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恩大學是一所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家族獨資創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始建于1987年,經歷了兩個發展時期。第一個發展時期為“捐資公辦時期”,第二個發展時期為“獨資私辦時期”。在這兩個時期中,學校經歷了從公辦到私立大學的轉變,經歷了不同的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
在學校成立初期,仰恩大學是由仰恩基金會出資興建,與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和華僑大學聯合辦學,共同管理的。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學校逐漸轉變為私立大學,成為了中國教育改革的試點。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的規模逐漸擴大,專業設置也日益完善,包括經濟學類、財政學、金融學、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計算機類等專業。
2008年,仰恩大學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福建省第一所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民辦高校。學校的發展成績斐然,為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仰恩大學經歷了從公辦到私立大學的轉變,從最初的捐資公辦到后來的獨資私辦,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專業設置不斷完善,成為了一所在地方教育事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未來,仰恩大學將繼續秉承辦學宗旨,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仰恩大學始建于1987年,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家族獨資創辦的仰恩基金會投資創建的,經國家教委批準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仰恩大學從初創至今,經歷了二個發展時期。第一個發展時期為“捐資公辦時期”;第二個發展時期為“獨資私辦時期”。
“捐資公辦”實際上是“私人出資建校,建成后交給政府,由政府辦學”的一種辦學模式,是“辦學主權屬國家所有”體制下的必然產物。雖然學校是公辦,但吳先生仍需不斷資助辦學經費。
學校由吳先生家族獨資創辦的仰恩基金會出資興建,實行由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和華僑大學聯合辦學,共同管理的管理體制,定名為華僑大學仰恩學院。在該階段,仰恩學院雖然名義上是華僑大學屬下的一所學院,但具有完全獨立性。在校生發展規模定為600人。
1989年8月國家教委同意仰恩學院脫離華僑大學獨立辦學,學校名稱為仰恩學院(正廳級),由福建省省委、省政府配備學校領導班子與教職員工,福建省教委直接管理。仰恩基金會將學校全部校產捐贈給福建省政府。
1992年3月國家教委下文給福建省政府稱“經國務院批準,同意你省在仰恩學院基礎上建立仰恩大學”,“由吳慶星先生捐資興建,國家辦學,福建省人民政府領導。”學校計劃規模暫定2000人。在此發展時期,學校設有動物科學系、土木工程系、英語系和機械制造系等4個系,其中動物科學系是福建省重點學科。
1993年國家教委專程派員來仰恩基金會,建議吳先生獨資辦學,把仰恩大學辦成一所作為國家教育改革試點的私立大學。隨后,福建省省委、省政府也多次來仰恩基金會,先是向吳先生提出聯合辦學的設想,但未果。接著又向吳先生建議,為著國家教育改革,把仰恩大學辦成私立大學,作為國家教育改革的試點。吳先生同意了國家教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建議,決心把仰恩大學辦成作為中國教育改革試點的私立大學。吳先生的決定,從根本上徹底改革了原仰恩大學的體制,使仰恩大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同時,福建省政府把吳先生捐贈的校產全部歸還給仰恩基金會。當時私立仰恩大學接收過來的學生僅100余人,其中大專生和委培生各50多人。
2008年以良好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為福建省第一所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民辦高校。
本校專業有經濟學類、財政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傳播學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類、網絡工程、工商管理類、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
陳傳鴻:2004至2010.1任仰恩大學校長 ;唐安陽:2010.1到至今任仰恩大學校長;黃金陵:1983至1992任仰恩大學校長;錢匡武:1992至1999任仰恩大學校長;魏可鎂:1999至2002任仰恩大學校長。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仰恩大學畢業證樣本圖》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96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