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span>,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爸?,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成員,是京港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高校 ,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后發展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建校始隸屬于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外交部領導。1954年,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學院;1959年,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組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1980年后直屬國家教育部領導。1994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截至2020年6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京市海淀區三環路兩側分設東、西兩個校區,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中外文圖書145萬余冊,中外文電子圖書222萬余冊;轄33個教學系部,學校開設專業121個,有1個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有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學科);學?,F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255人,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172人,學校普通本科在校生5600人,研究生3100人,學歷留學生1600人。
本中心存有1985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畢業證樣本,歷年校長簽名檔案資料,原版做出來跟學校當年發的一樣,看不出真假!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 北外,BFSU
- 1941年9月24日
- 公立大學
- 語言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11工程
985平臺
2011計劃
全國重點大學 - 中國北京、合肥
- 楊丹
- 傅瑩,裘援平,楊瀾,何炅,章啟月,姚夢瑤,劉洪悅,鄭欣,王猛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42 個
- 13 個
- 1
- 兼容并蓄 博學篤行
- 《永遠為人民服務》
- 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等
- 3 個
- 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號
-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歷任院長 回目錄
現任校(院)長:
任期 | 姓名 | 職務 |
---|---|---|
1941年7月—1941年12月
|
常乾坤
|
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隊隊長
|
1941年12月—1942年5月
|
軍事學院俄文科俄文隊長
|
|
1941年12月—1942年5月
|
盧競如
|
軍事學院俄文科主任
|
1942年5月—1945年6月
|
曾涌泉
|
延安軍委俄文學校校長
延安外國語學校校長
|
1945年6月—1946年6月
|
楊尚昆
|
延安外國語學校校長
|
1946年6月—1950年3月
|
浦化人
|
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外事學校校長
外國語學校校長
|
1950年3月—1959年2月
|
劉仲容
|
外國語學校校長
北京外國語學院院長
|
1949年10月—1954年6月
|
師哲
|
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校長
|
1954年6月—1966年5月
|
張錫儔
|
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校長
北京俄語學院院長
|
1973年2月—1980年
|
廖承志
|
北京外國語學院院長
|
1981年2月—1984年4月
|
劉柯
|
北京外國語學院院長
|
1984年4月—1997年2月
|
王福祥
|
北京外國語學院院長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1997年2月—2005年6月
|
陳乃芳
|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2005年6月—2010年9月
|
郝平
|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2010年9月—2012年8月
|
陳雨露
|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2012年8月—2014年2月
|
韓震
|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2014年2月—2019年7月 | 彭龍 |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 |
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證樣本 回目錄
98年前編號編寫沒有規則前二位是年份,后幾位是序號 ,2000-2002年為17位,2002年開始有些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為18位;前5位為學校代碼。第6位為辦學類型代碼 , 辦學類型代碼: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6。第7至10位為畢業年份。第11至12位為培養層次代碼 , 培養層次代碼:博士研究生01,碩士研究生02,第二學士學位04,本科05,??疲ê呗殻?6。第13位至17或18位為學校對畢(結)業證書編排的序號,2002年開始有的學校18位編號。
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展歷史 回目錄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創建??勾蠼逃瘑T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勾蟮膶W生開始主要是中國工農紅軍中高級干部,后來也招收從陜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41年3月,為了加強與蘇聯的交流合作,在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隊;之后發展為俄文大隊(下屬一、二、三隊)。
1941年12月,俄文大隊轉為延安軍事學院俄文科,院長是徐向前,后為陳伯鈞。
1942年6月,軍事學院俄文科調整為軍委俄文學校。
1944年6月,學校增設了英文系,因此改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學校在極其艱苦的戰爭條件下堅持辦學,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翻譯人才和外語人才,也為新中國儲備了一批外事干部。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分批離開延安,前往東北、華北解放區。
1946年1月,到達張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
1946年6月,晉察冀軍政干部學校的外語干部訓練班師生轉入華北聯合大學,與華北聯大的外語系一起成立外國語學院。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6年12月,因戰爭學校轉移至冀中束鹿縣路過村。
1948年5月,學校遷至河北省正定縣。
1948年6月,以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師生為基礎成立外事學校,校址在冀中獲鹿縣南海山村。
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并,改名華北大學。聯大的外國語學院與北方大學的外文班合并為華大二部外語系。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華北大學二部于2月進城。6月,華北大學二部外語系與外事學校合并,學校改名為外國語學校。解放戰爭勝利以后,外事學校與華北大學二部進駐北京,合并為外國語學校。
1949年10月1日,全校師生一千余人到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見到外校師生隊伍時,高喊“外國語學校的同志萬歲!”
