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證|樣本圖片xo2歷屆大學畢業證{模板}圖片、學位證樣本、報到證樣本、檔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請點擊大學畢業證樣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院校簡介: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教育部直屬的三所著名外國語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1981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并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簡稱廣外,坐落于廣州市,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入選國家“2011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向聯合國提供高端翻譯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學之一、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世界翻譯教育聯盟的首創單位、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和國際譯聯聯席會員,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1]截至2019年6月,學??偯娣e2292畝,轄北校區、南校區、大朗校區3個校區;設有25個教學單位;有事業編制教職工總數2036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04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370人,各類成人本??粕?、進修及培訓生、外國留學生19000多人。[1]。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和二級學科碩士點5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1
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和二級學科博士點18
個
博士后流動站
1
校 訓
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簡 稱
廣外(gdufs)
創辦時間
1965年
類 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語言類
屬 性
廣東省“211工程”
“2011計劃”高校
“亞洲校園計劃”高校
“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高校
“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高校展開
屬性
廣東省“211工程”
“2011計劃”高校
“亞洲校園計劃”高校
“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amba)”高校
“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高校
“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高校收起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廣州
現任校長
石佑啟。。廣州外國語學院
廣州外國語學院校門
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廣東省委和廣東省政府決定在廣州創辦一所高等外語院校,以適應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對外語人才的需要。7月,廣州外國語學院籌備委員會成立。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辦地-廣州(54張)
1965年7月25日,廣州外國語學院正式成立,校址定在廣州市東北郊瘦狗嶺原廣東石油學校舊址。9月,首屆317名學生正式開學,共設2個系4個專業。
1966年1月,廣州外國語學院直屬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管理。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發,學院停止招生。
1969年10月,廣州外國語學院下放廣東省管理。
1970年10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對廣東高校實行“調、并、遷、改”,中山大學外語系、暨南大學外語系、外貿系以及廣州外國語學校并入廣州外國語學院,同時更名為“廣東外國語學院”。校址遷至廣州市北郊黃婆洞原中南林學院舊址。1970年冬,學?;謴驼猩?。
1971年春,508名“小大學生”入學,學制5年。設4個系9個專業。
1972-1976年,在全國招收5屆共1258名工農兵學員。
1977年11月,正式恢復廣州外國語學院校名,重新歸屬教育部領導。
1978年,開始招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創辦學術期刊《現代外語》。
1980年1月,教育部在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
1981-1982年,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3個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3年,4個系調整為3個系并更名;創辦外語夜大學,招收3年制??粕?。
1984年,成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1986年,德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印尼語語言文學3個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成立對外漢語部,招收外國留學生。
1988年,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被國家教育委員會確定為全國5個外語類重點學科之一。成立外國文化研究所(1992更名為國際問題研究所)。
1989年,成立對外經濟貿易系(1991年更名為國際貿易系)和涉外秘書系。由桂詩春、李筱菊兩位教授主持的“全國高校統一招生入學英語科考試標準化改革實驗”課題通過國家教委鑒定,在廣東試行2年后推廣至全國(1990年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1992年,成立廣州外國語學院董事會。
1993年7月,實行人事、分配、住房、醫療和退休養老輔助基金等校內管理體制改革。
1994年秋,推行獎、貸學金制度,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實行“學分制+績點制”教學管理改革,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畢業生就業制度。
1995年1月,廣州外國語學院劃歸廣東省管理。
廣州對外貿易學院
1980年12月,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在廣州市北郊大朗正式成立,設1個系,2個部和2個教研室。(1979年經外貿部批準,廣州對外貿易學院籌建工作正式開始)。
1981年,學院正式面向中南、西南及西藏各省區招生,招收新生80名。
1984年,增設對外貿易企業管理系。
1985年,試點實行院長負責制。成立夜大學,招收2年制??粕?。
1990年,調整院系機構,設3個系2個部。
1991年,成立成人教育部。成立董事會,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谷永江任董事會主席。
1994年9月1日起,正式劃歸廣東省管理。
1995年,共設有3個系、5個本科專業、1個本科專業方向和2個??茖I。
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校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開拓發展
1995年1月中旬,廣東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將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合并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月6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正式宣告成立。8月,首次以新大學名義招生,招收本科生676人、??粕?64人。10月,相繼成立新大學第一屆校務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11月14日,成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董事會。
1996年1月,校本部和大朗校區財務工作實現全面并軌。上半年,機關各部門全面修訂、融合兩院的相關規章制度。暑假,對外貿易企業管理系從大朗校區遷往校本部,附設外語學校從校本部遷往大朗校區。
1997年1月,整合資源組建7個學院和1個直屬系。
1998年11月,開展機構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至1999年6月完成。表彰一批從教40周年教師。
1999年6月,成立公開學院。
2000年6月,成立國際法學院。11月,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成功入選教育部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半年,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成為國家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試辦基地。
