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龍田中學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
校名為第十區私立龍蟠初級中學。1934年改為興寧第十區私立龍蟠初級中學。1942年夏,改組校董事會(第四屆),公推羅翼群、廖頌堯為正、副董事長,并著手籌辦高中部。新校址選定龍田圩西南800米許的鹿子坪。1942年冬部分新校舍建成。翌年春招收高中一年級新生兩班,103人。校本部設在新校,在舊校設立分教處。1949年5月,興寧和平解放。9月,縣人民政府委派李侃民、羅鴻慶為龍中正、副校長。11月改名為興寧龍田中學。至今已有105年的歷史,具有優良的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設施設備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呈現蓬勃生機,校容校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廣泛籌集資金,積極完善教學設施設備。2002年被評定為“梅州市一級學?!?。校園寬闊,占地約130畝;布局合理, 地圖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教學區與生活區、運動區分開。從2000年起,學校加大了校容校貌、場館設施建設,重視師資、校風、教風建設。2005年10月,學校成功舉辦了建校100周年慶典活動。
學?,F有教學樓3幢(教室共計48個),辦公樓1幢,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各2幢,學生食堂一幢,有獨立的電教大樓、科學樓、 圖書館;教育教學設備齊全,多媒體教室、各類實驗室、電腦室、 語音室、運動場等配置均超過梅州市一級學校標準;校園內文化走廊有近百米,綠化覆蓋率高,近年又新開辟了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西校門廣場。學校 藏書6萬余冊,有400米環形、200米直跑道的運動場,實踐基地有8畝。
發展
2010年下期,龍田中學與龍田職中合并,兩校合并后新一屆領導班子結合學校的實際,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認真開展“回贈母校一棵樹”活動,提出“校風好、校園美、質量高,有特色”的辦學目標,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大校園環境的整治力度,使教育教學工作,校園文化、美化、綠化、凈化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如今,校園內綠樹掩映,綠草如茵, 生物園、 地理園、筆峰閣、荷塘、龍蟠硯池、文化走廊等各具特色、相映成趣。德育方面,學校非常重視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重視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感恩教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學方面,根據“常規打基礎,教研求發展”的思路,既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師資力量
學?,F有3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96人,其中高中18個班,學生1214人;初中12個班,學生882人。在職公辦教職工141人,其中專任教師116人,教師中有中學 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44人,二級教師49人。
教育教學
學校自創辦以來,以治學嚴謹、教學質量高而傳聞全市,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評為省重點學校。早在 抗日戰爭至 解放戰爭期間,曾培養鍛煉了一大批從事革命活動的教師和學生。如當時進步教師李企村是地下黨員,后任 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地下黨員學生劉玉欣后任佛山市人大主任;原校友陳耀環、廖瑞瓊后分別任中央民航局長、上影導演等職務;原華南理工學院院長、省人大副主任羅雄才是龍中校友。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學校更是人才輩出,55屆校友許兆煥曾任《光明日報》、《深圳特區報》總編;59屆畢業生廖可人曾任北大、深大教授,在數學研究上有重大成果而成為世界名人而載入史冊;校友劉立其先后任興寧縣委書記、珠海市教育學院院長。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興寧龍田中學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84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