1953年2月,外國語學校成立西班牙文組,與德法文組合為德西法文系。
1953年夏天,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統一招生”,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第一屆四年制新生主要從京、津、滬、寧等大城市招收高中畢業生,共招新生94人。學生實行助學金制。
1954年8月,外國語學校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改稱北京外國語學院。在教學方面學習蘇聯,進行實踐、創新,逐步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外語教育體系。
1957年6月起,遵照高教部決定,北外不再采取選送和推薦的方法錄取新生,改為提前考試的辦法。
1956年9月,根據中羅文化協定,北京外國語學院增設羅馬尼亞語專業。
1959年2月,根據中央決定,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設有六個系八個專業和一個留蘇預備部。
(北京俄語學院歷史沿革備注:1949年10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成立,附屬于中共中央編譯局,由中央編譯局的正副局長師哲、張錫儔兼任正副校長。實行局校領導一元化,學校黨的關系隸屬于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當時由黨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任書記)。1951年2月,外國語學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專修學校。1952年3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內成立留蘇預備部。1955年6月,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改為北京俄語學院。1955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語學院。1956年8月,北京大學波蘭語、捷克語班調整到北京俄語學院,成立波捷語系。1959年2月,北京俄語學院并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建校初期,俄專校址設在北京西城區南寬街13號,后遷至鮑家街21號原太平湖醇親王府(即清光緒帝出生地)舊址,1955年,遷入西郊魏公村蘇州街新校園。俄專建校初期有三個班,共70名學生。到1950年年初擴展為六個班。1951年,俄專加入二部與三部。建校之初,毛主席為俄文專修學校改定并題寫校名。)
1959年9月,成立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1960年9月,留蘇預備部撤消,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
1962年8月,亞非語系正式成立。德語系與東歐語系合并。
1964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發展為中國語種最多的高等外語專業學院,設有六個系二十七個語種。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停課,停止招生。
1968年底,為了保護和儲備外語人才,周總理指示,六七、六八兩屆學生由外交部統一組織到唐山地區北京部隊的幾個農場勞動鍛煉,同時學校派出外語教師進行教學和輔導。
1970年4月,北外遷校至湖北沙洋,辦“五七干?!?。
1971年8月,恢復招生。同年十月,第一批工農兵學員800人入學,舉行“文化大革命”以來第一個開學典禮。
1971年至1976年的六年中,北外招收的工農兵學員2190人。
1972年8月,全校遷回北京。十年間,學院承擔了編寫《漢英詞典》、《漢德詞典》、《西漢詞典》等18部詞典的編寫任務,并列入了國家出版計劃。
改革發展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1977年7月,恢復經過考試的統一招生。1977年10月,經過考試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學。
1978年,學院恢復了研究生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北外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6個專業為碩士學位授權點,英語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王佐良、許國璋教授為博士生導師。北外因此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2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正式建立。
1983年6月,開辦夜大學,學制三年,設有英、俄、德、法、西、日、阿等語種。
1983年9月,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開辦“國際文化交流班”。
1984年3月,成立“外國語言研究所”和“外國文學研究所”。
1984年9月,建立“土爾其語”專業,至此全院共設有28個語種。
1984年9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與直屬中國語文教研室合并為漢語部;同時,聯合國譯員訓練班獨立建制,改為聯合國譯員培訓部。
1984年10月,函授部開辦。
1985年9月,“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和“出國人員培訓部”建立。
1985年10月,由于英語系負擔的任務過重,成立英語二系。同年,增設對外漢語和圖書館信息管理兩個專業,并于當年開始招生。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8年,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中文學院合并,成立新的國際交流學院。
2001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60年校慶之際成立,在原英語系的基礎上成立了英語學院,現包括英語系、外交學系、新聞與傳播系和法律系。國際商學院、大英部也在此時成立。調整后學校二級教育教育機構由19個減為16個。
