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十五中畢業證樣本,高中成績單和簡介
武漢市第十五中學,創建于1885年,位于武漢市武昌區,3354,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華中重鎮。學校占地70余畝,建筑面積30922.69平方米?,F有56個教學班,學生3000余人,教職工245人,專任教師197人。
學校歷史悠久,源于英國衛理公會創辦的武昌博文學院,至今已有121年歷史。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大東門外向官員購地,建山形西式建筑作為永久校址,現為第十五中學校址。1928年更名為“武昌博文中學”。這里人杰地靈,區位獨特,文化積淀豐厚。國父孫中山曾經在校園里點兵,現在是“中山”;黨的首任總書記陳獨秀、前國家代主席董在“博文”上親自作了報告;許多科學家和著名的政治家都在這里學習過。中國心理學先驅、浙江大學原名譽校長、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浙江省副主席陳力院士;天津大學原校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著名物理學家張國燾教授;舉著太陽的著名動物學家吳興福教授;世界著名氣象學家、新中國首任氣象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涂王昌;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植物胚胎學家楊宏遠老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學院教授查全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李德華早年都曾在此求學。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原國務院參事劉仁靜,原廣電部部長艾志生,現任湖北省婦聯主席張岱梨,武漢市委副書記尹增濤、朱義,都曾是這所學校的驕傲之子。歷史人物陳立夫回憶,他在博文中學讀書時,興高采烈地寫下了“博文古井”四個大字。20多年來,這里人才輩出,名人輩出,充分體現了這所百年名校卓越的辦學效果和深厚的辦學底蘊。
1954年,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將武昌博文中學命名為“武漢市第十五中學”。1962年定位為武漢市重點中學。1964年,十五中首創的“滑翔班”受到社會廣泛贊譽。江城人稱之為“滑翔派”。1978年,武漢市第十五中學再次被市政府定為武漢市重點中學。
2001年秋,武昌區政府、武昌區教育局優化高中資源組合,將武漢市第十五中學、武漢市第三十三中學、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三所“成品中學”整合為一所高中。校址選在最大的十五中,名為“武漢十五中”。整合前,十五中、三十三中、二十五中是三所知名的百年名校,文化積淀深厚,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原十五中以教學科研見長,原三十三中以文科優勢和外語特色著稱,原二十五中理科和體育特色突出。在整合過程中,三校之長,文采廣博,文明篇章燦爛,科技成功,新十五中做大做強,逐漸形成了新十五中的強大優勢和特色。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武漢第十五中學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48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