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綏化市肇東實驗小學呂波,非常珍惜教育廳給我的這次向大家匯報成長的機會,作為一名行走在教育征途上的逐夢者,我喜歡做一面鏡子,去折射出所有默默付出、嘔心瀝血的人民教師的光輝!因為我就是這樣從班主任、主任、副校長、到校長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來!一路走來,傾情付出,花香滿徑;啟智鑄夢,收獲幸福,這應該就是咱們所有老師的初心和幸福吧。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淡然從教靜聽花開》。
靜聽花開的聲音,是生活中的一份恬淡,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也是心靈達到和諧寧靜的一種極致。我喜歡這種感覺,但我更感謝讓我擁有這種心境的人生經歷,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這一路的風雨兼程,還有那最值得回味、珍視和留戀的如花故事。先從做老師說起吧。
星火相傳恪守信念當教師
人生不能沒有信念和目標,正是這些信念和目標引領著我們走向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旅程。而我覺得比擁有信念更可貴的是對信念的堅守。
我生長在一個教育世家,爺爺、爸爸、媽媽、姑姑都是老師,家庭的熏陶使我從小就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師范畢業后開始了自己的從教生涯,一干就是27個春秋。一路走來,激勵、鼓舞、支撐我的就是一份信念、一份忠誠,它來源于我身邊的這些平凡而偉大的奉獻者
----曾經幫助支持培養我的老領導、老教師、老同志,我從她們身上學會了星火相傳、學會了她們的選擇、復制了她們的堅定不移。
師范畢業后分配到實驗小學任教,一直做班主任工作,工作上勤勤懇懇,業務上精益求精,小小老師,活潑樂觀,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不幸的是92年的春天,我的媽媽病倒了,恢復后成了植物人,我的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媽媽不能沒有人照顧,殘酷的現實讓父親離開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就這樣,年僅21歲瘦弱的雙肩一邊擔負著和爸爸照顧植物人媽媽的這副重擔,一邊擔起對65名學生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我也累過,哭過,無助過,可我還是堅強的挺著,因為我哪副擔子都不忍放下,哪副擔子都不能放下。白天在學校里我把歡樂和笑容留給孩子,我的身影定格成幼小心靈中最美的剪影;晚上在媽媽床前細心的服侍,用深深的愛維系著媽媽脆弱的生命,就是這樣也沒能久久的留住我渴求的幸福。那一夜,正趕上自己要代表學校去參加教學大獎賽,我感到媽媽的病情突然有了好轉,欣喜的我服侍好媽媽就把心思投入到了教案的設計中,分分秒秒,滴滴答答,筆尖流淌著精彩靈動的教學思路,時鐘卻慢慢帶走了媽媽微弱的呼吸,滿天的星斗不忍看到這樣的離別,悄悄的閉上了眼睛,茫茫黑夜中,陪伴我們母女的只有案前那不眠的燈光。媽媽竟然是這樣的走了,帶著對女兒的依戀和祝福靜靜的走了,我緊緊的抱著媽媽不松開,我要媽媽回來,回來陪我一起走人生的路,我不要寫教案了,我要重新陪媽媽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刻。當我忍著悲痛一天也沒耽誤的推門走進教室時,出現在眼前的情景震撼了我的心,催落了我的淚:在班級的孩子不約而同的站起來,手里、書桌上放著孩子們自己或剪或系的白花,有的還只是半成品,淚水和關心從一雙雙純真的眼眸中無聲的流淌出來,孩子們的抽泣聲打破了時間的凝固……。
此時此刻,沒有什么語言能把教師職業的神圣詮釋得更為徹底;此情此景,沒有什么故事可以把師生的真情演繹得如此動人。這就是教師擁有的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孩子;這就是讓我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師魂,它從此注入了我的血液,從此鐫刻在了我的靈魂深處,伴我今生歷盡艱辛終不悔。