2002年,英語語言文學再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德語語言文學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原東歐語系更名為歐洲語言系并增設芬蘭語本科專業;國際商學院專業增多,開設金融、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并招生;同年,國際商學院經濟管理學科群被確定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學科。2003年,學校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簽署協議將“北外英語翻譯資格證書考試”項目更名為“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NAETI);同年,學校增設斯洛伐克語專業,下設于歐洲語言系。
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學校承辦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和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同時亮相;同年,歐洲語言系增設荷蘭語本科專業。
20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波斯語、印地語等10個本科專業。同時,英語學院的法律系、外交系經過不斷發展,組建法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同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由原歐洲語言系發展而來,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正式成立,同年該院的希臘語和挪威語開始招生;在原社會科學部的建礎上,組建哲學社會科學學院??鬃訉W院工作處正式成立,為中國高校第一家專門指導孔子學院建設的處級工作機構。
2008年,在原大學英語部的建礎上,組建專門用途英語學院,為非英語專業各院系提供高層次的大學英語教學?!氨本┩鈬Z大學易學與儒學研究中心”成立。
2010年,北外召開教育基金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會議推舉了基金會理事長,討論通過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基金會章程》。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 6月,北外“非通用語本科教材建設工程”被正式列入“985”平臺學科建設項目;同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成立;8月,享有國際應用語言學界“奧林匹克”美譽的第16屆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在北外成功舉辦,共有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應用語言學專家與學者參加,1000多位學者在會上宣讀了自己的論文。
2011年,學校申請增設孟加拉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祖魯語、拉丁語等5個語種;9月24日,北京外國大學70周年校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發來賀信。
2012年5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建立國內首家高校戰略共同體,雙方將互為“第二校園”,互相開放相關課程等;6月,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9月29日,發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2019年3月1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原“西葡語系”正式升格為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學院);9月23日,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12月2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成立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位證樣本 回目錄
此處顯示的為新版學位證書樣本,查看其它年份的樣本請與我們在線客服聯系!
A : 1998年-2006年的學位證書采取全國統一編號,證書編號為12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單位的級別,后四位為各校按授予人員排序的順序號碼。
B : 2006年后學位證書編號為16位。1 : 普通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證書編號調整為16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學位的級別,博士為2,碩士為3,學士為4;第七至第十位為授予學位的年份。 2 : 普通學士學位中的“雙學位”和“第二學位”證書,分別在第十一位用一個漢語拼音字母“S”和“E”加以區別,其余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編號方式相同??偽粩禐?6位。 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所獲學位證書,在起始位置加“C”,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加以區分,其后續編號為16位數 , 成人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為 9,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數字,但不得使用數字9,證書其他位的編制規則相同 。 4 : 自考生所獲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用漢語拼音字母“Z”標明,其余與成人學士學位相同??偽粩禐?7位。5 : 專業學位證書編號位置印有漢語拼音縮寫的“Z”字樣,其后續編號改為16位數。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籍檔案 回目錄
學籍檔案內有登記表,成績單,體檢表,通知書,自我鑒定,學年評定表等 。另外還有單獨的報道證書如下圖!
需要辦理的朋友,請告知客服你需要辦理的是哪所學校,哪一年畢業,哪個層次(本科,???研究生等)!
辦理以上樣本需提供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入學日期,畢業日期,所學專業,校長名字(沒有的本機構按資料庫里的檔案制作),畢業證書編號(沒有的本機構根據學院的編號規則制作一個),相片!公司價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個別偏遠地區最慢一個星期可以拿到!
