的眼神讓她說不出自己的失敗經歷,為了不讓家里人失望,伍繼紅只能強打精神再一次出發去找工作。
她沒有回到北京,而是就近跑到了廣州,在那里她幾經坎坷在一家私營企業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3000塊錢。
在那個平均工資不到一千塊錢的年代,伍繼紅的工資水平已經算是很高了,但是她卻并不滿意,因為這是私企,而非她執著追求的“鐵飯碗”。
伍繼紅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缺乏實踐,真正走到了工作上她倍感壓力,經常出錯,惹得領導非常不滿。
同時,她不善于交際,把同事之間的關系搞得異常僵硬,以至于沒有人愿意與她打配合,這令她的工作更加難以推進。
次年,她再次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但是依然慘敗,種種情緒的堆疊終于令她崩潰了,一氣之下,她辭去了那份高薪工作。
之后伍繼紅為了生計又找過幾份工作,可是她對工作產生了難以自抑的恐懼心理,所以都沒撐多久就草草收場,她甚至還去工廠里做過女工。
在伍繼紅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個男人出現了,就是她的第一任老公郭長華,兩個人是初中同學。
2000年,伍繼紅流落于廣東順德,偶然遇到了在那兒打工的郭長華,伍繼紅迫切地需要一個臂膀,而郭長華以前就傾慕于她,雙方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婚后,伍繼紅徹底放棄了事業,去到了郭長華的老家修水生活。
次年她生下了一個女兒,郭長華在外打工養家,而她就在家里照顧孩子。
不過,從小不事家務的伍繼紅照顧孩子也不在行,常常引得公公婆婆破口大罵,丈夫對她也頗有怨言。
這段婚姻維系了六年,伍繼紅與丈夫在生活中的瑣碎之中漸行漸遠,2006年,郭長華帶著女兒和外面找的女人離開了家,伍繼紅再次失去了依靠。
短短的八年時間,伍繼紅從天之嬌女跌落到谷底,她耗盡了自己的青春卻最終一無所有。
隱居山村
丈夫突如其來的拋棄令伍繼紅的內心再一次遭受了重擊,而且她沒有工作、沒有住所,最后只能回娘家尋求安慰。
但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當口她居然懷孕了,醫生還告訴她因為體質問題她不能墮胎。
伍繼紅深知自己繼續留在娘家只會是累贅,于是悄悄地告別親人,重新回到了修水。
她本想讓前夫回心轉意,對肚子里的負責,但是對方殘忍地拒絕了她,并且就此失去了聯系。
走投無路之際,有媒人給她介紹了一個對象,那人是鄰鎮的光棍,名叫鄧高華。
鄧高華小學都沒上完,家里還有一雙老邁的父母,一家人窮的都揭不開鍋,唯一的可取之處就是不介意伍繼紅懷著孕嫁過去。
實際上走到這一步,但凡伍繼紅能夠打起精神自力更生,養活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六年的婚姻生活早已磨滅了她對生活的熱情,此時的她已經徹底墮落了。
2007年,伍繼紅懷著身孕渾渾噩噩地嫁給了鄧高華,住進了兩間茅草搭建的土房子里,即便每到刮風下雨屋子里就會漏水,她也毫不在意。
第二段婚姻里,伍繼紅生下了與前夫的兒子,之后又陸陸續續誕育4個與鄧高華的孩子,本就家徒四壁的鄧家經濟上愈發緊張,
只能依靠政府給的低保貧困金過日子。
拮據的生活使得伍繼紅的內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已經完全接受了自己墮落的一生,但是曾經的驕傲不允許她把自己的不堪公之于眾。
在和鄧高華結婚之后,她很快就和所有親戚朋友斷絕了往來,再也沒有人知道她在哪里。
直到2017年5月份,扶貧干部在走訪貧困戶的時候了解到伍繼紅的經歷,隨后寫了一篇文章發到了網上,結果很快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從人大高材生到低保農婦的巨大轉變令無數網友扼腕嘆息,人大校友群里也轉發這篇文章,學校領導對此事高度重視,迅速安排了人手前去了解情況。
土坯茅草結構的老房子外邊,散落著一地大大小小的衣物和鞋子,旁邊還露天堆積著許多生活用品。
據村民說,伍繼紅一家九口蝸居在窄小的兩間房子,家里沒地方放,只能堆在外邊,平時村里人走路都會自覺避開。
伍繼紅沒有手機,眾人只能在外邊等待,過了好一會兒,伍繼紅夫婦和幾個孩子才出現,而當時人們首先注意到的是她才43歲,卻顯得非常蒼老。
他和幾名校友一起搬出了帶來的禮物里面有給幾個孩子的學習生活用品還有厚厚的一摞檔案管理專業的書籍,
鄭重地告訴伍繼紅不要忘記自己受過的教育,努力走出眼前的困境。
后來鎮政府出于關懷,還聯系上了伍繼紅的姐姐和小叔,親人相見都是熱淚盈眶,伍繼紅在姐姐的撫慰之下終于放下了心理防線,將自己多年的心路歷程一吐而出。
人們同情她的遭遇但更想看到她重新回到正途,為了改變他們家貧困的面貌,
人大校友和當地政府聯合行動,利用危房改造款和捐款為伍繼紅一家建造了一棟170多平米的樓房。
結語
縱觀伍繼紅的前半生,幾乎是從神壇落入塵埃,她的人生悲劇不僅是生活的諸多變故所導致,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她的性格問題。
她強烈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向親友或傾訴,同時她的軟弱逃避又將自己不斷推向墮落的深淵,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不過她還有漫長的下半輩子要度過,希望她能夠振作起來,拾起曾經的自信與能力,認真面對生活,同時以自己為前車之鑒教育好幾個孩子。
參考文獻
1、人民政協《1998屆的人大畢業生緣何目前家徒四壁?》
2、中國軍《人大畢業生跌落,如何看伍繼紅歸“隊”?》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天津人大畢業證(人大高材生伍繼紅放棄了大四一年寶貴的鍛煉機會,選擇待在學校里)》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67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