1998年,在實驗小學忘情的創業進程中,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面對鮮紅黨旗莊嚴承諾的那一刻,我內心就是一個信念,把青春和熱血獻給黨的教育事業,把才智和熱忱獻給生養自己的熱土,這輩子我一定當個好老師,從此,我更加刻苦鉆研,勤奮工作,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歷練,并用青春的熱情演繹了自己教育生涯的精彩。
2002年,組織上把我派到了師范附小任副校長,當時,學校剛建的教學大樓因生源的萎縮而倍覺空曠,我二話沒說,欣然赴任,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努力在這個新的崗位上唱響了教育工作者奉獻的強音。
2008年,我又被組織上派到了肇東新立小學任黨支部書記、校長。當時那里學生畢業后僅剩了8名學生,很多同事和好友勸我不要去,但我的心中堅定的就是:校長一職不是我求來的,組織上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忠誠的是教育事業,而不是教育崗位,拂去功名利祿,涵養品行修為,在哪兒都是做教育,在哪兒都是當老師。一次次變換,在檢驗著我的意志和忠誠;一次次轉型,也在丈量著我的眼界和目光。
那接下來就說說做校長
崇尚真誠,淡泊名利當校長
2008年3月26日,那是一個難忘的日子,踏著初春的小雨我來到新立小學,一眼望去,低洼泥濘的操場,一排待拆破舊的危房,滿目荒涼,走進教學樓里,書聲瑯瑯不屬于這所學校,那是五中學生占用這里的教室在學習,迎接我的不是初為校長的欣喜與期盼,而是二十幾名教師探尋質疑的目光和即將撤并的辦學困境,困境,撲面而來的都是困境。如何讓這所學校生存下去,是我這個年輕的新校長無法回避的問題?;叵氘敃r我是真的迷茫了,我想帶領老師好好干,好好教學生,好好辦學校,可是教誰?誰來?在困境中,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在校孤兒的困境,觸動了我內心那份柔軟與善良,燃起了我挽救學校的信心和希望。一天下班,我檢查完教學樓來到門衛,看到值班室有一名學生還沒回家,說等奶奶來接還沒到,我就問他家里的電話想聯系一下,他告訴我家里沒有電話,看看已經漸黑的天,我決定送他回去,路上我了解到,劉帥的媽媽已經病逝,爸爸為了養家糊口在興城打工,他寄住在肇東城郊的北山爺爺家,離學校要3里路,爺爺中風后遺癥臥床,家里生活很艱苦,這么遠的路每天都是奶奶送,輔導班收費高,中午孩子就在學校附近買個饅頭、燒餅墊一口,來到劉帥家才知道,爺爺犯病了,奶奶忙著找大夫顧不上去接他,老人家問我:“老師啊,這學校還能辦多久啊,要是黃了劉帥沒戶口可上哪兒念書???”望著老人無奈的眼神,我只應了一句:“大娘,學校不能黃,孩子有書念,放心吧”。那一夜,我失眠了,頭腦中交替閃現的是過去在實驗小學教過的學生和劉帥的臉龐,我深深的感到像劉帥這樣的留守兒童和那些農民工的孩子太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去專注的關愛,他們更多的不容易需要我們去奉獻。于是,我帶領班子成員開始研究寄宿制辦學,把目光瞄準弱勢群體,選擇一條艱苦卓絕的奉獻之路。學校的老師也有不同意見,有人說,寄宿制辦學責任太大,24小時孩子在學校,一切都是我們管,有一點磕碰,理解了說沒事,不理解,咱就攤事了,而且沒有什么回報”。為了統一思想,我在全校教工大會上說:“我們辦寄宿制學校,一定會很苦,很累,但這是用我們的付出換來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實現夢想的人間正道,再苦再累我們也要把這項工作做好?!庇谑?,我率先垂范,從自己做起,第一個開口宣傳,第一個動手修建校舍,為了贏得上級的支持,我一趟一趟的找領導匯報,為了爭取修繕資金,我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溝通,為了節約資金,我帶領老師一人一個滾刷,自己粉刷教室、宿舍。我用真誠打動教工的心靈,他們也用行動證明著自己的愛心。