北京外國語大學報到證樣本 回目錄
辦報到證準備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入學畢業日期,學校名稱,專業名稱,學歷層次,報到地址,報到單位,報到期限
北京外國語大學專業設置 回目錄
教學系部 | 專業設置 |
---|---|
英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翻譯 |
國際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俄語學院 | 俄語語言文學 |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 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瑞典語、意大利語、塞爾維亞語、芬蘭語、荷蘭語、斯洛伐克語、克羅地亞語、希臘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和馬耳他語 |
亞非學院 | 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僧加羅語、韓語、土耳其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波斯語、菲律賓語、索馬里語、尼泊爾語 |
高級翻譯學院 | 英漢同傳、復語同傳(包括法英漢、日英漢、俄英漢、西英漢、朝英漢復語同傳)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包含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和國外社會主義和左翼運動兩個專業方向 |
國際關系學院 | 外交學 |
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
|
- |
法學院 | 法學 |
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 國際新聞與傳播 |
德語系 |
德語語言文學
|
法語系 | 法語 |
日語系 | 日語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
阿拉伯學院 | 阿拉伯語 |
海外漢學中心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包含國際文學與文化關系研究、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和跨文化與翻譯研究三個專業方向) |
藝術研究院 | 中國傳統戲劇對外傳播研究 |
計算機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際組織學院 | 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
截至2020年6月,北外注重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1200余人,另有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近200人。學校擁有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百萬千萬人才工程、國家“四個一批”人才、青年“長江學者”等高水平師資。教師中超過90%擁有海外學習經歷。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截至2014年9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6門;教育部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此外英語專業和德語專業部分教師承擔的“中國英語本科學生素質調查報告”、“高校英語本科教學調查”和“全國德語教學調研”等教改項目。
現任校(院)長:
98年前編號編寫沒有規則前二位是年份,后幾位是序號 ,2000-2002年為17位,2002年開始有些為17位,有些是18位,2003年以后為18位;前5位為學校代碼。第6位為辦學類型代碼 , 辦學類型代碼:普通高等教育1,成人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和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6。第7至10位為畢業年份。第11至12位為培養層次代碼 , 培養層次代碼:博士研究生01,碩士研究生02,第二學士學位04,本科05,??疲ê呗殻?6。第13位至17或18位為學校對畢(結)業證書編排的序號,2002年開始有的學校18位編號。
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展歷史 回目錄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創建??勾蠼逃瘑T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勾蟮膶W生開始主要是中國工農紅軍中高級干部,后來也招收從陜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41年3月,為了加強與蘇聯的交流合作,在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隊;之后發展為俄文大隊(下屬一、二、三隊)。
1941年12月,俄文大隊轉為延安軍事學院俄文科,院長是徐向前,后為陳伯鈞。
1942年6月,軍事學院俄文科調整為軍委俄文學校。
1944年6月,學校增設了英文系,因此改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學校在極其艱苦的戰爭條件下堅持辦學,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翻譯人才和外語人才,也為新中國儲備了一批外事干部。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分批離開延安,前往東北、華北解放區。
1946年1月,到達張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
1946年6月,晉察冀軍政干部學校的外語干部訓練班師生轉入華北聯合大學,與華北聯大的外語系一起成立外國語學院。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6年12月,因戰爭學校轉移至冀中束鹿縣路過村。
1948年5月,學校遷至河北省正定縣。
1948年6月,以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師生為基礎成立外事學校,校址在冀中獲鹿縣南海山村。
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并,改名華北大學。聯大的外國語學院與北方大學的外文班合并為華大二部外語系。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華北大學二部于2月進城。6月,華北大學二部外語系與外事學校合并,學校改名為外國語學校。解放戰爭勝利以后,外事學校與華北大學二部進駐北京,合并為外國語學校。
1949年10月1日,全校師生一千余人到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見到外校師生隊伍時,高喊“外國語學校的同志萬歲!”
1953年2月,外國語學校成立西班牙文組,與德法文組合為德西法文系。
1953年夏天,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統一招生”,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第一屆四年制新生主要從京、津、滬、寧等大城市招收高中畢業生,共招新生94人。學生實行助學金制。
1954年8月,外國語學校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改稱北京外國語學院。在教學方面學習蘇聯,進行實踐、創新,逐步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外語教育體系。
1957年6月起,遵照高教部決定,北外不再采取選送和推薦的方法錄取新生,改為提前考試的辦法。
1956年9月,根據中羅文化協定,北京外國語學院增設羅馬尼亞語專業。
1959年2月,根據中央決定,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設有六個系八個專業和一個留蘇預備部。
