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健委、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3月,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并組建華南大學,2002年10月,核工業第六研究院合并。學校是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重點支持的高校,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和博士教育培養單位,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在6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高尚、博學、實事求是、致遠”的校訓,弘揚“勤政務實、甘于奉獻、奮發自強、敢為人先”的華南精神,始終堅持以德育人、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不斷推進事業的全面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一直朝著“特色鮮明、國內國際一流、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的目標邁進。
學校形成了以工科、醫學為主的學科專業體系,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個學科協調發展。直屬學院27所,直屬醫院6所(一附院、二附院、華南醫院、長沙市中心醫院、三附院、公衛醫院),協作附屬醫院11所,協作研究生培養單位25個。本科專業6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碩士學位授權類別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學校面向全國(含港澳臺)及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招生。全日制本科生35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留學生600余人。
學校本部專任教師1800余人;直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師近3000人。教授、主任醫師等高級職稱近千人,副高級職稱1200多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省級創新團隊、省級高??萍紕撔聢F隊、省級教學團隊14個;海外高層次人才人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杰出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0余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名師、杰出中青年專家260余人。
學校擁有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包括21個國家特色專業、國防重點專業和短缺專業、優秀規劃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實踐教育基地,3門國家精品課程和優秀開放課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29個,綜合實踐基地425個。
學校擁有國家級核醫學與核醫學相結合培養創新人才示范基地、國家級核能與核安全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國家和地方建筑環境空氣污染物控制與輻射防護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提高疑難雜癥診療水平工程中心、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單位)、國家和地方血管植入物研制聯合工程實驗室(核心成員單位)。有11個國家平臺,如國家老年健康第一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中心18個,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個,省級科研基地19個,行業重點實驗室13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6個。國防配套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10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學科3個,國防特色學科5個。學校先后承擔了“863”計劃、“973”計劃、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重點R&D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防基礎研究計劃、核能發展計劃等科研項目2000余項。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省科技獎300多項,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20多項。學校的臨床醫學學科和化學學科進入了ESI全球排名的前1%。
學校與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際組織以及國內外近百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278萬余冊,中外文期刊2400余種,數字資源352TB,其中電子圖書198萬冊。學校主辦《中國動脈硬化雜誌》、《中南醫學科學雜誌》、《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
學校入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大陸高校排名第65位,省內高校第2位;《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排名第77,省屬高校第1;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機構2019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該校與大陸高校并列第69名,在各省高校中排名第二。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軍事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單位、國防教育基地、學生資助先進單位。核科學技術學院入選全國首批“三全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系。
60年來,學校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近26萬名高素質專業人才,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校友。畢業生廣泛分布于國防工業、核工業、衛生健康、環境保護、裝備制造、金融管理等行業。成為本單位的技術和管理骨干,為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文明和進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南華大學畢業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49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