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中西部高校中的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大學。學校集文、史、哲、經、管、法、理、工、教育學、藝術等十大學科于一體,位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稱的江西省會南昌。對江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省級重點(師范)學校。有瑤湖和青山湖兩個校區,占地3500多畝,建筑面積140多萬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304多萬冊,電子圖書330多萬冊?,幒^被一條沒有圍墻的7公里長的瑤河環繞,生態人文特色突出。
歷史的發展
學校起源于廬山白鹿洞書院,以1940年創辦的國立中正大學為基礎,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3年更名為江西師范大學,1983年更名為江西師范大學。是江西省本科教育歷史最悠久的普通高等學校。2003年,江西金融職工大學(江西銀行學校)并入全系統。
辦學思路
學校先后7次搬遷,6次更名,4次調整。磨礪了“靜下心來,堅持真理,堂堂正正”的校訓,培育了“團結勤奮,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優秀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的教育思想,百折不撓。
學科建設
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F有23個專業學院,1個獨立學院(理工學院),1個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5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在職人員申請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87個本科專業。
人員培訓
學?,F有本科專業87個,全日制本科生近3萬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1萬余人。批準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國家特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項、國家特色專業6項、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項、國家人文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優質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教學團隊2個、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6本、教育部擁有7個省級優秀人才培養計劃、4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10個特色專業、25個品牌專業、26門省級精品課程、25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6門精品網絡開放課程、5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7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從1999年開始,學校實行學分制改革,注重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學分制管理、模塊化課程、菜單式培養、開放式教學”為機制,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專業基礎厚、學科口徑寬、道德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近年來,學校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圍繞培養社會骨干人才的目標定位,努力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能力結構、教師及其教學方式、自主發展和多元成長的四個理性選擇。從2012年開始,啟動“鄭達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從2013年開始,實施本科師范生(1000人)免費教育,實行本科和碩士學位。2011年,學校就業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50強;2012年,學校獲批全國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首批試點單位;2015年,在全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排名第一,英語、會計、生物工程排名第二,法律與通信工程排名第三,成為全省唯一一所所有參評專業均排名前三的本科高校;2016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高校實踐教育創新創業基地,成為全國第一所地方師范大學,也是江西省唯一獲批的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2017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學校被專家組稱為“有歷史底蘊、有文化情懷、有名校氣質的示范性大學”。
科學研究
學校擁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分子篩膜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功能性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馬達加斯加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家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科技服務平臺(大學生科技創業實踐基地),6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高校高水平創新平臺項目(1個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重點實驗室、3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社科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文化廳文化藝術重點研究基地、1個江西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0個省軟件科學(高校工程、實驗示范)技術中心。2010年以來,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蒲袃炐愠晒劧泉?、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要獎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1項,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9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重大專項、“973”計劃前期研究項目、國家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累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7項,國家軟科學項目4項;先后獲得江西省重大科技項目、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招標項目、省教育廳科技落地項目、省高校哲學社會研究重大招標項目(重點項目)30余項。自2012年以來,每年學??蒲许椖拷涃M總額超過1億元。四年來,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位居全國師范類高校前10位。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41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大委托項目3項。當年立項總數在全國所有高校中排名第7,在全國所有師范類高校和全省高校中排名第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立項76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112位,在全國師范大學中排名第5位。在英國雜志《自然》 (Nature)于2017年2月公布的2017年全球自然指數(Global NatureIndex)中,該校在全國大學中排名第71位。學校共有5種期刊,其中《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和《心理學探析》 3種期刊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和《心理學探析》 2種期刊為CSSCI源期刊。
教師
學校本部現有教職工2626人,其中專任教師1742人,博士716人。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22.16%;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為53.73%;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為84.67%。
國家杰出人才方面,學?,F擁有3名院士(雙聘)、4名國家千人計劃人選、1名青年千人計劃人選、1名長江學者、1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雙聘)、1名納
省級人才方面,目前學校擁有江西省教學名師13名,“新世紀人才工程”省級人選40名,“江西省人才工程555”人選36名(含靈活就業人員10名),江西省跨世紀重大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人選8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7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48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師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7人。2017年,學校入選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
學生競賽