開學了,學生宿舍爆滿,二百多名鮮活的兒童裝點了這個曾經沉寂的校園,二百多張純真的笑臉在這片與歡樂久違的土地上匯成一片花海。沒有改造完宿舍,我們白天領孩子在教室上課,晚上搭板鋪睡覺,沒有室內衛生間,我和老師就在班級門口放一只桶充當馬桶。無數個夜幕里,我陪孩子入廁;無數個日出時,我又是刷洗馬桶的人……。從學生進校園的那一刻,我的心就被牢牢的系在了孩子們的身上,我肩上的責任如千斤重擔一下子壓了下來,飯菜孩子愛不愛吃?孩子突然生病怎么辦?晚上睡在上鋪安不安全?衣食住行怎樣才能萬無一失?可以說,每一個夜晚,每一分鐘,孩子的安全都揪著領導老師的心。記得那一夜我帶班,10點半和生活老師查完寢洗漱后剛剛睡著,突然哇的一聲哭聲讓我一下子驚醒,連鞋都沒來得及穿光著腳就朝著發出哭聲的寢室跑去,推開門只見曹興旺站在地上閉著眼睛正哭,我一把抱起孩子焦急的問:“孩兒,怎么了?哪兒不舒服?告訴老師”孩子停止了哭聲,睜開眼睛看看我,晃晃頭伸出小手摟著我的脖子緊緊靠在我懷中又睡著了,看著孩子睡得安靜而香甜的小臉,我知道原來他做夢了,一顆被揪起的心慢慢放下了,可淚水卻一下子涌了出來,“孩兒啊,你可知道老師有多緊張你的安全,老師真的被你嚇壞了”說句實話,我最擔心的是晚上我離開學校后生活老師來電話,在不知道什么情況之前,我的心都會抖,那個學期,我帶著剛上初二的兒子,在學校一住就是一個月,我沒有心思去看兒子的作業,沒有時間和兒子談心,因為那時就是時時刻刻和學生們在一起,還擔心著有沒有什么意外發生,不是因為不愛,而是因為還有這么多孩子需要愛,直到今天,我的心里都帶著對兒子深深的愧疚……。那個學期,我瘦了許多,也老了許多,可看著孩子們吃的胖胖的小臉,開心玩耍的身影,我的心里卻是甜甜的。
選擇奉獻,大愛滿懷做教育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的社會角色很多,既是教師又是母既是妻子又是女兒。所以,我們時時面對著公與私、苦與樂、得與失的選擇。每每此時,我們的每一次取舍,都會綻放出一份生命的美麗。就如白巖松說過的:“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
開學初,年近八旬的老父親檢查出身體疾病需要手術,因為家中就我一個子女,明事理的爸爸主動提出把手術拖后,等到了我們清明節放月假,他說,這樣學生回家你就可以放心些學校的工作,可術前準備檢查直到手術,短短的幾天假真的不夠,爸爸手術完的第一夜晚對我說:“明早你就去上班,學生剛返校事兒多,我這沒事”,望著滿頭白發病痛中的老父我的淚無聲的流淌,我真希望這個夜再長些,再長些,當第二天早晨離開醫院時,我想到了媽媽去世的那個夜晚,那時我在實驗小學剛參加工作,因為參加賽教課寫教案一夜沒睡,年少的我居然不知在隔壁的媽媽已然靜靜的離去,而今天,當我不再年少,不再無知時,面臨這樣的選擇時,我還是要離開,我覺得自己的心真的像是被碾碎了一樣,那種對“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恐懼緊緊的包圍著我,糾結著我,有時候選擇很艱難,但是也必須面對。因為這是我們的職業,也是一種操守。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七年,為了挽救辦學危機,我積淀教育智慧,規劃學校發展,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新立小學變了,從原來的爛泥塘變成了平整的操場,從廢棄的舊樓變成了整潔舒適的宿舍,從待拆扒的危房建成了現代化大餐廳,從設施陳舊的破教室到現代化齊全的新課堂;七年,為了提升辦學聲譽,我實施人文管理,真誠正直帶隊伍,打造陽光教師,新立老師變了,從觀望等待撤并的無奈到積極創造幸福新立的主人,從墨守成規的教書匠到生命靈動課堂的領航人;七年,我強化質量辦學,規范教育管理,培養未來精英,新立學生變了,從父母離異無人經管的可憐孩兒到有愛心媽媽日夜陪伴的幸福娃,從筆本不全學習頭疼的學困生到成績優異酷愛讀書的小博士,從不懂禮貌行為隨意的野孩子到感恩勵志文明守紀的好少年?,F在的新立小學是全國學雷鋒先進學校、全國基層先進家長學校、全國雷鋒小學、《中國工人報》、黑龍江省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從不同角度對學校的辦學業績進行了報道。孩子們在和諧春風的沐浴下,快樂而健康地成長,學校,成為流淌著社會大愛的美好空間。
七年,二千多個日夜,我每天重復在家與學校,學校與家的兩點一線間,用自己的恒心辦學校,用自己的良心當校長,用自己的愛心做老師,每天早晨我會守在餐廳門口一個個的檢查孩子是否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每天晚上,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會讓他們坐在床上伸出小腳丫接受我的檢查,為了怕孩子冬天吃飯凳子涼,還要節約資金,我就帶領生活老師自己動手給孩子縫坐墊,為了解決孩子對在外打工父母的思念,我就節約資金攢經費給孩子設立心靈保健室、親情溝通室,上網視頻、打電話跟家長聊天!
