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金鄉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和校名變更
蒼南金鄉中學
學校創辦時叫平陽縣第六初級中學。1972年開始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中學,更名為平陽縣金鄉中學。1981年蒼南縣建縣時,校名改為蒼南縣金鄉中學,被縣政府選為全縣重點中學。1995年8月更名為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第一副校長(主席)張力器、黨支部書記王幼玉、現任校長兼書記林敏。招生歷史學校成立之初,有三個初中班,168名學生。1959年,金鄉水產??茖W校(位于鹽亭)和金鄉東海中學(位于北門三官堂)撤銷并合并為校,全校增至10個班。1962年平陽五中(錢中學)合并后,部分領導和師生并入學校。1966年10月,文革開始,所有學校停課。1970年春季改招生,招收了金鄉鎮生產大隊推薦的6個初中新生班。學制改為兩年。1972年春,高中新生入學。為了落實「縮短學制」的政策,初中和高中都是兩年制。從1973年開始改為秋季招生。1974年1月,第一屆兩個高中畢業班畢業。1978年秋,北陵和大余高中班合并入校。1982年9月,高中招收新生兩個班,其中作為縣重點中學,首次在江南地區招收1個三年制縣重點班,全校20個班。是當時蒼南縣最大的中學。從1992年8月開始,停止初中招生,初中教師逐年分流到金鄉三中,學校轉入高級中學。1998年學校搬遷后,高一招收10個班,招生人數逐年增加。
建校時借用了金鄉小學的直線教室上課。校舍簡陋,辦學條件差。1957年,春縣花津鄉小學第一分校為校舍。在縣政府、教育部門和金鄉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校區面積不斷擴大,校園建設初具規模。有12間教室的工字形和T字形平房兩棟相繼建成,觀老廟、道觀等。已拆除,建了兩棟教師宿舍樓、禮堂、食堂和教師會議室。校園北面建起了一座兩層教學樓。上世紀80年代,該鎮商品經濟空前發展,教育事業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社會各界人士、海外僑胞和學校師生紛紛捐款。區、鎮、縣教委撥款修建了實踐樓、知識樓、校友紀念館、校門口、知識長廊和三棟師生宿舍樓。新建校舍占地6617.58平方米,占全??偨ㄖ娣e的75%。90年代,隨著金鄉經濟的日益發展,學校的校區面積狹小,辦學規模難以滿足群眾的教育需求,易地建設新校區被提上日程。在縣委、縣政府、金鄉等五鄉領導的關懷下,在五村和社會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區建成了綜合樓、教學樓、學生宿舍、師生食堂等主要建筑,并于1998年9月1日正式啟用。1999年后,建成了400米標準田徑場、第二宿舍、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校園網等教育教學設施
辦學之初,縣教育局抽調7名有經驗的小學骨干教師任教。隨著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充實。1987年首次評定教師職稱時,有5名教師被評為高級中學教師,13名教師被評為一級中學教師。其中,張力伊老師先后被評為溫州市科技拔尖人才、省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近年來,學校加強師德教育,邀請專家學者和知名教師來校進行教學研究和指導,組織部分教師和班主任到知名學校學習,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班和各類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成長,引進了一批教學專家和教學界新人才,師資力量明顯增強。到2006年9月,全校98%以上的職教人員擁有本科學歷,在職研究生3人,英國雷丁大學1人。高級中學教師、一級中學教師60人;縣級以上教師培養對象18人,新教師、學科帶頭人18人,溫州市、蒼南縣學科主任(主任)15人;近五年來,教師獲得省級以上教育教學成果78項,市級以上205項,縣級以上652項,完成省級課題2項。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溫州金鄉中學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68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