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212萬年前已現人跡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朱照宇團隊在《自然》發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朱照宇團隊在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玉山鎮上陳村新發現一處舊石器遺址,通過考古研究,該遺址的時間可追溯到大約126萬年到212萬年前。這一發現表明,古人類可能很早就出現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認為的更早。昨天,朱照宇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團隊已經在該遺址進行考古研究長達14年。
朱照宇說,新遺址的發現建立在此前的考古成果之上。
時間回溯到1964年的灞河南岸,朱照宇團隊中的黃慰文曾作為藍田公王嶺的考古小隊長,見證了藍田公王嶺猿人遺址的出世。經考古學家測算,出土的藍田猿人頭蓋骨距今有163萬年。但在后來的野外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公王嶺的地層里缺失了一段,“就像是一座十層的大樓,缺失掉中間的兩層樓?!敝煺沼钫f。
發現有地層缺失,研究人員們決定尋找一個完整的地層剖面。
2007年7月18日,時隔40余年后,朱照宇與黃慰文等人發現,灞河北岸的上陳村有一個完整的地層剖面。此地層連續無斷層,每一層有不同的地質特點。更令朱照宇興奮的是,第一天,他們就發現了第一件石器。接著,他們發現,地層里的好多層都有零星分布的石器。后來,這些出土石器與古老地層,將藍田地區古人類活動遺跡的年代再次向前推進了約50萬年,國外大學畢業證辦理--從而使上陳遺址成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類遺跡點之一。
團隊扎根黃土高原14年
14年來,朱照宇團隊的11個人,在一望無垠的黃土高原上,感受著晝夜間的冷與熱。夏天,朱照宇團隊會在村里購買陜西大餅,再抱上幾個西瓜,到遠處的遺址旁。對于他們來說,西瓜比水更解渴。團隊成員們往往頂著大太陽,蹲在黃土里研究十幾個小時,直到天黑。
到了冬天,黃土干燥,地層更清晰,研究員們便忍著酷寒工作。朱照宇現在還記得,2004年11月他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情景。那時,黃土高原剛飄起小雪,朱照宇站在這片野外陡坡上,站立都很難,只能慢慢在陡坡上挖出站腳之地。
在大雨天里,黃土濕滑,團隊只能收工。若有幸遇到小雨,他們會用樹作掩體保護電腦、筆記本,等雨停后繼續工作。盡管衣服濕透,但不一會兒就能被蒸干。
據不完全統計,朱照宇團隊去過20多次上陳村。直到現在,年近七旬的朱照宇堅持親自爬坡、采樣、挖土,而團隊中的黃慰文已滿80歲,另一位英國研究員也已年過七旬。
談及14年來的研究,朱照宇略顯輕松的語氣中也透著一絲絲沉重?!拔覀儓F隊多是研究生,我已經送走了自己的五屆研究生了,還借過同事的四屆研究生?!敝煺沼钚χf,“做這么長時間,一是因為石器稀少,二是盡量用最老的石器,這樣成果才有分量?!?/p>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黃土高原212萬年前已現人跡》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97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