(北京俄語學院歷史沿革備注:1949年10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成立,附屬于中共中央編譯局,由中央編譯局的正副局長師哲、張錫儔兼任正副校長。實行局校領導一元化,學校黨的關系隸屬于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當時由黨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任書記)。1951年2月,外國語學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專修學校。1952年3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內成立留蘇預備部。1955年6月,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改為北京俄語學院。1955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語學院。1956年8月,北京大學波蘭語、捷克語班調整到北京俄語學院,成立波捷語系。1959年2月,北京俄語學院并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建校初期,俄專校址設在北京西城區南寬街13號,后遷至鮑家街21號原太平湖醇親王府(即清光緒帝出生地)舊址,1955年,遷入西郊魏公村蘇州街新校園。俄專建校初期有三個班,共70名學生。到1950年年初擴展為六個班。1951年,俄專加入二部與三部。建校之初,毛主席為俄文專修學校改定并題寫校名。)
1959年9月,成立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1960年9月,留蘇預備部撤消,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
1962年8月,亞非語系正式成立。德語系與東歐語系合并。
1964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發展為中國語種最多的高等外語專業學院,設有六個系二十七個語種。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停課,停止招生。
1968年底,為了保護和儲備外語人才,周總理指示,六七、六八兩屆學生由外交部統一組織到唐山地區北京部隊的幾個農場勞動鍛煉,同時學校派出外語教師進行教學和輔導。
1970年4月,北外遷校至湖北沙洋,辦“五七干?!?。
1971年8月,恢復招生。同年十月,第一批工農兵學員800人入學,舉行“文化大革命”以來第一個開學典禮。
1971年至1976年的六年中,北外招收的工農兵學員2190人。
1972年8月,全校遷回北京。十年間,學院承擔了編寫《漢英詞典》、《漢德詞典》、《西漢詞典》等18部詞典的編寫任務,并列入了國家出版計劃。
改革發展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1977年7月,恢復經過考試的統一招生。1977年10月,經過考試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學。
1978年,學院恢復了研究生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北外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6個專業為碩士學位授權點,英語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王佐良、許國璋教授為博士生導師。北外因此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2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正式建立。
1983年6月,開辦夜大學,學制三年,設有英、俄、德、法、西、日、阿等語種。
1983年9月,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開辦“國際文化交流班”。
1984年3月,成立“外國語言研究所”和“外國文學研究所”。
1984年9月,建立“土爾其語”專業,至此全院共設有28個語種。
1984年9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與直屬中國語文教研室合并為漢語部;同時,聯合國譯員訓練班獨立建制,改為聯合國譯員培訓部。
1984年10月,函授部開辦。
1985年9月,“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和“出國人員培訓部”建立。
1985年10月,由于英語系負擔的任務過重,成立英語二系。同年,增設對外漢語和圖書館信息管理兩個專業,并于當年開始招生。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8年,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中文學院合并,成立新的國際交流學院。
2001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60年校慶之際成立,在原英語系的基礎上成立了英語學院,現包括英語系、外交學系、新聞與傳播系和法律系。國際商學院、大英部也在此時成立。調整后學校二級教育教育機構由19個減為16個。
2002年,英語語言文學再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德語語言文學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原東歐語系更名為歐洲語言系并增設芬蘭語本科專業;國際商學院專業增多,開設金融、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并招生;同年,國際商學院經濟管理學科群被確定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學科。2003年,學校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簽署協議將“北外英語翻譯資格證書考試”項目更名為“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NAETI);同年,學校增設斯洛伐克語專業,下設于歐洲語言系。
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學校承辦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和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同時亮相;同年,歐洲語言系增設荷蘭語本科專業。
20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波斯語、印地語等10個本科專業。同時,英語學院的法律系、外交系經過不斷發展,組建法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同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由原歐洲語言系發展而來,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正式成立,同年該院的希臘語和挪威語開始招生;在原社會科學部的建礎上,組建哲學社會科學學院??鬃訉W院工作處正式成立,為中國高校第一家專門指導孔子學院建設的處級工作機構。
2008年,在原大學英語部的建礎上,組建專門用途英語學院,為非英語專業各院系提供高層次的大學英語教學?!氨本┩鈬Z大學易學與儒學研究中心”成立。
2010年,北外召開教育基金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會議推舉了基金會理事長,討論通過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基金會章程》。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 6月,北外“非通用語本科教材建設工程”被正式列入“985”平臺學科建設項目;同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成立;8月,享有國際應用語言學界“奧林匹克”美譽的第16屆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在北外成功舉辦,共有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應用語言學專家與學者參加,1000多位學者在會上宣讀了自己的論文。