七年,變了,一切都變了,變得那么悄然,那么欣喜,不為利益所動,不為環境所迫,傻傻的堅持,簡單的重復,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太陽和月亮之間,選擇做一彎新月,不言苦,不言累,沒有怨,沒有悔,我把對新立小學的熱愛、對這些孩子的責任,化作了淡淡綠蔭,裝點成這個時代最樸素無華的風景,守望著教育的幸福。
鑄就夢想,詩意棲居寫人生
2014年11月17日,又是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日子,我被組織上派到了肇東實驗小學任校長。說它難忘,因為這不是普通時期的調動和轉入,而是特殊時期組織上對我的又一次認可和信任,黨組織相信我一定能讓實驗小學四千名師生員工正確理解、深切體會到組織對教師的重視和關愛,化解群眾的誤解和不平,這是歷史對我的又一次嚴峻的考驗,它驗證著一名普通黨員對黨的忠誠和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真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幫助下,憑著心中那份信念,風雨過后我見到了那抹絢麗的彩虹,上任第二天全體教師恢復上課,從政府廣場到學校課堂,而這短短的距離卻是我上任第一個不眠之夜艱苦卓絕驚心動魄的跋涉里程,學?;貧w正常,四天三夜,當我自上任第一次回到家中的時候,疲憊的我忘記了開車庫門就緩緩的駕車入庫,后果可想而知,事后同志們經常跟我開玩笑說:“誰都不能和呂校比,她有超能力”。靜下心來一想,若說超能力,我還真有,那就是每當遇到困難時,對教育事業超乎尋常的熱愛,那就是我臨危受命時超乎尋常的堅定和執著?;氐搅水斈旯ぷ鬟^的地方,回到了我曾經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我知道,這里需要的怎樣的一個領航人,校長,是教師業務的領跑者,記得2015年的春季,我為了盡快了解教師業務能力,除去開會和處理事務,我連續一學期天天持續聽課,一下子累出了支氣管肺炎,老師們跟我開玩笑說:“校長,你雖然是鐵打的,但你也不是鐵打的”,“我是打鐵的,必須杠杠滴”,我的回答讓老師心悅誠服。結合當前教育發展和學校實際,我和北京清華附小等名校聯誼,確立“讓學生站在學校正中央”的辦學理念,堅持“為智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標;我帶領團隊,大力開展以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三全德育”體系,使孩子們在這里“五年教育,幸福一生”;我堅持大力度推進教學改革,“學校備課改革、“常態多元化生命課堂的構建”、作文教學改革以及作業改革都取得可喜的成效;我堅持創新學校管理機制,建“三能、四強、五型”班子,打造“星級成長”教師隊伍,形成了“愛嚴有度、策略激勵、獎懲分明、科學高效”的管理文化新模式……
這幾年,我狠抓教學,讓常態教學更精彩,讓課堂改革更深入;這幾年,我強化管理,讓常規管理更科學,讓后勤保障更有力;這幾年,我關心職工,讓教師幸福棲居,幸福成長……這幾年,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做教育的不容易,面對家長因為學生而鬧校的不理解,我堅持;面對教師因為工作而鬧情緒的不配合,我堅持;面對社會因為不符合條件拒收學生的不支持,我堅持……經過這四年的堅持與努力,學校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發展態勢,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已經成為學校的新常態;課堂變得更加靈動、科學、高效;以國學教育為重點的“三全德育體系”讓孩子們在經典的浸潤下立德樹人;朵朵社團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陣地,張揚個性、培養特長;書香校園,香飄四季,孩子們真正站在了學校的正中央,愛在校園中無限生長。學校再一次向社會、家長展示了師生嶄新的精神風貌和教育成果。學校閱讀教學的經驗在全國會議上介紹,師生各項賽事捷報頻傳,并被命名為“教育部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校本建設項目全國重點實驗學?!?、全國科研先進單位,我個人也出版了專著《為學生自由呼吸》,并編著出版了教師教育教學敘事專集《讓學生站在學校正中央》。我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全國科研先進個人等各級各類榮譽100余項。
2017年,是我教育生涯中收獲頗豐的一年,這一年我被評上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面對這些榮譽,我很珍惜,內心也很寧靜。德國詩人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蔽蚁胝f:“教育,詩意地棲居在我心中?!奔热贿x擇堅守葉的事業,那就成就花的芬芳?;厥走@一路,感謝和我相依相伴的孩子們,他們如一朵朵含苞欲放的鮮花,給我幫助和提醒,教會我怎樣去當老師,當好老師,當校長,當好校長。我行走其中,陪伴每一朵花的生命流程,靜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守望教育麥田的幸福。凝望這一程,我們初心不改,讓教師詩意棲居,讓學生幸福成長,讓我們一路歡歌,共同繪就教育清韻華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關于肇東市人民小學有畢業證嗎和淡然從教靜聽花開的主要內容已完結!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肇東市人民小學有畢業證嗎(一路走來,傾情付出,花香滿徑;啟智鑄夢,收獲幸福)》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70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