2001年,開展教學、科研架構調整、非學歷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內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會化改革等校內管理體制五項改革。召開新大學首次黨代會和制訂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三堅持,兩適應”的指導思想,著力推行五項改革。成立繼續教育學院,與公開學院合署辦公。
2002年,推行五項改革,全力以赴爭取進入廣州大學城建設新校區。
2003年1月,在佛岡會議上,系統提出辦學理念、思路、方法、特色。2月,廣東省政府正式同意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優質教學資源進入廣州大學城建設南校區,南校區位于番禺小谷圍島東北部,占地面積1095畝。12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教育部2004年6月發文)。12月,設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04年3月,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成為教育部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9月,南校區(大學城校區)迎來首批4529名新生。成立南校區管理委員會,機構設置以精干、高效為原則,實行“統一領導,職能延伸,條塊結合,分類管理”。成立國際學院,統一全校的中外合作辦學。
2005年1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科專業調整和校區布局方案》公布實施。成立高級翻譯學院;組建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基礎英語學院更名為英語教育學院。提出新一輪深化五項改革,重點推行學院目標管理。11月,學校召開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
2006年2月,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4月,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5月,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提出“三個五年,分三步走,把廣外建設成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7月,撤銷南校區管委會,校部機關按照“一個部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分區運作”的要求開展工作。9月,英語語言文化學院、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4個學院成建制安排在北校區,原定進駐南校區的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英語教育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6個學院除畢業生留在北校區外全部進入南校區,國際商務英語學院、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3個學院除2005、2006級本科生安排在南校區,其余均安排在北校區。
2007年,獲準成為mti(翻譯碩士)、mba(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
2008年,提出建設國際化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打造“深度”國際化教育品牌。黨委書記徐真華擔任廣州地區第12棒北京奧運火炬手。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轉廣外管理。12月,成立財經學院。
2009年,成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建程賢章收藏室。
2010年,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2]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2012年,召開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時,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建設成為國際化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的中長期奮斗目標。
2013年,成為廣東省深化高校自主辦學綜合改革試點單位之一。
2014年12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章程》獲省教育廳首家核準公布。
2015年,學?!懊嫦驀H語言服務的外國語言文學創新體系建設”和“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需求的經管學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2個學科項目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2016年12月8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根據該協議,學校將與悉尼科技大學合作,在澳大利亞招收計算機和法學專業學生,并派出學校教師赴悉尼科技大學為上述兩專業學生授課,符合條件的學生將授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位證書。這項協議的簽署,開啟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境外辦學的新篇章。[3]
2018年11月,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4]
2019年12月18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廣東)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共建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辦學規模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師資隊伍
校園風光
截止2018年6月,學校有事業編制教職工總數1980,專任教師13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達到50.9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到92.91%。教師隊伍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人,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2人,入選“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3人,獲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資助1人、“千人計劃引智配套工程”項目資助1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13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青年珠江學者”3人,入選廣東“特支計劃”4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44人次,入選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23名,(先后)聘任“云山學者”229人。此外,學校還聘有80位客座教授和289位長短期外教。[1]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仲偉合、石佑啟、楊解君、易行健[6]
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資助(1人):李平[6]
“千人計劃引智配套工程”項目資助(1人):istvan kecskes[6]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王桂珍
省級教學名師(5人):杜金榜、左連村、仲偉合、肖惠云、王桂珍、鄭立華
國家級教學團隊 |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英語專業基礎英語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王桂珍 | 2008年 |
英語口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仲偉合 | 2010年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院系概況
截止2017年5月底,學校轄22個教學單位和1個獨立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開設72個本科專業,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教育學、藝術學八大學科門類。[1]
院系專業 | |||
學院設置 | 專業及系部設置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 | 英語(語言信息管理) | ||
英語(國際會展與旅游) | |||
英語(文化與傳播) | |||
英語(高級翻譯) | |||
英語(英美文學) | |||
英語(語言學)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7] | 經濟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經濟統計學 | |||
稅收學 | |||
財政學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商務英語學院[8] | 商務英語(國際商務管理) | ||