2011年,學校申請增設孟加拉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祖魯語、拉丁語等5個語種;9月24日,北京外國大學70周年校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發來賀信。
2012年5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建立國內首家高校戰略共同體,雙方將互為“第二校園”,互相開放相關課程等;6月,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9月29日,發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2019年3月1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原“西葡語系”正式升格為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學院);9月23日,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12月2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成立
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1936年6月1日在陜北瓦窯堡創建??勾蠼逃瘑T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勾蟮膶W生開始主要是中國工農紅軍中高級干部,后來也招收從陜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愛國青年。
1941年3月,為了加強與蘇聯的交流合作,在延安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隊;之后發展為俄文大隊(下屬一、二、三隊)。
1941年12月,俄文大隊轉為延安軍事學院俄文科,院長是徐向前,后為陳伯鈞。
1942年6月,軍事學院俄文科調整為軍委俄文學校。
1944年6月,學校增設了英文系,因此改名為延安外國語學校。學校在極其艱苦的戰爭條件下堅持辦學,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翻譯人才和外語人才,也為新中國儲備了一批外事干部。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分批離開延安,前往東北、華北解放區。
1946年1月,到達張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國語學校師生,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內成立外語系。
1946年6月,晉察冀軍政干部學校的外語干部訓練班師生轉入華北聯合大學,與華北聯大的外語系一起成立外國語學院。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外國語學校校門
1946年12月,因戰爭學校轉移至冀中束鹿縣路過村。
1948年5月,學校遷至河北省正定縣。
1948年6月,以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師生為基礎成立外事學校,校址在冀中獲鹿縣南海山村。
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并,改名華北大學。聯大的外國語學院與北方大學的外文班合并為華大二部外語系。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華北大學二部于2月進城。6月,華北大學二部外語系與外事學校合并,學校改名為外國語學校。解放戰爭勝利以后,外事學校與華北大學二部進駐北京,合并為外國語學校。
1949年10月1日,全校師生一千余人到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見到外校師生隊伍時,高喊“外國語學校的同志萬歲!”
1953年2月,外國語學校成立西班牙文組,與德法文組合為德西法文系。
1953年夏天,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統一招生”,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第一屆四年制新生主要從京、津、滬、寧等大城市招收高中畢業生,共招新生94人。學生實行助學金制。
1954年8月,外國語學校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改稱北京外國語學院。在教學方面學習蘇聯,進行實踐、創新,逐步建立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外語教育體系。
1957年6月起,遵照高教部決定,北外不再采取選送和推薦的方法錄取新生,改為提前考試的辦法。
1956年9月,根據中羅文化協定,北京外國語學院增設羅馬尼亞語專業。
1959年2月,根據中央決定,北京外國語學院與北京俄語學院合并為新的北京外國語學院,設有六個系八個專業和一個留蘇預備部。
(北京俄語學院歷史沿革備注:1949年10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成立,附屬于中共中央編譯局,由中央編譯局的正副局長師哲、張錫儔兼任正副校長。實行局校領導一元化,學校黨的關系隸屬于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黨委(當時由黨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任書記)。1951年2月,外國語學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專修學校。1952年3月,北京俄文專修學校內成立留蘇預備部。1955年6月,經高教部呈請國務院批準,北京俄文專修學校改為北京俄語學院。1955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語學院。1956年8月,北京大學波蘭語、捷克語班調整到北京俄語學院,成立波捷語系。1959年2月,北京俄語學院并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建校初期,俄專校址設在北京西城區南寬街13號,后遷至鮑家街21號原太平湖醇親王府(即清光緒帝出生地)舊址,1955年,遷入西郊魏公村蘇州街新校園。俄專建校初期有三個班,共70名學生。到1950年年初擴展為六個班。1951年,俄專加入二部與三部。建校之初,毛主席為俄文專修學校改定并題寫校名。)
1959年9月,成立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1960年9月,留蘇預備部撤消,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
1962年8月,亞非語系正式成立。德語系與東歐語系合并。
1964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發展為中國語種最多的高等外語專業學院,設有六個系二十七個語種。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停課,停止招生。
1968年底,為了保護和儲備外語人才,周總理指示,六七、六八兩屆學生由外交部統一組織到唐山地區北京部隊的幾個農場勞動鍛煉,同時學校派出外語教師進行教學和輔導。
1970年4月,北外遷校至湖北沙洋,辦“五七干?!?。
1971年8月,恢復招生。同年十月,第一批工農兵學員800人入學,舉行“文化大革命”以來第一個開學典禮。
1971年至1976年的六年中,北外招收的工農兵學員2190人。
1972年8月,全校遷回北京。十年間,學院承擔了編寫《漢英詞典》、《漢德詞典》、《西漢詞典》等18部詞典的編寫任務,并列入了國家出版計劃。
改革發展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文化大革命后北外首批研究生合影
1977年7月,恢復經過考試的統一招生。1977年10月,經過考試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學。