學校注重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互動,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國家試點高校,其團委在全國師范院校中第一個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榮譽稱號。學生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等。一直走在省內高校前列,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體育競賽、專業比賽、科技活動等中取得優異成績。如“藍天”環保協會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學校提交的《純潔.朝氣.責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氣神塑造青年新形象》獲全國八大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音樂學院合唱團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大賽專業組聲樂類金獎;楊文俊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奧運會皮劃艇冠軍。金和隊友實現了中國賽艇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并擔任第16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老易獲得亞運會男子100米決賽冠軍,成為中國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男子100米冠軍。2011年,壽娥?什么?在第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得三枚金牌,是江西省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歷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績。2012年,學校在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挑戰杯大賽中獲得一金兩銅,創下江西高校參加該項比賽的新紀錄。在第十三、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中獲得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11項,實現了江西高校參賽“零”的突破,成功躋身全國高校50強,成為全國挑戰杯大賽贊助商;在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師范院校唯一的“創青春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填補了江西在該類賽事中金牌的空白。在第四屆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學生獲獎總數全國第一(并列)。2017年9月,集團參加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成績位列全國前20名,獲得全國先進集體獎。
師范教育
學校秉承地方師范大學使命,發展教師教育傳統、優勢和特色,在全國率先開展“紅土地教學實踐項目”,被確定為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國家試點高?!,F已成為江西基礎教育教師的搖籃、骨干教師培養基地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引擎,培養了一大批各地中小學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骨干力量。學校堅持專業教育與教師教育融合、學術與教師教育統一、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合作,不斷推進教師教育模式創新;構建了以實踐為導向的課程教學體系、以能力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和以素質為導向的教師培養教育體系。經教育部批準,2個優秀教師培養計劃、2門國家級優秀教師教育課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師教育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2017年入選教育部“推進實施優秀中學教師培訓”項目機構。2013年起,全省率先實施免費本科師范教育試點。建成了全省日訪問量最大的“江西教師網”,有效服務和引領了基礎教育改革和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其中,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計算機考試辦公室、省“國培計劃”項目執行辦公室、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辦公室均設在我校。承擔了“江西省中小學教師統一招聘與考核大綱”、“江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網絡培訓工作室”等教師教育項目的研發與建設。
社會福利工作
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撐,以貢獻求發展,始終把服務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作為己任,充分發揮人才儲備、引擎和智力源泉在江西科學發展中的作用。解放后,學校積極支持和幫助建立地方院校,為全省基礎教育培養師資。近年來,學校注重人文社科優勢,以及我省音樂、體育、美術、外語等學科的獨特優勢,打造江西、鄱陽文化平臺,引領先進社會文化發展;發揮理工科傳統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優勢,優化創新科研服務體系,獲得一批以“五朵金花”——“糖、劑、布、膜、湖”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成果;學校積極參與江西科技振興計劃,總投資1億多元的“年產1500噸汽油抗爆劑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實現了學??蒲谐晒蛏a力轉化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產業化項目已成為中國三大生產基地;依托學校的納米纖維技術,由學術研究人員創辦的江西蔡銑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昌高新區隆重奠基,建成年產2億平方米的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產品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6億元,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60億元,是我校高科技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又一成功案例。方志遠教授在CCTV 《百家講壇》連續六次講授國史,并被評為“最受歡迎學者”
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現已與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28所高校實施學分互認、師生交流等項目,招收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與國內外10多個研究團隊和機構合作建設了一批重點實驗室。學?,F在有兩個孔子學院。2008年,該校與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合作建設了該國第一所。2012年,學校與世界一流大學3354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合作建立了第二所孔子學院。學校長期聘請了一批外籍教師在學校任教,其中外籍教師ConstanceGibson獲得了國家友誼獎。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的接收機構。
校友工作
77年來,學校培養了近30萬名優秀人才,其中一大批成為各行業的骨干人才?,F在,江西近一半的中小學教師、60%以上的省級中小學骨干教師、80%以上的高中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都是江西師范大學的畢業生。教師中有全國名師賴達仁、全國優秀教師余、全國模范教師等。學校校友中涌現出許多杰出人才,包括中正大學兩院院士黃克志、曾慶元,謝培基、劉振群、尹昌民、貝、林增平、著名制漿造紙專家,國家出版最高獎陶芬出版獎獲得者許,著名詩人鞏留,著名軍旅作曲家,著名書法家,原江西省委書記萬少芬等。也有師范院?;驇煼对盒5男S?,如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邵宏,中共宣傳部原副部長、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王太華,安徽省委原書記沈德詠,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上洋,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猛,國家信訪局局長舒,遼寧省委委員、宣傳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黎平、中國保監會副主席,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總經理羅,中國泰康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裁劉,江西銅業公司原董事長, 江西首富、江西姬敏信托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義海、江西毛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輝、北京歡聚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趣分期創始人羅敏等在2016年校友會網絡中,排名全國高校第78位,2016年全國高校第83位,2017年全國高校第126位。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契機,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百家講壇》精神,按照學?!督靼l展研究》規定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要求,努力建設全國一流、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師范大學的發展定位,努力在富美幸福江西的偉大實踐中譜寫新的篇章。
當前位置:首頁大學文憑樣本江西師范大學文憑樣本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江西師范大學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46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