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我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大隊在革命圣地延安誕生。
同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決策,將抗大三分校轉型為軍事學院,并將原俄文隊更名為俄文科。
到了1942年1月,軍事學院俄文科納入中央軍委第四局管理,而在5月,中央軍委俄文學校正式成立。
1944年,中共中央決定對中央軍委俄文學校進行擴建,增設俄文系和英文系,成立了延安外國語學校。
1946年初,中共中央決定將延安外國語學校遷移至哈爾濱。
1946年11月7日,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正式建立,致力于培養軍政翻譯人才。
隨著1948年底東北全境的解放,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劃歸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領導,并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成為當時培養俄文干部的重要基地。
1953年,全國院校調整,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茖W校,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管理。
195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再次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學院。
1958年4月,高等教育部決定將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劃歸黑龍江省管理。同年8月,中共黑龍江省委決定以哈爾濱外國語學院為基礎,成立黑龍江省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大學——黑龍江大學。
然而,文革初期,黑龍江大學在建設過程中遭受沖擊,學校發展陷入停滯。
1970年4月,黑龍江大學恢復招生試點,以大文科、大理科的名義招收試點班學員。
1972年4月,黑龍江大學迎來了第一批工農兵學員;同年,哈爾濱外國語??茖W校并入黑龍江大學。
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走進了黑龍江大學。
1999年,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并入黑龍江大學。
2000年1月,由電子信息科學系和自動化系合并而成的黑龍江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正式成立,該院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和工程碩士授予權,成為學校理工科領域規模最大的學院。
2001年9月,黑龍江大學慶祝建校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發來賀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院士題詞祝賀,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出席慶祝大會。
200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甜菜研究所并入黑龍江大學,并實現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共建。
2004年,黑龍江水利??茖W校并入黑龍江大學,并成立了黑龍江大學水利電力學院。
2005年,黑龍江教育雜志社并入黑龍江大學。
2008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參照國家211工程建設,將黑龍江大學納入“省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11年5月3日,根據中俄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教育部要求黑龍江大學與俄羅斯全國大學排名第四的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合作,在本科層次開設多個專業進行聯合教學,成立黑龍江大學中俄學院。該學院的建立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俄羅斯總理普京會談紀要中提到的工作。
2011年6月5日,黑龍江大學中俄學院正式成立。
2011年9月,黑龍江大學迎來了70周年華誕。原國務院總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發來賀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出席慶祝大會。
201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決定重點共建黑龍江大學。
2012年11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憲魁在哈爾濱簽署共建黑龍江大學協議。
截至2013年末,學校設有文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哲學學院、政府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教育科學研究院等文科學院。
同時,學校還擁有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軟件學院、信息管理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水利電力學院等理工科學院。
鑒于學校在語言學科方面的優勢,還特別設立了俄語學院、西語學院、東語學院、應用外語學院等外語學院。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黑龍江大學畢業證樣本學位證樣本》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99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