1978年,學院恢復了研究生教育,開始招收研究生。北外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6個專業為碩士學位授權點,英語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王佐良、許國璋教授為博士生導師。北外因此成為中國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1年12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正式建立。
1983年6月,開辦夜大學,學制三年,設有英、俄、德、法、西、日、阿等語種。
1983年9月,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開辦“國際文化交流班”。
1984年3月,成立“外國語言研究所”和“外國文學研究所”。
1984年9月,建立“土爾其語”專業,至此全院共設有28個語種。
1984年9月,外國留學生漢語進修部與直屬中國語文教研室合并為漢語部;同時,聯合國譯員訓練班獨立建制,改為聯合國譯員培訓部。
1984年10月,函授部開辦。
1985年9月,“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和“出國人員培訓部”建立。
1985年10月,由于英語系負擔的任務過重,成立英語二系。同年,增設對外漢語和圖書館信息管理兩個專業,并于當年開始招生。
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現為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8年,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和中文學院合并,成立新的國際交流學院。
2001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60年校慶之際成立,在原英語系的基礎上成立了英語學院,現包括英語系、外交學系、新聞與傳播系和法律系。國際商學院、大英部也在此時成立。調整后學校二級教育教育機構由19個減為16個。
2002年,英語語言文學再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德語語言文學獲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原東歐語系更名為歐洲語言系并增設芬蘭語本科專業;國際商學院專業增多,開設金融、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并招生;同年,國際商學院經濟管理學科群被確定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學科。2003年,學校和教育部考試中心簽署協議將“北外英語翻譯資格證書考試”項目更名為“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NAETI);同年,學校增設斯洛伐克語專業,下設于歐洲語言系。
2005年,世界漢語大會開幕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學校承辦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孔子學院和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同時亮相;同年,歐洲語言系增設荷蘭語本科專業。
2006年,北京外國語大學新增波斯語、印地語等10個本科專業。同時,英語學院的法律系、外交系經過不斷發展,組建法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同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由原歐洲語言系發展而來,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正式成立,同年該院的希臘語和挪威語開始招生;在原社會科學部的建礎上,組建哲學社會科學學院??鬃訉W院工作處正式成立,為中國高校第一家專門指導孔子學院建設的處級工作機構。
2008年,在原大學英語部的建礎上,組建專門用途英語學院,為非英語專業各院系提供高層次的大學英語教學?!氨本┩鈬Z大學易學與儒學研究中心”成立。
2010年,北外召開教育基金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會議推舉了基金會理事長,討論通過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教育基金會章程》。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 6月,北外“非通用語本科教材建設工程”被正式列入“985”平臺學科建設項目;同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成立;8月,享有國際應用語言學界“奧林匹克”美譽的第16屆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在北外成功舉辦,共有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應用語言學專家與學者參加,1000多位學者在會上宣讀了自己的論文。
2011年,學校申請增設孟加拉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祖魯語、拉丁語等5個語種;9月24日,北京外國大學70周年校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發來賀信。
2012年5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建立國內首家高校戰略共同體,雙方將互為“第二校園”,互相開放相關課程等;6月,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院成立。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9月29日,發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2019年3月1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原“西葡語系”正式升格為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學院);9月23日,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學院;12月2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成立
此處顯示的為新版學位證書樣本,查看其它年份的樣本請與我們在線客服聯系!
A : 1998年-2006年的學位證書采取全國統一編號,證書編號為12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單位的級別,后四位為各校按授予人員排序的順序號碼。
B : 2006年后學位證書編號為16位。1 : 普通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證書編號調整為16位數:前五位為學位授予單位代碼;第六位為授予學位的級別,博士為2,碩士為3,學士為4;第七至第十位為授予學位的年份。 2 : 普通學士學位中的“雙學位”和“第二學位”證書,分別在第十一位用一個漢語拼音字母“S”和“E”加以區別,其余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編號方式相同??偽粩禐?6位。 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所獲學位證書,在起始位置加“C”,與普通學士學位證書加以區分,其后續編號為16位數 , 成人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為 9,普通學士學位證書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數字,但不得使用數字9,證書其他位的編制規則相同 。 4 : 自考生所獲學位證書,第十一位用漢語拼音字母“Z”標明,其余與成人學士學位相同??偽粩禐?7位。5 : 專業學位證書編號位置印有漢語拼音縮寫的“Z”字樣,其后續編號改為16位數。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籍檔案 回目錄
學籍檔案內有登記表,成績單,體檢表,通知書,自我鑒定,學年評定表等 。另外還有單獨的報道證書如下圖!