商務英語(國際經濟法) | |||
國際商務(全英教學) | |||
商務英語(國際貿易) | |||
商務英語(國際金融)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9] | 市場營銷 | ||
人力資源管理 | |||
物流管理 | |||
工商管理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會計學院[10] | 會計學(acca國際會計)創新班 | ||
會計學 | |||
審計學 | |||
財務管理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11] | 保險學 | ||
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數學與精算) | |||
金融學 | |||
金融工程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 | 葡萄牙語 | ||
意大利語 | |||
西班牙語 | |||
俄語 | |||
德語 | |||
法語 | |||
波蘭語 | |||
希臘語 | |||
塞爾維亞語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 阿拉伯語 | ||
朝鮮語 | |||
越南語 | |||
泰語 | |||
印尼語 | |||
日語 | |||
緬甸語 | |||
波斯語 | |||
柬埔寨語 | |||
印地語 | |||
孟加拉語 | |||
土耳其語 | |||
中日韓亞洲校園項目(日語)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12] | 漢語國際教育 | ||
漢語言 | |||
漢語言文學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13] | 國際政治 | ||
外交學 | |||
法學(國際經濟法) | |||
法學(民商法) | |||
法學(知識產權法) | |||
法學(法律)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 | 教育學(英語教育) | ||
英語(師范)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電子商務 | |||
網絡工程 | |||
軟件工程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網絡空間安全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14] | 社會工作 | ||
應用心理學 | |||
公共事業管理 | |||
公共關系學 | |||
行政管理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 翻譯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15]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
廣告學 | |||
網絡與新媒體 | |||
新聞學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 | ||
視覺傳達設計 | |||
音樂表演(鋼琴、聲樂)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1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學建設
校園風光
截止2017年5月底,學校有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11個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含20個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共有26個外語語種,是華南地區外語語種最多的學校。[1]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英語、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會計學、日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服務外包領域)、東亞語群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非通用語種群(越南語、朝鮮語、泰國語、印尼語等4個語種)、英語、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營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日語、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俄語、西班牙語、漢語言、新聞學、法學
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非通用語種教學與研究中心[1]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法學實驗教學中心、數字媒體藝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數字化語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際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寬帶多媒體教學實驗中心、數字化同聲傳譯實驗中心
廣東省首批協同育人平臺(1個):多語種高級翻譯人才協同育人基地[1]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多語種翻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精品課程 |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課程類別 |
中級英語寫作 | 王初明 | 2010 | 國家級 |
法語口譯 | 蔡小紅 | 2009 | |
英語口譯(課程系列) | 仲偉合 | 2007 | |
英語語音 | 王桂珍 | 2005 | |
交際英語 | 肖惠云 | 2003 | |
當代商業概論 | 朱文忠 | 2009 | 國家級雙語示范 |
普通心理學 | 楊韶剛 | 2010 | 省級 |
營銷渠道管理 | 常永勝 | 2010 | |
大學英語 | 周富強 | 2010 | |
中級英語寫作 | 王初明 | 2009 | |
基礎法語 | 謝詠 | 2009 | |
當代商業概論 | 朱文忠 | 2009 | |
法律英語 | 杜金榜 | 2008 | |
物流管理學 | 張余華 | 2008 | |
基礎日語 | 許羅莎 | 2007 | |
法語口譯 | 蔡小紅 | 2007 | |
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 | 李心廣 | 2007 | |
英美文學 | 劉巖 | 2006 | |
市場營銷學 | 王衛紅 | 2006 | |
當代英國概況 | 肖惠云 | 2005 | |
國際貿易 | 何元貴 | 2004 | |
英語口譯 | 仲偉合 | 2003 | |
英語語音 | 王桂珍 | 2003 | |
交際英語 | 肖惠云 | 2003 | |
英語語音語調 | 王桂珍 | 2012 | 省級精品開放 |
當代商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 朱文忠 | 2012 | |
組織行為學 | 陳國海 | 2012 | |
國際商法 | 周新軍 | 2012 | |
網絡輔助英語聽力自主訓練課程 | 吳旭東 | 2012 | |
日漢互譯 | 陳多友 | 2012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科建設
截止2018年6月,學?,F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1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幾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懊嫦驀H語言服務的外國語言文學創新體系建設”和“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需求的經管學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2個學科項目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
國家重點學科(1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8]
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2個):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二級學科[18]
廣東省重點學科 | |||||
序號 | 重點學科類別 | 學科名稱 | 學科層次 | ||
1 | 攀峰重點學科 | 外國語言文學 | 1 | ||
2 | 攀峰重點學科 | 應用經濟學 | 1 | ||
3 | 優勢重點學科 | 工商管理 | 1 | ||
4 | 優勢重點學科 | 法學 | 1 | ||
5 | 特色重點學科 | 國際關系 | 2 | ||
6 | 特色重點學科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2 | ||
7 | 特色重點學科 | 政治學理論 | 2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 ||||||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
1 | 05文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
2 | 02經濟學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 | ||||||
序號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
1 | 02經濟學 | 0201 | 理論經濟學 | |||
