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直隸獻縣天主教會在天津創辦了中國第二所天主教大學——天津工商大學,這所大學后來成為了天津外國語學院的前身之一。
到了1925年,天津工商大學的主樓落成,學校最初僅設立了工科與商科兩個學科。
1933年,根據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第7923號訓令,因未達到三院九系的標準,天津工商大學更名為天津工商學院。
1937年,天津工商學院增設建筑系,沈理源、閻子亨、陳炎仲和穆勒等著名建筑師曾在此任教。
1939年,學院開設法律系,但次年便停辦。
1943年,學院增設女子文學院,包含家政、史地、外文三個系。
1946年,天津工商學院成立西方語言系,工科新增機械系,商科新增工商管理系,至此,學院已具備三院九系的規模。
194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準立案,將天津工商學院更名為“私立津沽大學”。
1952年,在高校院系調整中,津沽大學工學院3系與前北洋大學合并,更名為天津大學;津沽大學財經學院3系并入南開大學;以津沽大學師范學院為基礎,合并天津市教師學院,在原校址改建為天津師范學院。
1958年,天津成為河北省會,學校更名為天津師范大學。
1960年,天津師范大學改為綜合性的河北大學,歸屬河北省教育廳管理。
1964年,學校主體前身——秦皇島外語??茖W校(后更名為天津外國語??茖W校)成立,同年設立英文系和俄文系。
1970年,天津恢復為全國直轄市,河北大學遷至保定,外文系和中文系并入天津外國語??茖W校。
1974年,經國務院教科組批準,原天津外國語??茖W校、原天津外國語學校、原天津師范學院日語專業以及原河北大學外語和中文專業的學術力量和教師等重組為天津外國語學院,同年成立法文系、日文系和西班牙文系。
1975年,建立德文系,至此,以英、日、俄、法、西、德六大外語專業為基礎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主體基本形成。
1979年,學院開始招收英語專業和日語專業研究生。
198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4年,招收首批留學生,成為中國較早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高校之一。
1994年,建立朝鮮語系。
2002年,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校區在天津濱海新區大港高教生態園區內落成,同年設立阿拉伯語系。
2005年,成立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其一級學科、本科專業數量以及在校本科生規模均居全校二級學院之首;成立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增設意大利語系和葡萄牙語系。
2006年,建立斯瓦西里語系,原東語學院阿拉伯語系、朝鮮語系一同組建為亞非語學院;漢學院正式更名為“漢文化傳播學院”,同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所”正式成立。
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天津外國語大學,成立“天津國際發展研究院”。
2010年5月18日,原教育技術系與教育技術中心、網絡中心和計算機教研室四個部門合并組建教育技術與信息學院。
2011年,原西語學院更名為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下設德、法、俄、西、意、葡六大語種;第十屆世界日語教育研究大會在天津外國語大學盛大召開;與中共中央編譯局簽署協議共建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教育部批準建設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項目——拉美研究中心;成立天津外國語大學求索榮譽學院。
2012年,成立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與中央編譯局、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南開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對外經貿大學等“四校兩部委”共建“中央文獻對外翻譯和傳播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將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改為研究生院;中共中央編譯局和天津外國語大學共建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黨和國家重要文獻對外翻譯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
亞非語學院:朝鮮語、阿拉伯語、斯瓦西里語、印尼語、緬甸語、馬來語。
國際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旅游管理、國際商務、電子商務。
涉外法政學院:法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
國際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國際新聞、網絡新聞)、廣告學、傳播學、動畫、教育技術。
國際交流學院: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化。
求索榮譽學院:外語技能與應用專業復合培養。
畢業證樣本網創作《天津外院畢業及學位證書樣本一覽》發布不易,請尊重! 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fangrui88.com.cn/997326.html