需要辦理的朋友,請告知客服你需要辦理的是哪所學校,哪一年畢業,哪個層次(本科,???研究生等)!
辦理以上樣本需提供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入學日期,畢業日期,所學專業,校長名字(沒有的本機構按資料庫里的檔案制作),畢業證書編號(沒有的本機構根據學院的編號規則制作一個),相片!公司價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個別偏遠地區最慢一個星期可以拿到!
北京外國語大學報到證樣本 回目錄
辦報到證準備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入學畢業日期,學校名稱,專業名稱,學歷層次,報到地址,報到單位,報到期限
北京外國語大學專業設置 回目錄
教學系部 | 專業設置 |
---|---|
英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翻譯 |
國際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俄語學院 | 俄語語言文學 |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 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瑞典語、意大利語、塞爾維亞語、芬蘭語、荷蘭語、斯洛伐克語、克羅地亞語、希臘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和馬耳他語 |
亞非學院 | 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僧加羅語、韓語、土耳其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波斯語、菲律賓語、索馬里語、尼泊爾語 |
高級翻譯學院 | 英漢同傳、復語同傳(包括法英漢、日英漢、俄英漢、西英漢、朝英漢復語同傳)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包含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和國外社會主義和左翼運動兩個專業方向 |
國際關系學院 | 外交學 |
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
|
- |
法學院 | 法學 |
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 國際新聞與傳播 |
德語系 |
德語語言文學
|
法語系 | 法語 |
日語系 | 日語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
阿拉伯學院 | 阿拉伯語 |
海外漢學中心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包含國際文學與文化關系研究、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和跨文化與翻譯研究三個專業方向) |
藝術研究院 | 中國傳統戲劇對外傳播研究 |
計算機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際組織學院 | 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
學籍檔案內有登記表,成績單,體檢表,通知書,自我鑒定,學年評定表等 。另外還有單獨的報道證書如下圖!
需要辦理的朋友,請告知客服你需要辦理的是哪所學校,哪一年畢業,哪個層次(本科,???研究生等)!
辦理以上樣本需提供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入學日期,畢業日期,所學專業,校長名字(沒有的本機構按資料庫里的檔案制作),畢業證書編號(沒有的本機構根據學院的編號規則制作一個),相片!公司價格合理,物流快捷,最快2天可拿到,個別偏遠地區最慢一個星期可以拿到!
辦報到證準備如下資料: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入學畢業日期,學校名稱,專業名稱,學歷層次,報到地址,報到單位,報到期限
教學系部 | 專業設置 |
---|---|
英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翻譯 |
國際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俄語學院 | 俄語語言文學 |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 波蘭語、捷克語、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保加利亞語、阿爾巴尼亞語、瑞典語、意大利語、塞爾維亞語、芬蘭語、荷蘭語、斯洛伐克語、克羅地亞語、希臘語、挪威語、丹麥語、冰島語、斯洛文尼亞語、愛沙尼亞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和馬耳他語 |
亞非學院 | 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語、馬來語、印尼語、僧加羅語、韓語、土耳其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希伯來語、波斯語、菲律賓語、索馬里語、尼泊爾語 |
高級翻譯學院 | 英漢同傳、復語同傳(包括法英漢、日英漢、俄英漢、西英漢、朝英漢復語同傳) |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包含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和國外社會主義和左翼運動兩個專業方向 |
國際關系學院 | 外交學 |
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
|
- |
法學院 | 法學 |
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 | 國際新聞與傳播 |
德語系 |
德語語言文學
|
法語系 | 法語 |
日語系 | 日語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
|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
阿拉伯學院 | 阿拉伯語 |
海外漢學中心 |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包含國際文學與文化關系研究、國際中國文化研究和跨文化與翻譯研究三個專業方向) |
藝術研究院 | 中國傳統戲劇對外傳播研究 |
計算機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國際組織學院 | 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證_學籍檔案_報到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32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