2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
3 | 03法學 | 0301 | 法學 | |||
4 | 0302 | 政治學 | ||||
5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
6 | 05文學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 | |||
7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
8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
9 | 07理學 | 0714 | 統計學 | |||
10 | 08工學 | 0839 | 網絡空間安全 | |||
11 | 12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12 | 1202 | 工商管理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6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18]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1個):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法律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會計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工程碩士、金融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心理碩士[18]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術研究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17年5月底,學校擁有1個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區域創新國際戰略研究中心);4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翻譯學研究中心、粵商研究中心),2個廣東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語言工程與計算重點實驗室、雙語認知與發展實驗室),4個省級研究基地(廣東省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太平洋島國戰略研究中心、華南國際知識產權研究院、非洲研究院),1個廣東省軟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國際服務經濟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3個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市綠色經濟與環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廣州國際城市創新傳播研究中心);并設有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詞典學研究中心、土地法制研究院等12個校級研究機構。此外,學校還設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庫機構——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積極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提供咨詢服務;學校牽頭組建的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同創新中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均獲入選廣東省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規劃項目。學校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創新團隊項目等一系列重大、重點項目。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獲高??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
科研平臺 | |||
科研機構類別 | 研究中心名稱 |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
省部(教育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9] | ||
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 | ||
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 | |||
翻譯學研究中心 | |||
粵商研究中心 | |||
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 | 區域一體化法治研究中心 | ||
廣東省軟科學重點基地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
廣州市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廣州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研究基地 | ||
廣東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 語言工程與計算重點實驗室 | ||
廣東省智庫機構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
廣東省協同創新中心 | 外語研究與語言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 ||
廣東“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 | |||
研究院 | 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 ||
國際服務外包研究院 | |||
校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中國計量經濟史研究中心 | ||
商務及法律話語研究中心 | |||
語言信息工程實驗室 | |||
低碳經濟與環境能源法研究中心 | |||
漢語二語學習研究中心 | |||
公共經濟學研究中心 | |||
校級科研機構 | 詞典學研究中心 | ||
國際問題研究所 | |||
歐洲研究中心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7年5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20]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館藏概況
圖書館
截止2017年5月,館藏紙質文獻資源總量為296.24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759種,2400份,本地鏡像中外文電子書1871000種,中外文電子期刊67844種,訂購中外文電子數據庫145種,自建數據庫14種,并實現32個外語語種館藏文獻采購、編目、流通和檢索的網絡化集成管理。
自建數據庫包括:廣東研究文獻資源中心、超星電子圖書服務平臺、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數據庫、外國文學文化研究數字化電子圖書庫、廣外學術典藏庫、梁宗岱著述與研究專題數據庫等。
特色館藏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基地圖書室】中國最為豐富的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方面的圖書和核心刊物。
【梁宗岱特藏室】收錄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梁宗岱先生的藏書、個人專著及有關研究資料。其中包括世界文學大師瓦萊里、羅曼·羅蘭等贈送梁宗岱先生的多種簽名本著作。
【本校教師著作室】收錄該校教師的個人代表性著作近2000種。
【精品圖書室】收錄《四庫全書》等重要古籍和大型外文工具書精品。
北校區風光(14張)
【數字圖書館】包括電子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音視頻資源、圖片資源、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統計數據、考試題庫等各種數字資源類型的海量信息。如cnki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超星學術視頻、中國經濟統計數據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中國法律資源全互動數據庫(北大法意)、myilibrary電子書庫、劍橋期刊庫(cup)、牛津期刊數據庫(oup)、wiley-blackwell期刊數據庫、elsevier sciencedirect期刊數據庫、ebsco,proquest系列數據庫、emerald管理學全集數據庫、美國計算機學會全文數據庫(acm)、pressdisplay多語種報紙庫等。
學術期刊
《現代外語》
《現代外語》創刊于1978年。創始人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宗炎教授和桂詩春教授,由全國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級重點學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承辦,雙月刊;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國教育信息資源數據”(eric)收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語言文字學》轉載刊物等。[1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南校區風光(14張)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創刊于1990年,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涉及一級學科或研究領域主要有外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公共管理、教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藝術研究等,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16]
《國際經貿探索》
《國際經貿探索》是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國際經貿探索》部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際經貿理論與實務的專業性月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連續5次入選具有廣泛影響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位列國際經貿類核心期刊的前四名,并多年保持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16]
《戰略決策研究》
《戰略決策研究》雜志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主辦的大型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致力于國際戰略理論、政策和實踐等問題的研究,反映國際化戰略實踐的最新成就,關注世界范圍內國際化研究的最新理論動態。內容以經濟學、管理學、國際法學、國際關系學的研究為主,兼容各新興的交叉學科。該刊設置的重點欄目有:“國際戰略新視角”、“宏觀戰略環境”、“國際經濟戰略”、“區域國際化戰略”、“焦點戰略新探”、“國別發展戰略分析”、“研究報告及述評”等。[1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合作交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波蘭、葡萄牙、芬蘭、冰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老撾、韓國、朝鮮、智利、秘魯、巴西、古巴、墨西哥、哥倫比亞、以色列、埃及、佛得角及香港、澳門、臺灣等57個國家和地區的402所大學和學術文化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開辦了5所海外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日本札幌大學孔子學院、俄羅斯烏拉爾大學孔子學院、秘魯圣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佛得角大學孔子學院及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孔子課堂。此外,學校還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舉辦英語教學碩士學位教育項目,與英國雷丁大學合作舉辦英語教育碩士學位教育項目;在管理國際化方面,學校共派出七批共36名干部進行海外高校掛職。[21]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隋廣軍 |
校長 | 石佑啟[22] |
黨委副書記 | 李云明 |
副校長 | 劉建達、何傳添、劉海春、陳林漢、陽愛民、焦方太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6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網)[2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知名校友
校園風光
溫耀深 65級法語校友,曾任云浮市市長、市委書記、廣東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蓮珍: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2017年12月起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院長;2018年6月起任浙江大學副校長。[24]
于平70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
王華 70級西班牙語校友,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幾內亞比紹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梁梳根70級英語校友,中國外交官,現任中國駐開普敦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國駐墨爾本、溫哥華總領事館總領事。
徐真華72級法語校友,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第十屆政協常委、港澳臺委員會副主任等,法國教育騎士勛章獲得者。
隋翚72級法語校友,現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簡稱工發組織)執行干事,曾任中國駐希臘使館經商參贊、商務部外事司司長。
邱舉良72級法語校友,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科技處一等秘書,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獲得者,曾任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
王雁南73級英語校友,曾任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嘉德創始人之一。
林迪夫74級英語校友,現任廣東省政府港澳辦巡視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博茨瓦納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廖菊華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駐米蘭總領館總領事,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奧克蘭總領事。
邱紹芳74級英語校友,外交官,曾任駐塞拉利昂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駐悉尼、洛杉磯總領事(大使銜)。
賀同新74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黃華75級經貿校友,現任南方國際集團總裁。
王超 77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曾任商務部副部長。
王輝耀77級英語校友,現任中國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方健壯77級英語校友,現任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廣東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曾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校長。
鄭立華77級法語校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語教授、博士生導師、法蘭西教育騎士勛章獲得者。
周海中79級英語校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氏猜測和網絡語言學的提出者,中山大學教授。
熊韶輝 84級國際貿易校友,現任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李紹山87級英語博士校友,現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院長。
曾用強88級英語碩士校友,現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院長。
曾德祥89級國際貿易校友,現任廣州博冠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溫琦94級國際金融校友,現任東莞勤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文化傳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p>
校標
設計理念:
(一)?;赵O計立足于校訓“明德尚行,學貫中西”,主體部分采用地球造型,上半球為簡約地球儀造型,象征學校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辦學思路,下半球為“w”的變體造型字母,既是“外語外貿”中“外”字的漢語拼音聲母和英語單詞“world”的首個字母,寓意該校培養國際通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w”在象形上近似一本翻開的書和一只展翅飛翔的鳥,象征學子孜孜汲取知識,鵬程萬里。
(二)?;胀庑蜑閳A形,外圈為中英文校名,上半圈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毛體手書校名,下半圈為“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英文校名。
(三)?;罩黧w以中藍色為基調,圖案為白色,簡潔明快,寓意大學的學術自由和獨立精神。中英文校名為紅色,醒目突出,表現熱情、智慧與活力。[2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訓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證|樣本圖片xo2》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81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